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棄完美「人設」,做真實的父母——成為高效能父母的「秘籍」

放棄完美「人設」,做真實的父母——成為高效能父母的「秘籍」

彼岸讀書

《父母效能訓練手冊》P.E.T

曾有討論云:金庸所設計的武俠世界中,哪種武功最厲害?回應者甚眾,有人說是九陰真經,就算練錯了練逆了都可以成為頂尖高手,有人說是九陽神功,花拳繡腿哪裡抵得上內里的修為,抑或提名降龍十八掌或者六脈神劍——不管這場爭論有沒有結果,有一項不得不被提及——《神鵰俠侶》和《笑傲江湖》里名震天下的「獨孤九劍」,以及它背後那位影影綽綽的高人。

何謂「獨孤九劍」?破刀式,破劍式,破槍式等等,各種武器各個擊破。但總決只有一點,叫做「無招勝有招」。

聽起來挺有些老子「大音希聲,大辯若訥」的哲學意味,但也太抽象了,聽不懂,學不來。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如果我說,養育兒女也有這種」無招勝有招」的招式,你信嗎?

《父母效能訓練手冊》(本文之後會簡稱《手冊》),這本已經存在了40多年的「養育秘籍」——Parents Effective Training, 簡稱P.E.T,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創立。 PET workshop也是美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父母成長訓練營,並且,使這本備受推崇的書籍成為家庭教育的經典和開創性的父母指導書。

因為「歷史」悠久,P.E.T的理論以及方法被後世眾多的溝通及育兒書籍借鑒,不僅適用於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適用於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怎樣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從而解決在家庭,學校和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或者潛在的衝突。

作為讀者,理解全書的要點並不難——從「定義問題的歸屬」出發,戈登博士從三個主要的方面論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即——

歸屬於孩子的問題,應用「積極聆聽」

歸屬於父母的問題,使用「我」信息

歸屬於雙方的問題,利用「沒有輸家」的問題解決法

問題的歸屬

針對每種方法,書中都附加了詳盡的例證以及額外的練習,力求讀者能夠通過「勤學苦練」掌握每種武器的適用範圍和使用方法——不過,就算上述是古龍神乎其神的「七種武器」,又怎麼能達到「獨孤九劍」的高度?

我所要說的,其實並不僅僅是這些,而是——和方法論的明線不同,貫穿全書的其實是戈登博士提倡的所有方法之基礎所在,即:育兒的最終武器,其實是——成為真實的父母。

什麼意思?難道父母還跟偶像一樣,要賣「人設」不成?

仔細想想,你在孩子面前真的沒有賣過「人設」嗎?

「完美父母」的「人設」值得擁有?

每個人在社會中或多或少都是表演者,但在育兒過程中,我們提倡的是真實。無論在其他領域中演技多好,在孩子面前,請做回真實的自己。

當你——

一邊心不在焉地陪睡烙餅娃一邊焦慮今晚還有報告要趕完...

周末剛帶娃出門玩了一通,想午睡但精力充沛娃拉著你玩積木...

明明快要遲到了,娃仍然不緊不慢,你忍下怒火和他講道理的時候...

今天項目順利完成,下班回家一高興允許孩子吃平時不讓她吃的冷飲...

對老大比對老二嚴格得多,老二總是弄亂東西你卻讓老大幫助老二整理...

你的行動和想法真的一致嗎?

如果你能感覺的到,相信我,孩子一定也感覺得到,雖然他們未必會準確表達。

而我們的所作所為,究竟是在告訴孩子「大人就是這樣口是心非的」還是「口是心非是被允許甚至是必要的」?

