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預防孩子淪為「不上學」、「不工作」、「不社交」的狀態,你要知道這些

預防孩子淪為「不上學」、「不工作」、「不社交」的狀態,你要知道這些

三十七度,人體剛好的溫度。不操控,不越界,尊重孩子的權利疆域,尊重孩子的每一次發聲。

01初步認識中國大陸「隱蔽青年」

如果身有殘疾,那麼隱蔽便有了正當的理由

所以我向腦子中注射了本多咖(查無此詞)

從此以後,我不再是隱蔽青年

只是個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而已

在百度貼吧的「隱蔽青年吧」,一個署名「更隱蔽以及更邊緣」的樓主,寫下了上面一段話。短短的幾行字,展示了一個年輕人為了獲得「正當的」隱蔽理由,而不惜傷害自己的心態。虛擬的網路並沒有太多的蛛絲馬跡,讓人明白TA經歷了什麼,但是當我再翻看其他的帖子時,充斥在我眼前的依然是充滿負面的情緒表達。

不僅如此,回到現實中,還有不少鮮活又無奈的例子。以下信息僅是過去半年了我的同事接觸到的例子。

也許你認為以上這些只是別人的案例,大部分的社會青年還是非常積極活潑向上;

也許你身邊也認識這樣的人,或者曾經聽說過這樣的情況,你也曾為此感到可惜;

也許你家裡就有這樣的人,你正努力嘗試走近TA的內心世界,勸解、渴望TA早日走出家門過上「正常」生活……

只是,關於這類「隱蔽青年」,也許我們知道的僅僅是冰山一角。而我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即使已經知道很多關於隱蔽青年的知識,要成功讓一個隱蔽青年走出家門,重新回歸社會生活,也是異常艱難的。

因此,這篇文章更多的是希望,在青少年尚未邁進隱蔽青年行列時,家長、老師,甚至社會公眾能多關注、多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並且反思、檢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制度、社會價值導向等,在預防青少年走上「隱蔽之路」,可以做些什麼?

02世界範圍內隱蔽青年現象

「隱蔽青年」最早是由日本精神科醫生齊藤環(Saito)在1998年首次提出,並在2002年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研究。「隱蔽青年」是指,非精神疾病引起的,青年連續6個月以上的不上學、不工作、不參與社交活動,長期呆在家裡,甚至個人房間,僅與家人保持最低限度的交流。截至2013年統計,日本已有隱蔽青年達到100萬人(Kremer & Hammond, 2013)。英國用NEETs:Not Educa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不上學、不上班、不參加職業培訓)來形容隱蔽青年。

近幾年,隱蔽青年的現象也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如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西班牙、阿曼(阿拉伯東南沿海地區)、韓國、香港、澳門、台灣、中國大陸。目前對隱蔽青年的研究最豐富且有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系統介入的國家僅有日本。這個可能跟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對勞動力需求迫切有關。

03隱蔽青年特點

一般來說,隱蔽青年的有四個特點:1.以男性為主(Parry, 2004),2007年至2009年的調查顯示,男性所佔比例為91.5%,87.9%,85.9%(日本KHJ家庭聯合會,2009);2.以中產階級家庭為多(Yasuo,2008);3.與父母同住為多(日本KHJ家庭聯合會,2009);4.一旦長期隱蔽,缺乏改變的動力。數據顯示,日本隱蔽青年平均年齡從2002年的26.6歲上升到2009年的30.2歲,平均隱蔽年限為8年,且隱蔽年限在不斷增加。

雖然我國目前尚未有這方面具體數據統計,但是根據我最近半年工作統計(參見上面表格),中國隱蔽青年特徵基本也吻合以上1、3、4特點。僅第2個隱蔽家庭階層略有不同:在我的統計里,隱蔽青(少)年基本大多來自普通工薪階層或小個體戶家庭。

