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攝影美學的發展脈絡,你摸清了嗎?

世界攝影美學的發展脈絡,你摸清了嗎?

攝影真的算是「藝術」嗎?

「可複製」對攝影美學有怎樣的影響?

「決定性瞬間」的理論是如何誕生的?

「私攝影」只關乎情色嗎?

當代攝影是否仍然有「美學」?

當代攝影為何追求「大」?

……

以上問題種種,關乎攝影的發展脈絡,

你摸清了嗎?

趙剛 著

出版日期:2018 年4月

定價:89.00元

今天介紹的這本《世界攝影美學簡史》將以歷史為脈絡細細為讀者捋清這些學術上的困惑,讓我們去歷史的脈絡中去尋找答案。這是一部關於攝影美學的簡史,闡述攝影術誕生之初直至當代,世界範圍內主要攝影美學的產生、發展與傳承。

內文圖片

《逝去》,亨利·皮齊·魯濱遜攝於1858 年。現藏於英國皇家攝影學會(The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

《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 ),愛德華·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攝於1904 年。

羅伯特·弗蘭克(左)與愛德華·斯泰肯,1952 年。

羅伯特·弗蘭克從不忌諱剪裁。這張《好萊塢》就是剪裁出來的名作。不同顏色的線框表示了這張照片兩個不同版本的不同剪裁。

《紅色天花板》,威廉·埃格斯頓攝於1973 年。

南·戈爾丁的自拍,選自《性依賴的敘事曲》。

巨型自拍像,查克·克羅斯攝,9 張20×24 英寸寶麗來照片組合。

《萊茵河,作品2 號》,安德列斯·葛斯基攝於1999 年。

本書作者趙剛,2003年畢業於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獲攝影碩士學位,多年來專註於攝影創作及史論研究。從攝影誕生之初到「畫意攝影」、從「直接攝影」到「新客觀主義」、從私攝影到大畫幅,作者對攝影的美學發展脈絡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梳理,為我們展現出了攝影這門學科的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不同於一般攝影通史的是,每一個章節都緊緊地圍繞「攝影美學」這一不斷變化的概念進行分析,讓我們在通讀本書之後,從宏觀的角度對攝影史中各個時期的作品面貌與形式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過去與當今這些著名的攝影師,並擁有一個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偉大作品的整體眼光和思路。

內文試讀

作者簡介

趙剛,1972年生於浙江諸暨。2003年畢業於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獲攝影碩士學位。曾擔任北京奧運會組委會攝影專家、中國攝影出版社副社長等職。多年來專註於攝影創作及史論研究,多次在英國諾丁漢、中國北京等地舉辦攝影個展,發表攝影史論論文一批,著有《留學攝影》等。

識別下方二維碼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霍金從未停止對宇宙的思考,他們則用攝影表達對宇宙的迷戀

TAG:中國攝影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