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漢氣派 長信宮燈

大漢氣派 長信宮燈

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

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綄墓中出土。

宮燈燈體為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宮女,

神態恬靜優雅。

燈體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

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的長信宮內而得名,

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漢墓發現

1968年5月,解放軍北京軍區工程兵某部在縣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餘 米的孤山上執行一項秘密的國防施工任務。1968年5月23日,當機電12班的戰士們在距離山頂30米處朝東地帶打眼放炮時,這次放炮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崩下來許多碎石頭。

對於這一奇怪現象,戰士們決定上前看個究竟。不料,走在最前面的一名戰士, 突然感到雙腳還沒站穩便失去了支撐,整個人掉進了一個漆黑的山洞裡。隨後班長帶領幾名戰士也爬進了洞里。他們打著手電筒走進洞里後,發現地上散落著許多凌亂而腐朽的木料,還有許多造型奇特而古怪的鐵器、陶器和青銅器等。

漢墓發掘

1968年6月27日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總體負責考古工作隊開始進駐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的陵山「軍事禁區」。專家們進行一番細緻勘察後進入後室,古墓的後室發現的 「金縷玉衣」和一件刻有「中山內府銅鈁一,卅四年」銘文字樣青銅器,以及宏大高貴的墓葬規格,初步斷定滿城古墓應為西漢第一代中山國國王劉勝之墓。

劉勝墓被發掘後,王仲書等人彙報說墓室北面的地貌特徵也很奇特,這再次引起了郭沫若的興趣。於是,郭沫若在對劉勝墓地的方位、地形和周圍環境做了長時間的觀察後,向北走出了一百多米,然後對考古隊員說:「這裡應該是劉勝妻子的墓地」,郭沫若解釋說漢代有「同墳異葬」的習俗,並建議考古隊做好準備,在此繼續發掘第二座漢墓。

1968年7月22日晚,郭沫若回到北京後便給周恩來寫了一份關於滿城漢墓的考察情況報告,並建議由原班人馬立即發掘劉勝妻子之墓。

1968年8月3日,周總理批示說:「可以按照郭老的設想去做」。按照郭沫若的意見,發掘清理第二座漢墓的戰鬥打響了。

1968年8月13日下午,在當地駐軍的協助下,第二座漢墓的發掘正式開始了。考古隊員們在距離第一座漢墓墓道口平行往北120米處一片被人工翻動過的亂石堆中發現了一個缺口。經過一天的艱苦發掘,在當天下午挖出了封堵岩洞門口的卧磚,至此第二座漢墓的墓門全部暴露。

考古人員在二號墓的後室里發現了長信宮燈、朱雀銅燈和朱雀銜環杯等一大批珍貴文物,特別是在墓主的貼身隨葬品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枚「竇綰」銅質印章,這為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明。經過20多天的辛苦努力,二號墓的發掘工作在1968年9月17日全部完成。歷時111天的滿城漢墓發掘工作也宣告結束。


考古專家們打開竇綰墓主室時長信宮燈散落一地,並非它的完整形態。由於竇綰墓主室頂部為兩坡式構造,並不十分牢固,主室的東半部頂發生過坍塌,原本放置在几案上的長信宮燈被震落在地上摔散,侍女頭部、燈盤、燈罩等零部件散落一地,後經專家們的修復才得以回復原本的容貌。


長信宮燈上部燈座底部周邊刻有:「長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內者卧」的銘文,仔細觀察,其字跡稍嫌潦草,可能是後來才刻上去的,故「長信尚浴」似乎並不是此燈的最初所有者,最初的所有者應當是先刻上去的,且字跡比較工整,所以燈體上6處「陽信家」字樣的銘文說明,宮燈原本是屬於陽信夷侯的劉揭之家。

《史記》記載劉揭之子劉中意因參與「七國之亂」而遭到廢黜,封國與家財收為國有,長信宮燈被送入皇太后竇漪的宮殿「長信宮」浴府使用。故又增加了「長信宮」字樣的銘文以示宮燈易主。

而長信宮燈出土於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綄墓,竇綄與皇太后又有極親密的關係,因此她將宮燈作為陪嫁給了孫媳婦竇綄。

讀書嗎?為你點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女人,請放棄你愚蠢的堅持
米蘭的「悟」與上海的「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