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旅行攻略

日本旅行攻略

本文轉自:歪樓(esay1414),已獲得其授權




於日本關西中部的岡山縣,坐擁瀨戶內海大小合計約90個島嶼,自然風景優美,氣候溫暖,擁有「

晴天王國

」之美譽。其東北部的美作市因為「美作三湯」,是日本有名的溫泉鄉。


距離美作市約半小時車程的上山地區地形崎嶇,在奈良時代,是由

8300塊梯田

組成的。隨著農村人口銳減,梯田漸漸荒蕪,雜草叢生,至1980年前後,昔日的面影已毫無蹤跡可尋。



2010年,非營利組織英田上山梯田團的成員西口和雄帶頭,搬進了山裡。至2015年年末,這裡住進了7戶共14人,梯田恢復到

1600塊

,而這些都是這些人拿著犁頭一點點挖出來的。



這裡和你想像中的農村可能有點不一樣:


山上開著咖啡和診所,狹窄的山路上,

輕型汽車和賽格威

來回奔忙。








而西口等人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要在山上實現自供電力,並且更進一步地完善交通設施,將上山地區建成

類似

公社

的「獨立型村落」




這一打算的背後還有另一個緣由:由於區縣人口稀疏、高齡化嚴重,日本地方自治體為縮小交通、醫療、福利等服務範圍,提高行政效率,漸漸將山區人口向都市集中,公共交通、自來水等基礎設施也將逐步停止使用。


對於那些在農村裡住了一輩子的老人而言,這一決策無異于晴天霹靂。他們離不開土地,但留下來如何生活又成為一個重大的議題。


2007年,西口和雄的父親退休後住進了上山地區的山裡,他於是時常帶著朋友從大阪驅車來到2小時車程外的上山地區,幫著父親在山上割草、開墾荒地。

盛夏里頂著毒辣的日頭除草是繁重的體力活,卻讓在都市出生、長大的西口和雄感受到與大自然親近的喜悅。得知這裡從前是8300塊梯田所在地後,41歲的他決心要讓這裡恢復從前的模樣。


西口和雄1966年出生於大阪,做過建築承包商。因為有志於林業,他辭職單幹,在大阪市裡開了一家名叫「無心庵」的酒吧,集結了一大批熱衷於此道的「綠林」好漢。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田上山梯田團於2007年成立。到目前為止,這個非營利組織包括西口和雄在內共有10名成員,自2009年開始,正式開始了復興梯田的活動。




他們點起山火,焚燒野草





駕著耕牛犁地





用鋤頭和釘耙一隴隴除草、翻土









直到山坡上漸漸顯出了溝壑






遠遠望去,

就像是上帝在群山之間勾勒的即興畫作。






到2015年,上山梯田恢復到了1600塊,


面積達

100平方公頃


時隔四分之一個世紀,


嘩嘩的水聲再次響徹田間。









而回到2008年,極目四望,


這裡還是一片鳥不拉屎的荒山野嶺,






草長得比人還要高出許多






如今,從外地移住進山裡的有7戶共14人,他們中有採摘草藥的,有電工,也有皮革匠人。這些人靠本職工作賺錢,同時又把不亞於本職工作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梯田中。當地人稱這支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隊伍為「

機動部隊

」,他們中的一部分包括——




年齡最大的

西口和雄












水柿大地

2010年從大學退學,


加入志願者組織來到上山地區。


2012年決定留在山上生活並發起「

大家的孫子

」項目,


幫助高齡老人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梅谷真慈

2005年進入岡山縣某大學學習,


研究生時期專攻環境學,


畢業後加入志願者組織,


致力於運用所學知識,


構建「現代農民」的工作方式。








田中文夫

,原為廣告創意策劃,


共同創始人,主要負責媒介工作。





松原徹郎

1971年出生,


從事關西自然環境調查工作約15年,


立志通過農耕和林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存,


遂下定決心移居上山梯田。


特長是發掘山地資源,搞活當地經濟。





白子愛也

,1976年出生於和歌山縣,


2014年移住上山集樂,致力於民居改造。











他們在山上開起了

診所






幫助當地農民

改建老宅子


加固房屋,修整圍爐,


原本岌岌可危的木頭建築現在看起來溫馨舒適,






把掩映在瘋長的竹林中的老房子


改建成了

咖啡館

一葉庵

」,


農民們幹活兒累了也能前去歇歇腳,提提神。












在英田上山梯田團的努力下,


梯田裡種出的稻米成為當地頗受歡迎的土特產,


當地的一些傳統節日也得到恢復,


如盛夏時的盂蘭盆節放燈,






還有絕跡8年的盆踴,


讓居住在這裡的老年人


又重新找回了屬於夏天的快樂。






2013年10月,該組織發起了一場


規模宏大的「

千人踢踏舞

」,


一級級梯田上撐起了幾百把傘,


傘背上綻放著無數張笑臉,






由兒童、學生、成年人以及當地老年人


組成的團隊在梯田上唱歌跳舞,


以天為幕布,地為舞台,


掀起了一場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狂歡。


















此後,「千人踢踏舞」每年舉辦一屆,


每屆都有不同的主題。


2014年的主題是

交響樂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


人們舞得格外酣暢淋漓:












而2015年以

回收再生材料製作的樂器

為主題:






在充滿野性的音樂和舞蹈里,


人們盡情地體驗著「回歸」:
















據說,即將到來的2016年「千人踢踏舞」


將以森林·寺廟·海洋為主題。




2014年,英田上山梯田團的付出


得到了日本教科文組織的認可,


登上未來遺產名錄。


許多名人紛紛來到上山地區參觀、體驗農村生活,


年輕的志願者也加入了插秧的行列:






上山梯田也因此獲得了「

上山集樂

」的稱呼——「集樂」與「集落」(村落)諧音,卻多了一層輕鬆、愉快的意思。英田上山梯田團的行動目標也因此更為明確,那就是為老年人提供另一種老去的方式,而這也使得「集樂」這一稱呼實至名歸。


不過,上山梯田陡峭的地形對於年邁的老人來說並不輕鬆。當地人常常聽到80多歲的老人開車慢悠悠地在山路上盤旋,因為耳朵背,不得不一路按著喇叭上山。聽起來雖然刺耳,但住在山上的人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於老人而言,奪去他的代步工具和剝奪他的自由沒什麼兩樣。


考慮到這一點,英田上山梯田團又想出了另一個招:引入小型汽車,因為危險性低,既方便當地老人,又可供外來遊客體驗試乘。








「上山集樂」離理想中的樣子越來越近,而西口說,

他覺得這不僅是他自己的未來,也是日本農村的未來







本文選自界面新聞旗下公眾號:歪樓(ID:esay1414),已獲得其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