總體而言,隱蔽青年通常被認為,過分依賴網路,過分依賴親子關係。在過分強調成功的社會裡,由學校到職場的角色轉換中,遭遇失敗後退回家庭(Yasuo,2008)。

04隱蔽年限與負面情緒、隱蔽程度之間的影響

香港學者陳康怡、盧鐵榮(2014)曾經對588名隱蔽6個月以上的青年開展調查研究。發現隱蔽2年內的青年,隨著隱蔽時間增加,負面情緒也增加;而隱蔽2年以上,隨著隱蔽年限增加,負面情緒降低。這說明一旦隱蔽時間超過2年,青年會越來越適應隱蔽生活,而減少改變現狀的慾望。另外,隨著隱蔽年限增加,隱蔽的程度也加大。一開始可能不願意外出工作,後來可能連出房門、與家人面對面溝通都極少。

05隱蔽青年成因分析

不同國家地區學者分析,各地隱蔽青年出現的共性原因是遭遇學業或工作、人際的挫敗而引起,但是具體在各個地區各有側重。

在英國和台灣,隱蔽青年現象被歸因為,經濟的衰退、大量青年失業所致;在澳門,此現象與網路成癮有密切的關聯;在香港,學者黃昌榮認為隱蔽青年多為社會地位較為薄弱的草根階層,他們在遭遇學業和職業的挫敗後,被主流社會所排斥(香港主流社會非常強調個人在學業和職業上的成功)。在阿曼,隱蔽青年甚至被認為是惡魔附身所致(陳康怡 & 盧鐵榮,2014)。

而在中國大陸,目前關於隱蔽青年的現象尚未引起大眾廣泛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群青年人,對公共社會秩序、經濟生產、生活等帶來的負面影響仍是潛在的,尚未顯著表現出來。隱蔽青年現象,在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巨大,但是被傳統家族顏面以及親情所遮掩(楊鋥,2012)。

簡單理解,在中國尚有富足的勞動力情況下(跟日本相比),這群隱蔽青年人呆在家裡並沒有給社會帶來混亂或破壞,所以不像精神疾病康復者那般引人注意。但是,當他們依賴的父母離世後,這一隱蔽問題終將會凸顯出來。

就目前我接觸的個案來看,隱蔽青年的原因包括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A、自信心和自尊感不足。個案中有85%提到,在學習成績、考大學、從事的工作單位、職務等方面,相比同齡人處於劣勢,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是隱蔽青年拒絕社會交往的重要原因。

B、學習壓力。幾乎70%的隱蔽青年個案都在初中或職中階段就輟學。個案1和2均表示,自從小學5、6年級就已經感覺學習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學,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到了初中或職中,更加覺得距離傳統的名牌大學無望,進而失去信心,輟學回家。

C、職業發展或晉陞不如願。在個案3-7均有短暫至數年的職場工作經驗,但是均是由於找不到適合自己專長發揮的工作崗位,或者因為工作單位改革而被辭退。以上種種,均對曾經的職業青年造成極大的打擊。加之他們對自己的職業優勢尚不清晰,有不少更是對自己有何職業興趣一片迷茫。

D、家庭關係(尤其是父母婚姻關係疏離或破裂)。在全部的個案中,有接近50%的家庭明顯提及父母婚姻破裂;另外50%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家庭成員之間邊界不清晰:有的是幼年時父母與子女不同住,導致親子關係疏離,衝突,對於子女成長的陪伴非常不足;有的則是父母過分照顧成年子女的起居生活,導致子女對自己的生活喪失控制與責任。

E、人際交往不順暢(校園欺凌或職場排擠)。無論是剛剛輟學,還是已經在職場工作過,個案中顯示隱蔽青年的人際交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被邊緣化和欺凌、排擠的問題。其中個案7自述在原來的大學擔任輔導員期間,遭受同事和領導的排擠、打壓;而在後來的私企工作也遇到同事相處問題。因此對與人交往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故而隱蔽在家。

