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周專欄》減肥醫生給你的減肥建議
有減肥意願的胖子不少,但能真正能做到科學管住嘴、邁開腿,且能遵從醫囑複診的患者並不多。減肥路上無捷徑,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在此給朋友們幾條建議。
一、正確認識超重、肥胖的危害
很多人並不把超重、肥胖當回事,在慢慢胖起來的過程中,身體適應了一切不良反應,有時不會有太多不好的感覺。有的胖子認為自己除了臉盤大、肚子大、屁股大以外,吃的香、喝的好、睡得美,幸福指數著實比別人高,不減也沒什麼。有的人雖然知道危害,也會覺得那些併發症離自己很遠,減肥的事可以再等等。
體重增加會增加很多慢性疾病風險,主要包括:(1)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腦卒中,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範圍頭號致死原因。(2)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WHO估計在未來10年中,由於糖尿病導致的死亡將增加50%。(3)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關節炎。(4)某些癌症:如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結腸癌的發病與肥胖有關。(5)影響肺功能、甚至引發呼吸暫停綜合症。(6)易引起肝膽病變:大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有報道患膽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術時,約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併有膽結石。(7)會增加手術難度、術後易感染。
肥胖關乎的形象問題並不十分重要(如果十分在乎形象,就不會讓自己胖到要減的程度),主要的是影響健康長壽,你活的時間長,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據統計肥胖者並發腦栓塞與心衰的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體重者多二倍,高血壓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多二~六倍,合併糖尿病者較正常人約增高四倍,合併膽石症者較正常人高四~六倍,更為嚴重的是肥胖者的壽命將明顯縮短。據報導超重10%的45歲男性,其壽命比正常體重者要縮短4年。
二、掌握管住嘴的飲食小技巧
管住嘴其實是很難的事,特別胖人,對美食的渴望要比瘦人強烈的多,給您幾個比較容易掌握的技巧:
1.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是反應食物被攝入後引起血糖反應的一項有生理意義的指標。高GI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引起血糖快速升高,隨後又快速降低(降到很低的狀態)。血糖降低後人就會出現飢餓的感覺,又會再次進餐。飽腹時間平均在1.5-2小時左右降至飢餓。低GI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進入血液後峰值低,下降速度慢。飽腹狀態的平均時間在3小時左右。另外,高GI食物所產生的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加快肝臟內脂肪合成的過程,以減少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因此,高GI食物對保持體重十分不利。通常GI≤55%為低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GI≥70%為高GI食物。
絕大部分蔬菜、水果和全穀物都是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每日應按合理膳食推薦量,保證此類食品的攝入。下表列出了常見食物的GI,供選擇食物時參考。
2.選擇正確的吃飯順序
如果你不是必須把餐桌上的食物都塞進肚裡的話,吃飯順序是很關鍵的,科學的吃飯順序不僅可以保持營養均衡攝入,還能夠控制血糖,達到健康減肥的效果。
正確順序為:餐前半小時吃水果,餐中先吃蔬菜、再喝點兒湯、再吃魚類、肉類、豆類等高蛋白食物、最後才吃含1/3-1/2雜糧的主食。
餐前先吃些水果,果酸可以刺激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幫助消化正餐中吃進的食物,並且佔據一定胃容量。綠色蔬菜、菌類等食物熱量低,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佔據胃的容積產生飽腹感,且能延緩胃的排空,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還能夠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維持人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行。在吃完蔬菜之後,可以喝一些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抑制攝食中樞,降低人的食慾。喝完湯,食慾也減小了許多,這時可以吃心愛的肉食了,因為蔬菜和湯已經佔去了胃的部分空間,所以在通過肉食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不怕攝入太多熱量。而且,蛋白質能給到更加強烈的飽腹感,防止吃主食的時候攝入更多熱量。蛋白質有利於細胞的修復和肌肉的合成,還有利於幫助多餘的脂肪代謝。像肉類、魚類、雞蛋和豆製品都是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另外,炸、煎、烤會增加食物的熱量,所以建議盡量採用煮、蒸的烹調方式處理肉食。到了進餐順序的最後一階段,這時吃含1/3-1/2雜糧的主食,既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又能減少熱量的攝取,對控制血糖的波動、減少脂肪合成也是有好處的。
3.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咽
除了我們知道的充分的咀嚼會給大腦一個食慾滿足的信號外,細細咀嚼能使食品與唾液充分結合,唾液有幫助和增進食品消化的功效,而且多次咀嚼能把食品磨碎,減輕胃的研磨壓力,保護胃粘膜。另外,多咀嚼有利於膳食纖維充分吸收水分,增大食物體積,增加飽腹感。建議每口食物咀嚼25次以上。
4.採用輕斷食模式
輕斷食模式也稱間歇式斷食,一類採用5+2模式,即1周中5天相對正常進食,其他2天(非連續)則攝取平常的1/4能量(約女性500 kcal/d,男性600 kcal/d)的膳食模式。輕斷食模式在體重控制的同時,或可通過代謝和炎性反應改善,間接增加體重控制獲益;同時增強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療獲益。
對於更年期婦女、經常有應酬或明顯有體重增加趨勢的人,輕斷食可以有效控制體重的增長趨勢,並不會對消化系統造成損害。
三、掌握邁開腿的小技巧
1.天天運動、不僅僅只是走路
身體活動消耗的能量至少應佔總能量的15%,對一般人群而言,也就是240-360千卡。除日常家務、職業活動之外,還需要再加主動身體活動40分鐘,即快步走6000步(5.4-6.0千米每小時)的運動量或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跳舞等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除此之外,每2-3天進行1次肌肉阻抗運動,如二頭彎舉、頸後臂屈伸、俯卧撐、深蹲等;另外,天天進行伸展和柔韌性運動10-15分鐘,如頸、肩、肘、腕、髖、膝、踝各關節的屈曲和伸展活動,上、下肢肌肉的拉伸活動。將這此運動的時間列入到每天的日程中,培養運動意識和習慣,有計劃安排運動,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
2.走路時間、頻率要達標
人體運動時能量的消耗,與運動負荷、運動時間等因素緊密相關。如果你說你走了很久一點也沒有瘦下來,你每次都是以散步為主,走走停停,消耗的熱量是很少的,所以你怎麼可能瘦下來?走路需要每次必須達到30分鐘以上,走出的步頻要每分鐘達到110步以上,在你的能力範圍內,走的越快越好,走到微微出汗,心跳稍微加快的程度,效果是最好的。以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為參考,以4公里/小時的速度走,30分鐘消耗93千卡的熱量,6公里/小時,30分鐘消耗132千卡的熱量,慢跑8公里/小時,30分鐘消耗282千卡的熱量。
但是,對於BMI≥30的胖子走路要悠著點,過多的走路會損傷關節,採用游泳的方式會更好。阻抗運動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可適當增加。
3.走路意念要集中在收縮的肌肉上
快走要收腹、挺胸,把意念集中在收縮的腹肌上,可以加快腹部脂肪的代謝。一位日本醫生髮明的「走路減肥法」,正確姿勢是:抬頭挺胸、肩膀輕鬆下壓、臀部夾緊、腳跟先著地、目視前方、下巴自然微收,同時配合「一吸一吐」的呼吸。每次必須達到30分鐘以上,有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減輕體重。
4.時時要有盡量消耗能量的意識,出行時能走就不騎車,能騎車就不坐車,能走樓梯就不坐電梯。
※食物帶這四個字,營養全失還虧本!
※餵養式閱讀到底有沒有營養?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