除了方法, 我們其實應該從本質出發,來理解《手冊》試圖告訴我們的——在孩子面前,只有先呈現出真實的自己,才能使孩子表露真實需求,從而和孩子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真實的父母會不可避免地對他們的孩子產生接受感和不接受感;他們對於同一行為的態度不可能永遠保持不變;而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他們不應(也不能)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他們應當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個父母可能會對某個行為感到接受,而另一個父母卻不接受;他們應當認識到,每個父母都會不可避免地對每一個孩子產生程度不同的接受感」

也就是說:父母也是人,並且不完美,我們首先是真實的自己,其次才是父母、配偶、兒女等一切其他社會角色。表露真實,而後收穫真實,這並不像聽起來那樣容易。

編碼和解碼中喪失的那些「真實」

每一次和孩子的談話,都是一場信息交換與溝通,有溝通就有發出者和接受者,也有編碼和解碼的過程。而語言(或者非語言信息),是傳遞這些信息的工具。通過交換信息,我們和孩子達成信息交換,從而構建了我們之間的關係。

線性溝通模式

這也是羅納德·阿德勒在《溝通的藝術》裡面構建的基礎線性溝通模式。在他的理論中,信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傳遞信息的效率,取決於兩者背景的重疊程度——背景重疊越多,信息傳遞效率越大,反之則效率較低。傳遞過程中會受到眾多噪音,如外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噪音的干擾。

父母解碼方式的「偏差」

《手冊》中從這種溝通模式出發,解析了當和孩子對話時,因為編碼解碼過程中信息的錯置和丟失可能產生的情況。比如:孩子問「什麼時候吃晚飯」,父親解讀為「他想吃完飯趕緊出去玩」。當孩子作為信息的發送者,如果接收者(即我們)不抱有聆聽的態度,可能會誤解孩子真實的意圖。

孩子解碼方式的「偏差」

同樣,當我們作為信息發出者的時候,我們不明確的態度和語言也可能被作為接收者的孩子進行不同的解讀——比如累了一天回到家,孩子卻跑來要求一起玩樂高,你的回應「你真煩人」可能會被孩子誤會解讀為「我做得不對」,而不是事實「你很累,需要休息」。

你被「愛與自由」綁架了嗎?

關於育兒,給予「愛與自由」的說法的確很積極和正面,但需要銘記的一點是——我們應該把它當做一種態度,而不是手段。

只要我們對孩子的感情發自內心,並且對他/她的行為有信任感,無論是愛,還是自由,都是自然而然可以給予的。但是,如果把「愛與自由」像教條一樣「實施」,不能有「不愛」和「規矩」的時刻,那就是一種表演和假裝。

或許有時候,我們把自己的「開明」演得過火——接受孩子的一部分行為而不接受另一部分,本來是十分正常和自然的事情,而假裝接受孩子的大部分行為,則是對自己和孩子的雙重欺騙。

實際上「不可接受」卻偽裝為「可接受」:「虛假接受」

這些情形是否有些熟悉?

我小時候,儘管我爸媽會說「考了多少分都沒關係」,並且在我把低分考卷帶回去讓他們簽字時不發一言,但我的心理壓力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我十幾歲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坐火車去北京玩,儘管沒有禁止我去,但我媽臉上不贊成和譴責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或許我們所扮演的「開明」姿態,孩子卻未必買賬——他們的覺察能力比我們想像得要敏銳得多。就算他們聽到了你那些口是心非的語言,你的語氣,動作甚至眼神,其實已經暗示了——「我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

「積極聆聽」不是一種「反制」的手段

在《手冊》一開篇清晰地定義了「問題歸屬」後,針對歸屬於孩子的問題,建議了「積極聆聽」的手段。

比如這些時刻——

孩子在消化白天在學校和朋友產生衝突的難過情緒

孩子快要開始表演了,他很緊張

「積極聆聽」是一種健康的父母能夠介入和提供幫助的手段,通過「接受性語言」接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關聯, 然後幫助孩子自發定義問題和解決問題。父母選擇不直接提供解決方案,而是通過和孩子建立聯結後的引導,讓孩子回歸理性和自控的軌道。

與此相對,戈登博士在書中例舉了十二種並非正確選擇的回應方式,他稱其為「絆腳石」:命令、控制、指揮、威脅、訓誡、佈道、說教、建議、批評、指責、讚揚、嘲笑、貼標籤、安慰、解釋、分析、質問、開玩笑、轉移話題——所有的這些,都可能會讓孩子難以開口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積極聆聽」可以幫助孩子開口,但切記切記——放下其他的目的,例如——打著「指導」的名義操縱孩子。

比如這個例子:

