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脊椎的觸診方法

脊椎的觸診方法

針刀醫學臨床診療與解剖班

椎的觸診的方法

一、觸診的方法

系用手觸摸患處,體會手下的感覺。有時為了進行比較、鑒別,也要觸摸周圍的健康組織(包括對稱的部位)。根據不同的組織,不同的部位或深淺,採用的方法和力度也不一樣。淺表病變在觸摸時不要過於用力,肌肉深層的病變必須用中等的力量才能找到痛點,近骨膜處損傷或關節微小移位往往用力較重才能發現。其觸診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手指觸診法

最常用的方法。檢查局限性病變時,一般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觸診;病變範圍微小或病變在骨突的側方(如棘突的側方)時,還可以用拇指指腹的兩側按壓尋找。由於指腹的感覺靈敏,因此可辨別或感覺組織的厚度、硬度、柔韌度及彈性等,還能準確地給患部適當的壓力刺激,以誘發病變部位的疼痛。手指觸診法在觸摸脊柱時,又分為三指、雙拇指和單拇指觸診法:

(1)三指(食、中、無名三指)觸診脊柱法:中指駕在棘突頂上,食、無名二指分別放在棘突旁,迅速沿脊柱滑動,以覺察生理曲線是否存在,或消失、反張、成角、後凸、內凹、畸形等。再查棘上胸韌帶有無變化、棘突有無偏歪等。

(2)雙拇指觸診法(也稱「八」字觸診法):雙手四指微屈,拇指輕度背伸外展,呈外「八」字式,用雙拇指指腹橈側在患處與纖維(肌肉、韌帶等)走行方向,或與脊柱縱軸方向垂直,按順序依次左右分撥,檢查有無纖維斷離、鈍厚、變硬、攣縮、彈性變差等,同時查棘突位置和棘間隙大小的變化等。

(3)單拇指觸診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橈側在患處與纖維(肌肉、韌帶等)走行方向一致,或與脊柱縱軸方向垂直,按次序依次左右分撥、按、摸,檢查有無軟組織損傷和解剖位置的異常。

2.手背觸診法

主要用於測定皮膚的溫度。

3.雙手觸診法

主要用於檢查關節。即用一手操縱關節遠端的骨骼,另一手放在受檢查的關節作觸診。例如,要尋找關節間隙或了解是否有錯位,以操縱關節遠端 骨骼的手運動遠端,則關節間的相對運動容易被另一手探知。

4.肘壓觸診法

對於深部的病變,需用較大的力量才能刺激或觸到病變部位。因肘壓可使力傳遞較深,故可用肘壓法。例如,腰部深層和臀部深層的病變,可通過肘壓法來觸之。

5.探棒觸診法

對於肌肉豐厚,病變部位較深,面積不大的病變,手指的壓力不夠,而肘壓的面積又太大,不能很好尋找到病灶點或壓痛點,此時可以藉助探棒(像探針一樣,一般用優質木、牛角、塑料製成)來按壓探查,以尋找敏感點。如遇到腰部或臀部深層的病變。

6.探針觸診法

對更細微而較表淺的病變部位,用指腹側方探摸面積顯得過大,可改用探針或火柴頭來按壓,以尋找敏感點。如枕大神經病在枕部可用探針來尋找病變點。

7.組織分層觸診法

在組織豐厚,分層多的部位,區分病變在哪一層是件較困難的事。觸診時可利用肌纖維的走向來區別。一般順著肌纖維走向推動,肌肉一般不受較大的刺激;垂直於肌纖維走向推動,肌肉感覺到較大的刺激。例如在背部,表層是上肢肌,纖維基本上是橫行走向;深層是豎脊肌,肌纖維是縱行走向。手指縱向推動時,被刺激部位出現敏感點,說明病變部位在上肢肌;反之,向橫行方向推動時,被刺激部位出現敏感點,說明病變在豎脊肌。

二、觸診的要點

1.觸診的按壓方嚮應當是與骨面或骨突面垂直,因垂直方向受力最大,刺激最敏感,易誘發疼痛反應,從而有利於找出病變部位。如腰三橫突綜合症,按壓方嚮應正好是橫突尖指向的平面。棱形肌損傷按壓的方向是肩胛骨內緣指向的平面。

2.查體時應以壓痛部位為準,而不應以患者平時感覺到的疼痛部位為準。因為,深部疼痛感覺定位不清晰,患者自己往往找不到具體的病痛點,而真正的壓痛點卻不是患者平時感覺到的痛點。患者自己定位是摸糊的或捉摸不定的。因此,醫生應細心查體,準確判斷。

