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禪宗的一些點

關於禪宗的一些點

只是偶爾聽到有人說到禪

本來是與我無關的

我亦不想以我的尺去評價別人

只是個極好的契機

關於禪宗的東西一直很零散

當作一次梳理

「禪」之一字在當今是被用濫的一字,諸如佛系、道系、儒系、都成為一群人自我標榜和自我抬高的工具,這讓人想起藝術,很多人要說自己喜歡藝術,因為似乎這樣就能提升自己的格調,更因為這種提升格調的方式來的夠低級,夠廉價,只要花費幾十塊錢甚至不花錢,就能去各類藝術館走一遭,拍幾張照片說一些自己都不能理解的話,就可以變得足夠高深,而更低級更廉價的方式就是自我標榜,「我是佛系、道系、儒系」,「我想表達禪的意味......」或者昂頭晃腦地吟唱「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當說出這些話或故作姿態地吟唱詩句的時候,似乎自己也充滿了一些高貴的氣質,遇到能附和的,便引為「知己」開始和所謂的庸俗眾生區別開來。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與己。同於己人慾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嘗出乎眾哉。(《莊子·在宥》)

這樣的人,夠低級,夠可笑,受障也夠深。

寫這點東西的目的,是想矯枉。禪是不可說的,我也只能儘力表達,諸君請自行選擇可作為正見的東西接納。個人水平有限,不正之處,還請指出。

佛教傳入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各家有各家的爭論,傳統的說法是東漢漢明帝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後才傳入的,我們普通人追究此類問題,並無裨益。但要說的是佛教最初為了立足是用道家的哲學觀念來解釋的,稱作「格義」,也就是類比解釋。後來不再使用這種方式了但仍會採用道家的術語來表達佛學觀念。在此後的漫長融合中,產生了禪宗,即中國的佛教。與我觀之,禪宗主要是道家學說和佛學融合的,中國化的佛教流派。

禪,是梵語禪那(Dhyana)之略,譯曰思惟修、靜慮,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者,即除了佛教典籍的教義外還有「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的教義,由釋迦牟尼直接傳下來,直到菩提達摩,所以根據和尚們的說法,禪宗是梁武帝時由印度的達摩尊者傳入的,由是達摩就成了禪宗的初祖。而實際上禪宗的理論背景,早在菩提達摩到來前已經由他人如鳩摩羅什的兩個弟子僧肇和道生提出來了。僧肇之前時治老莊的,而道生的理論,也受到了道家的影響。

二諦義和不立文字

隨手摘錄幾則禪師系列的笑話:

青年問禪師:"我時常受到欺負,沒辦法挺直脊樑做人。"老禪師微笑,拿出一條蛇。青年大悟"您是要我像蛇一樣能屈能伸對嗎?"老禪師笑答"誰欺負你,就把這東西放他被窩……"

青年問老禪師:"我活得沒有一點安全感,該怎麼辦呢?"老禪師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青年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只有像您這樣心無所系,才能無憂無慮,對嗎?""不"老禪師緩緩的從胸口掏出一個小本本,上面寫著:"The Secretary of St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ereby requests ……"

對於一個疑問,禪師們總是答非所問,由此催生了眾多禪師系列的笑話。要理解禪宗這種獨特的現象,就要說到二諦義。

二諦義即兩道理,第一級稱俗諦,第二級稱真諦,第一層次內的真諦否定俗諦,第一層次的真諦在第二層次內又成了俗諦,直到第三層次的真諦。這本是空宗的說法。但在道家的學說中也有相似的說法: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莊子·齊物論》)

利用不同的層次討論,一個層次的說法立馬被更高一級層級的說法否定,直到否定這個「否定一切」。這種狀態,佛家言涅槃,道家稱坐忘,即忘了一切,直到「忘了忘了一切」。

第三層的真諦,禪宗謂第一義。有人問文益禪師:「如何是第一義?」師雲:「我向爾道,是第二義。」第一義是不可說的,因為沒有什麼能夠表達,凡說出來的都不是第一義。由此觀之,浩如煙海之佛經皆與第一義無直接聯繫,義玄禪師言:「你如欲得如法見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始得解脫」。由此我們便能理解禪宗為何「不立文字,直明實相之理體,而有時卻假用文字上之教化方便以弘揚佛法」,理解禪師對於弟子的回答總是答非所問,因為所問的問題不可回答。

