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且不說晚安,來談談熬夜

且不說晚安,來談談熬夜

Do you stay up?

你熬夜嗎?

也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的pyq等社交平台上,「養生」一詞出現得極為平常,已然成為一種風尚,彷彿年輕人們對健康作息已經形成了一種普遍意識。

然而

事實上卻是

一個月前,中國有個叫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的機構,出了份調查報告叫《2018年中國90後睡眠指數研究》。

其中說,90後睡眠質量平均分僅為66分,整體狀態就是「輾轉反側才能入睡」。

在「養生」成為熱門話題的背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進入「一邊養生一邊慢性輕生」的狀態。

一邊往熱水裡加著枸杞,一邊爆肝熬夜到天明;

一邊精緻地敷著面膜,一邊忍受著電腦手機的輻射;

一邊想著運動減肥,一邊卻吃著油炸食品走向油膩。

而在這林林總總關乎健康的焦慮危機感之中,熬夜早已成為一個避不開脫不離的癥結所在。熬夜,晚睡,失眠,脫髮,黑眼圈,亞健康......這些年輕人極其敏感的詞語之間,糾纏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

GIF

今天就讓我們認真聊聊熬夜吧。

還記得僅僅幾年前,23點這個數字對我來說是一種恐怖的象徵,不管是沒做完的作業還是沒看完的節目,總會被我棄之一旁而上床困糕。即使是中考前,老師還強制性地命令我們,作業過了晚上11點就別再做了,直接休息。

而不知何時開始,即使當月亮已經蹣跚走過大半個天際,日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加上了一,半躺在床上的我們卻還對著屏幕出神傻笑。即使是此時發的朋友圈得到秒贊,也絲毫不會驚嘆「哎呀他怎麼還沒睡」。

不知何時開始,我們好像變成了一個個上滿發條沒有倦怠的機器,即便是11點強制性斷電後的光線黯淡,我們感受到的僅僅是類似於「斷舍離」的憂傷。

不知何時開始,早飯成了人們的一種奢侈,而夜宵卻成為了常客......

不知何時開始

即使夜深人靜

你仍睡意全無

並且

習以為常

...

你為何熬夜?

這無疑是個答案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問題。

「日常深夜吃雞。」

「肝各種作業大作業。」

「刷知乎刷漫畫宿舍夜談會。」

「迷上了夜晚一個人獨處的感覺。」

「晚上餓一吃夜宵感覺新的夜生活又開始了。」

每個人也許都各有各熬夜的原因。這個人追劇,那個人趕作業,你沉迷吃雞,我刷著微博。

然而這看似各不相同的背後,也許都繞不開「拖延症」。

自從上了大學之後,缺乏高中那樣充滿壓力的環境,沒有人再監督著你,人們的拖延症就越來越嚴重。沒有了ddl,總是很難充滿緊迫感專註高效地做事,不知不覺發現夜已深而一事未成,也不甘心留到明天,只好挑燈夜戰。

更有的人,即便完成了作業,卻往往會產生一種不甘心。「怎麼能這樣就讓今天過去?」於是,看劇,遊戲...

同時,熬夜做事可能更能將成就感放大。

當你在萬籟俱寂的凌晨時分碼完一篇論文,打上最後一個句號點擊保存的那一瞬間,即便身心俱疲,即便整個自習室也許只剩下你一個人,你也會在心裡默默感慨一句「啊,我真偉大」。也許甚至你會迷上這種經歷,發現只有安靜的深夜才是自己馳騁的戰場。

就這樣,本只欲淺嘗輒止,奈何入戲甚深。

深夜的界定逐漸變得模糊,時間的流逝不再被注意。追劇完一集還想再看一集,遊戲完一盤還想再開一盤,沒想到幾道題的作業一做就是這麼久,幾千字一打便是這麼多時辰。最後我們反而不再驚嘆熬夜又是這麼久,而是埋怨良夜為何這麼短。

即使是那些有著自控力的人,也往往被逼著熬夜。

在大學裡的寢室作息一直飽受爭議。有的人十點就睡,而有的人直到一二點才上床。晚睡者總是會讓習慣早睡的人無法入睡,久而久之便產生所謂同化效應。也許有的宿舍幾個人一起踐行著一同早睡的規律作息,可是不能否認這只是少數。

但是,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我們已經如此強調養生,但是為什麼熬夜卻也如此頻繁,甚至覺得如此棄之可惜?

我想,這也許就是所謂「上癮」吧。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同時也因為生物鐘的緣故,早睡反而不被適應。就這樣,我們越來越沉溺於深夜的懷抱,明知有害,卻心甘情願。

更也許,在一些人心目中,從22點睡到6點和從1點睡到9點並無本質區別,他們覺得自己用寂靜祥和的夜晚去換取聒噪的白天無比值得。只不過,這延伸的夜晚,到底是一個人的狂歡還是夢魘,是心甘情願的放縱還是次日的苦悔,誰都不得而知。

也許不敢和熬夜說出一個「不!」的我們,只能在心裡默想:

早早上床,第二天迎著清晨的陽光在懶腰中起床...

嗯,這也的確是一件幸事吧!

也希望,不管怎麼選擇,不會後悔就是了。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熬夜 的精彩文章:

你的生命透支了嗎?想要健康,遠離熬夜
熬夜對人體的危害

TAG: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