3.觸診時應注意對比檢查,以便比較鑒別其異常改變。即注意對比肌緊張程度、皮膚的溫度、皮下結節、條索、硬塊等,應與相對稱的健康組織對照以助確診。

4.觸診時要根據手感和病人的反應悉心體會,即根據軟組織異常改變的性狀和特點,壓痛的部位及性質,病人的反應,損傷點在淺層還是深層等進行定性定位。再根據自己對解剖的熟悉和豐富的經驗,加以綜合分析、體會。最後作出判斷:是新鮮損傷還是陳舊性損傷;關節是否發生微小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是否影響到神經、血管等。

5.確定棘突有無偏歪時,應注意偏歪棘突的位置、方向和大小。一般需觸摸、比較下述四條線才能判定(注意與先天畸形區別)。

(1)中心軸線:又稱後正中線,為通過脊柱中心的想像的一條直線。

(2)棘突側線:(棘突旁線)通過各棘突側緣的連接線。

(3)棘突頂線:即每個棘突上、下角的連線,各棘突頂線的連線重疊於或平行於中心軸線(在中心軸線的矢狀面內)。

(4)棘突尖線:是上位棘突下角尖與下位棘突上角尖間的連線。

正常人兩棘突側線均應與中心軸線平行,棘突頂線和尖線應與中心軸線重合(或平行)。一般情況下,當棘突偏歪時,其頂線偏離中心軸線,側線在此處成角而成一曲線,尖線則呈斜形方向與中心軸線相交。

椎體發生不同的移位時,棘突則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可用拇指觸診檢查,並與相鄰上下棘突相比較。必要時使脊柱前屈、後伸及左右旋轉,反覆對比就能作出正確判斷。個別時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變異者,可酌以頂線為主,與中心軸線相比較。

如何看出椎體.骨盆偏歪

骨盆偏移導致脊柱力學平衡失調,引起人體左右體態不對稱。其表現如下:

1:頭型不正或臉型不正。

2:額紋單側下垂散亂。

3:雙眉不等高,一側眉心出現縱向皺紋。

4:雙眼不等大。外眼角不等高。上眼皮一雙一單。下眼皮單側出現眼袋。

5:鼻唇溝不對稱或單側消失。

6:鼻孔不等大,或孔型不一樣。

7:雙耳不在同一高度。

8:下頜骨兩側不平等。

9:雙肩不等高,雙臂不等長。

10:雙側鎖骨不等高。(應排除有直接外傷史)

11:雙側胸背厚度不相等。

12:雙側乳頭不等高,雙乳不等大。

13:腰帶不在水平線。向前彎腰時,背部,特別是肋骨與腰部左右高度不一致.

14:雙側臀圍線不水平。

15:雙側骨盆上緣不等高。

16:雙側腰眼不等高.一深一淺.一大一小。

17:雙側腘窩線不水平。

18:量比雙腿不等長。左右鞋跟磨損不均勻。

19:習慣性單側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損傷。

20:自然仰卧位時身體向一側偏歪。

21:俯卧位時雙側臀部不等高,嚴重者或久病者可出現一腿粗一腿細。

22:自然坐位時,習慣性向一側偏歪。或出現非病理性斜頸。

23: 直腿屈體,手向下伸,深度不一.

簡單測試法:

1:大拇指尖分別和其他四指指尖相對,扣成內圈成圓形,術者同樣手型於患者相扣。輕拉,分別測試。容易拉開的。相對應的頸.胸.腰.骶椎有病變。

2:用拇指指尖由患者掌背中指推按至腕橫紋,如有疼痛。表示相對應的椎體出現病變。

3:雙腳併攏。輕閉雙眼,原地踏步30-50次.哪只腳先離開原地者,表明此側有問題.

4: 食指掌骨由遠端至近端,分別代表:頸.胸.腰.骶.等部位.分別按壓.痛點處既相應椎體有病變.

5: 身體向前彎曲時腰痛----第一腰椎偏歪.

身體左右彎曲時腰痛----第二腰椎偏歪

身體左右轉動時腰痛 ----第三腰椎偏歪

身體向後彎曲時腰痛----第五腰椎偏歪.

整個腰部都不敢活動-----第四腰椎間盤突出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附:針刀培訓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刀醫學分會 的精彩文章:

X線片讀片基礎(圖文全面、細緻、結合臨床)
針刀微創如何精準診療頸腰椎病

TAG:針刀醫學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