-「考試成績下來了,我數學沒有及格...」

-「你一定很煩心」

-「我當然煩心」

-「你有點難過」

-「不僅是難過,這可能會影響我期末的總成績」

-「你覺得無力,因為你之前沒有好好備考」

-「你是說我沒有好好準備才考成這樣嗎」

-「難道不是嗎?這是個教訓」

-「(諷刺語氣)這就是你一開始就想說的吧...」

也許你以為你已經做出了「積極聆聽」的姿態,幫助引導孩子,但你的談話抱著孩子隨後就覺察到的目的,這不僅僅會讓你的「真實目的」雖然談話的深入而「暴露」出來,同時也讓孩子覺得你在「誘敵深入」,不僅當場做出「防禦」的姿態,還讓他對今後同樣形式的對話心存疑慮甚至反抗。

一個「武器」的效用,取決於使用者的使用方法——正如「積極聆聽」幫你打開了一扇門,我們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走進他的內心,而非偷偷地夾帶私貨,這無疑是冒著孩子「砰」一聲直接關門的風險。最具破壞性的,莫過於用友善的態度鼓勵一個孩子表達他的真實情感和看法,然後再加以評判,誘導和說教,從而達到自己預先設計好的目的。

最壞的結果是,無論你是不是「真的」想聽,或許他/她已經「真的」不想說。

你在害怕什麼?」

每對父母都想知道,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樣的。對我們自己所在的東方文化來說,作為家長自然獲取了權威,這是不容置喙的事情。這甚至和這孩子對父母的崇拜也並不一定相關。退一步來講,就算我們自認為自己並不以「權威」自居,事實上在孩子眼裡,我們是「大爸爸」和「大媽媽」, 是以某種「全知全能」的面目出現的。

我們實際上的「形象」與孩子眼中的「形象」

在孩子的眼裡,因為他對我們的依賴和依戀程度,常常會美化甚至神化我們的形象——比如為我們添加一些超出現實範圍內的能力、知識,或者品格。而我們也常常會自覺甚至無意識地想要塑造和維持我們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有時候也包括那些「不現實」的部分。

當孩子懷著對世界的好奇,開啟「十萬個為什麼」的問答模式時,你有沒有明明不清楚卻出言敷衍給出的答案?

當孩子抱有對你的信任,對老師承諾「我媽媽一定能做出這件演出服」時,你是不是忍心承認自己力有不逮讓她失望?

當孩子眼神篤定,信心滿滿,小頭昂得高高求助於你的時候,你或許對自己說:我只是不想讓他失望...

事實上,我們對孩子的隱瞞和敷衍往往最終會被覺察到,或者,為了避免被覺察,或許父母會使用另外一種策略——拉遠自己和孩子的距離以維持「權威」的形象。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隱藏,都是對父母和子女之間坦誠關係的一種傷害。

如果父母依賴於自己「權威」的形象,並且運用這種「權力」來「獎懲」孩子,那麼「規範」孩子的就不再是孩子自身的覺知和自律,甚至不再是父母,而是高壓的「權力」本身。而這樣的後果,往往是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受到明確的「反叛」——「權力」消失得比想像的要快得多。到時候,父母不但收不到順從,甚至還會出乎自己意料地收穫怨恨和憤怒,報復和欺騙。

孩子希望父母參與到成長過程中,但不是用「權力」而是運用「影響力」。只有孩子認知到父母是個真實的人,有真實的需求和感受,也有真實的能力和弱點時,他/她才會學習怎樣和「人」而不是「操縱者」或者「神」相處。只有這樣,他才能理解——自己的不當行為,會給同樣身為「人」的父母帶來怎樣的影響甚至困擾。自己的煩惱,同為「人」的父母才有感同身受的可能。

作為父母,我們自己也處在成長的路途中——我們要接受我們是不完美的普通人這個事實,而孩子也需要接受這一點。只有這樣,來源於你的那些表達、流露、關心、傾聽、理解,才是真實而可信的,而孩子會以同樣的真實袒露回報於你。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做完美的父母,我們對孩子的期待也不是一個完美的孩子。在這條升級打怪的道路上,孩子不是大boss而是我們一起戰鬥的隊友,彼此心意相通,「招式」自然會更強大。

御劍而行,我們一起「笑傲江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彼岸沙 的精彩文章:

孩子「情緒」可不是控制那麼簡單——教你「融會貫通」的全腦教養方式

TAG:彼岸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