&社會層面&

A、學校教育制度追求單一的分數成績,而忽視學生身心健康。很多青少年在學校期間,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非常關注他們學業成績,尤其是在面對升學問題時,一路打怪獸般上到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成了衡量一個孩子「優秀」的重要指標。曾經在英美國家,有頂尖學府的青年因為刑事殺人案件被審判時,竟然有陪審團認為因為犯罪嫌疑人的傑出學業成績,可以適當減低刑罰的程度。這無疑讓眾多學業平庸或弱勢的學生感覺到不公平。而犯罪嫌疑人之所以犯罪,也正是因為生活在對學業單一追求中,而忽視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B、社會層級差距拉大,中低層家庭向上流動的機會變少。前不久,香港社交軟體Facebook上出現一對母子的對話。

對話大概內容

媽媽讓大學畢業的兒子找份工作做,但是兒子認為同學的工作都是月薪1萬左右(香港2017年5月起最低時薪34.5港幣,按照一天8小時,每月法定26個工作日算,洗碗工一個月收入7176元),媽媽作為文盲也是一萬塊,所以大學畢業做這樣的工作沒意義。

媽媽:如果我死了,你怎麼辦?

兒子:你死了更好,你那幾十萬人壽保險我就可以花了。

媽媽:幾十萬能花多久?

兒子:花完再把房子賣了,就有幾百萬了啊,花完幾百萬再申請政府公屋咯。

兒子(得意地說):你看你辛苦勞作一輩子也就幾百萬,我一輩子不用工作也有幾百萬花!

這個例子雖然比較偏激,存在個人非理性認知的問題,但是也可以發現,在階層流動相對固化的地方,中下階層的子女對社會和前途的悲觀、失望,會加劇他們迴避問題,退蔽家中的情況。

C、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偏重金錢地位,這樣一大批在學業和職場處於弱勢的青年就會難以融入社會生活,進而退縮回家中隱蔽。「笑貧不笑娼」這句話影射出,在金錢面前,人的尊嚴顯得多麼輕薄。一旦青年人在社會職場上難以獲得理想的位置,難以獲得期望的金錢回報時,他們很可能就被熟人社會中的親戚朋友、甚至家人所瞧不起,從而慢慢被邊緣和排斥出社會交往圈。

以上介紹,主要從整體上「走近」和「認識」隱蔽青年這個社會現象,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和成因分析,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將會在後面文章介紹,日本、香港以及國內一些處理隱蔽青年的實踐經驗。

PS:由於2018年3月12日以後的公眾號統一沒有留言功能,大家看完這篇,如有關於隱蔽青年的問題,歡迎直接在公眾號消息對話中給我留言交流。

參考文獻

Chan, G. H.,& LoT. W. (2014)Hidden youth services: What Hong Kong can learn from Japan.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42, 118–126.

Kremer, W., & Hammond, C. (2013, July 4). Hikikomori: Why are so many Japanese men re- fusing to leave their rooms? BBC World Service (Retrieved July 15, 2013 from http:// www.bbc.co.uk/news/magazine-23182523).

Parry, R. L. (2004, January 31).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Japanese men gone? Retrieved December 21, 2006 from.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535394941&Fmt= 7&clientId=17557&RQT=309&VName=PQD/

Roh, S. (2012, March 16). Hikikomori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rnet Addiction (Retrieved July 25, 2013 from http://www. Kurihama med.jp/tiar/pdf/20120330_no1_workshop_report3.pdf).

Saito, T. (1998). Shakaiteki hikikomori (social withdrawal).Tokyo: PHP kenkyuujyo.

Saito, T. (2002). "Hikikomori (social withdrawal)" and Japanese youth culture.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cientists,37(1).

Teo, A.R. (2012). Social isolation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 case report of hikikomor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59(4), 339–341.

Wong, V., & Ying, W. (2006). Social withdrawal of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 social exclusion perspective.Th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40(1/2), 61–91.

陳康怡,盧鐵榮「香港隱蔽青年、負面情緒及偏差行為」《青少年犯罪問題》2014年第3期

師艷榮 「日本青少年蟄居問題分析」《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0,29(2):70-76

楊鋥 「隱蔽青年症候群及其援助路徑的探索」《中國青年研究》2012年第1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十七度心理 的精彩文章:

為了活下去,我選擇傷害自己
我為什麼也寫三十七度心理

TAG:三十七度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