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主流媒體為聯想5G標準投票正名:回歸理性 團結一致 才能推動中國技術進步

主流媒體為聯想5G標準投票正名:回歸理性 團結一致 才能推動中國技術進步

5月16日,針對沸沸揚揚的「聯想5G標準投票」事件,已經多年不再擔任聯想集團任何職務的創始人柳傳志親自出山,發布了一封題為《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內部信,詳細闡述了「5G標準投票」的實際情況和調查結果。

在信中,柳傳志深情回憶了聯想的創業史,現年74歲的聯想教父柳傳志面對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被扣上「賣國」的帽子,難以抑制心中的悲憤,呼籲全體聯想人捍衛聯想榮譽。

事件得到了各大主流媒體的關注,紛紛發聲,揭開「5G標準投票」的真相。

澎湃社論《挑撥和封閉,只會妨礙中國技術進步》

從被「棒殺」的聯想和「捧殺」的中微看,在中國經濟與商業已經與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今天,動輒給公司和產業的發展戰略扣上「不愛國」的帽子,反而是對中國產業發展的阻礙,這已經成為了業界的共識。

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需要科研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鑽研精神,同樣也需要企業家們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企業自強離不開愛國底色,兩者並不矛盾,要警惕的是有人搞民粹主義,用自以為是的「愛國」標準綁架企業的經營決策、技術選擇。

這種無事生非的挑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只會寒了中國企業家的心。褊狹和封閉只會妨礙中國的技術進步。

財經網《聯想要誓死打贏的榮譽保衛戰,背後是怎樣的真相與博弈》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無論是單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還是在一個統一的國際標準中佔據有利位置,都將為後續產業的整體發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但也有業界人士提醒,國家利益是一個整體概念,不可能只等於某個公司的利益。中國在5G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發言權巨大,因為中國在移動通信技術研發領域實力強大,擁有包括中國移動、華為、中興在內的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最具潛力的移動通信市場。

聯想投票之爭發生在中美經貿關係緊張的背景之下,中美經貿關係緊張又發生在全球化進程遭遇嚴峻挑戰的更大背景之下。中國國內正面臨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日漸擴張,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變動存在多種可能。

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兩年前的5G細分標準投票事件被挖掘出來,放置在「愛國」、「賣國」的簡單二元對立話語體系下敘述和評論,某些民粹傾向加上社交媒體對極端言論的放大效應,聯想之前的一次技術行為,就迅速演變成了一個容易挑動社會公眾神經的敏感話題。

多位接受《財經》採訪的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已經深度全球化,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從研發生產供應鏈到專利交叉授權體系,也已深度全球化,不可能實現關起門來的趕超。狹隘民族主義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進步,對聯想華為這樣率先全球化的中國企業,有害無益。

財新網《心平氣和看聯想:考驗中國輿論的耐心和信心》

孰是孰非,不僅要看當下,也要看歷史。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探索企業發展道路上,以柳傳志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家不乏艱辛。究竟選擇何種發展模式,不僅要談理想,更要講歷史條件。我們沒必要因為今天在核心技術領域遭受挫折,就去否定聯想過去三十多年的奮鬥歷程。

聯想作為一家企業,無論走何種路線,做何種決策,都有其內在的邏輯,對與錯都必須接受未知的實踐檢驗。今天的聯想已經是一家聞名的跨國企業,儘管還有諸多不足,全盤否定總未免有失偏頗。輿論急迫改變中國缺少核心技術面貌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客觀分析、理性表達也同樣重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心平氣和看聯想,考驗的恰好是中國輿論的耐心和信心。

第一財經《捧殺華為貶低聯想 誰在讓Polar碼投票成鬧劇》

從1998年開始的,由全球主要國家與電信、通訊廠商組成的3GPP標準組織是個各方協同的平台,在商業、政治與技術的分歧下,相信技術的聲量在這個平台上將會更加得到重視,這時候片面的捧殺華為,貶低聯想,對於中國5G的發展都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既質疑「騰訊有沒有夢想」後,聯想這時候又成為了大家「拷問」的對象,只不過,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今天,不得不說有些帖子著實摻雜了部分個人情緒。有專業人士批評道,把專業和嚴謹當成了透明,3GPP在決定每一項技術標準時都要經過反覆討論和嚴格審查以確保其可實現性,絕非「村幹部拉選票」一樣,一個嚴謹的技術話題被硬扣上了一頂帽子,蒙上一層陰影。

新京報《別無中生有給聯想貼「賣國」標籤》

一家企業在國際利益博弈中做怎樣的選擇,支持哪種方案,自有其考量依據。以陰謀論將其合理價值選擇貼上「賣國」標籤,這算不得明智之舉。

國際技術標準之爭不能完全排除利益因素,這必須承認,但利益如何介入技術領域是一門藝術。一些人不顧事實,給本國企業扣上「賣國」的帽子,或許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這或許也是華為多次表態希望事態平息的初衷。

全球化時代,企業之間的利益都是互相交纏的。在中國企業大舉出海的當下,國內輿論更應該開放、平和,尊重「互利共贏」的價值取向。

每個國家都想往利潤豐厚的產業鏈上游攀爬,但產業競爭的主體是企業。只要企業是合法經營、按章納稅,便是盡到了本分。其在國際利益博弈中做怎樣的選擇,支持哪種方案,自有其考量依據。以陰謀論將其合理價值選擇貼上「賣國」標籤,這算不得明智之舉。

欣慰的是在媒體的引導下,我們輿論正在回歸理性,5G正向我們加速走來,中國的5G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普及還需要聯想、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來完成,無論是作為未來5G的享用者,還是作為一個有理性精神的公民,都不能再輕信網路留言的挑撥,理性和建設性地討論問題、發表見解才有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晉軍 的精彩文章:

上班太忙沒時間打掃,這樣的掃拖一體機器人會是你的選擇么?

TAG:科技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