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不是講出來的
當問到孩子們喜歡的事,討厭的事。喜歡的事永遠不會是學習,討厭的事永遠和作業相關。當問及孩子們是否喜歡你們的老師,孩子們面帶「詭異」的笑容,不太情願地說著「喜歡」。這現象我想司空見慣。
大多數孩子認為學習作業永遠是枯燥乏味的,玩永遠是充滿趣味令人樂此不疲的。學習永遠是家長的要求,玩似乎永遠是家長脅迫孩子寫作業學習的交換籌碼。我也是一位家長,我也無奈於這樣和兒子討價還價的溝通模式。
孩子很少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我小時候也是如此。慶幸,我小時候還算是一個好管理的孩子,所以雖然不情願,我還是會去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學習。什麼時候開始體會到一點點學習的樂趣?就個人的經驗而言,是與同輩競爭的過程中,最後脫穎而出的結果讓我體會到了一絲樂趣。這種近乎發狂的喜悅是在拿到高考成績那一刻最為突出。
我能總結的是,如果沒有前面苦行僧似的學習,作業,可能就遇見不了現在的在自己。
學習的樂趣,不在於學習的過程,在於學習的成果。沒有目的的盲目學習,是苦的,我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如果知道,也是覺得是父母讓我學,學習是取悅父母的方式。設定學習目標,強調短期目標,實現後產生的成就感給孩子實實在在的喜悅。孩子的自信也在這過程中被樹立,自我學習的意識慢慢被養成。短期的目標比長期目標更具有操作性,讓孩子欲求不滿,是現在家長要做的!物質條件越豐富,幸福感越下降,越不易得到的東西,得到後才越讓人珍惜印象深刻。
如何讓孩子處於「饑渴」的狀態,我們需要方法,短期目標的內容可以是學習習慣的堅持,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成果的展現或者其他與學習相關的。不能太輕易實現,也不可太難實現,讓孩子一直有苦盡甘來的體會,慢慢他會知道,沒有人能輕易成功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大道理講太多,孩子會不屑一顧,讓他切身體會,他會知道實踐出真知,道理不是亂講的。與其你講,不如他自己去悟。
昨天,帶兒子去遊樂園玩耍,以前我會看護著,不過這幾次都是放手他自己玩,我的觀念里,孩子之間有自己的溝通方式,所以安心的我就坐著一旁,看手機等候。不一會兒,一個小女孩跑來告狀,說「阿姨,他剛才打我頭」,果然,臭小子沒讓人省心,於是我叫來了兒子,教育了一番,並且讓他跟姐姐道歉。可能所有孩子都是光長耳,不長心的吧,沒過一會兒,就聽到一個家長在喊「誰家的孩子,也不知道看管一下」,我一個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肯定是我家臭小子又闖禍了,果不其然,是他。我連忙問發生了什麼,原來臭小子惹哭了對方的小孩,我當時火直往上冒,壓制著火氣,帶著兒子去到對方家長那裡賠禮道歉,待對方走後,我狠狠地拉著他小手「啪啪啪」地打了一通,當時我的手都打得又麻又痛,臭小子更是哭得稀里嘩啦。口頭的警告不足以讓他引起重視,只能加強教育力度了!他後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要是其他孩子弄哭我了怎麼辦?我感覺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家長都會碰到的難題吧。我跟孩子說:真的發生那樣的事,媽媽會和你一起解決。等發生了再想辦法吧。我永遠只相信實踐出真知,理論知識只能作為參考吧。
TAG:TopB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