南頓北漸

慧能和神秀,是五祖弘忍的兩個弟子,他曾讓弟子們做偈,以此來選擇繼承人,神秀所做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弘忍看後讓眾弟子時常誦讀修行

慧能看見此偈,知未見自性,遂出一偈,因不識字,便請一位張姓施主代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後來慧能成弘忍的繼承人,攜帶衣缽一路向南逃亡。創南宗,主張頓悟成佛。神秀創立北宗,主張漸悟成佛。

禪宗也由此分裂成南北二宗。但從深層次來講,禪宗並無頓漸南北之分,只是人性有利鈍,迷人漸修,悟者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本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譬如海上行舟,舟有分別,而彼岸同一。

修行方法

慧能在廣州法性寺被問到五祖對慧能有何指授時,慧能如是說

「指授既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禪宗是不提倡修行禪定的,修習禪定是二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明佛性才是佛法的不二法門。而禪宗認為佛性皆在自性中。五祖三更授法後慧能感嘆道:

「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五祖如此回應: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一切修行,都是為著「見性成佛」而去。

禪宗的目的是第一義,修行的方法,就是不修之修,刻意的、有為的修行雖然能取得短暫的效果,卻不長久,以無心行無為之修,不以做事以求好的結果,如同河流,不為滋潤萬物而流淌,卻在無意中滋潤萬物。

據說馬祖曾在衡山修行

獨處一庵,唯習修禪,凡有來訪者皆不顧」懷讓「一日將磚置於庵前磨,馬祖亦不顧。」然而「時即久,馬祖便按捺不住好奇,首先發問,引出這麼一段對話:

「作什麼?」

「磨作鏡」

「磨磚豈能成鏡?」

「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

馬祖大悟,拜懷讓為師。(《古尊宿語錄》卷一)

「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義玄禪師如是說。

可笑諷刺之處,在於那些自詡修禪之人,以為脖子上手腕上掛幾串珠子,再頌幾句偈,說點自以為是的人生感嘆就是修行了么,或者玩點光線的遊戲,就能塑造禪的空間了么?

明心見性和頓悟

禪宗最重明心見性,最重悟了。然何謂明心見性,何謂悟。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道教的典籍。用來解釋此二者倒也非常適用。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世人本性清靜,如晴空萬里,如日明,如月皎,於外著境,被妄念覆蓋自性,正如烏雲蔽日月,萬里晴空不復,明心見性,就是自除迷妄,內外復歸明徹,重現萬里晴空。禪宗謂此「清靜法身佛」

所有的修行,都是成佛也就是「見性」的準備工作,頓悟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種飛躍禪師們稱「見道」,見道的體驗是不能言說的,只有見道者本人才能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禪宗常用「棒喝」來幫助弟子頓悟。

「師參汾陽,經二年,未許入室。每見必詬罵,或毀詆諸方。及有所訓,皆流俗鄙事。師一夕訴難。語未終,陽怒而舉杖逐之。師擬申救,陽掩師口,乃大悟。曰:「是知臨濟道出常情」。(《五燈會元》卷十二)

這是禪宗一個著名的公案,石霜楚圓是北宋的一位大禪師,曾於汾陽善昭禪師那裡先做了兩年粗活,從來沒被允許入禪堂問法。而且每次見到汾陽善昭禪師時,都要遭到辱罵,或者聽善昭誹謗其他禪師的話。偶爾給他講課,卻宗講一些庸俗下流的事情。某晚他向汾陽善昭禪師訴苦。話未終,善昭禪師拄杖便打他。楚圓準備自救時,善昭禪師卻忽然捂住他的嘴巴。這一捂,使楚圓大徹大悟。並且說:「這才知道臨濟宗使人開悟的方法,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在弟子沉思或在弟子提問時不由分說便打或者大喝一聲,藉由生理的刺激來激發準備已久的心理覺悟。頓悟如「桶底子脫」,一旦頓悟,之前沉思過的問題都得到解決,在頓悟中明了之前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頓悟者破除迷妄,滌除外境,便得到了「不疑之道」,雖說得到「不疑之道」,其實並無所得,因為這「不疑之道」一直在自性當中,之前種種,只不過「騎驢覓驢」。

行文此處,便可以止了,凡經歲月猶存者,似水上之月,撥開水面才知月更深,如日掛山頭,行到山頭才知日更遠。

以上所言

即是我心中的禪宗了

儒、道、釋三教精微奧妙

對於禪宗,我亦水面觀月之人

未經允許

勿轉載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哀駘三三 的精彩文章:

TAG:哀駘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