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時候,北洋水師雖然滅亡,但還有兩支艦隊可以再戰卻為何不戰?
原標題:甲午戰爭的時候,北洋水師雖然滅亡,但還有兩支艦隊可以再戰卻為何不戰?
我們都知道,清朝末年著名的甲午戰爭。清廷在這一場舉世矚目的戰爭中慘敗,最終派出李鴻章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當時的許多人認為,北洋水師主力已經被消滅了,清廷已經沒有實力再繼續打下去。
然而,歷史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甲午戰爭清朝失敗以後,北洋水師主力雖然損失殆盡,但是當時清朝還是有可以動用的兩支海軍力量的。那就是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南洋水師)。既然,清朝還有水師,為何不拚死一搏,或許可以扭轉戰局呢?
就連當時的日本人也知道,清朝的福建水師和南洋水師實際上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這兩支水師作戰實力可以和北洋水師相提並論。
然而,清朝慈禧太后,心中對第二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陰影還沒有散去,這個時候不僅對西洋人感到害怕,甚至對剛剛從明治維新中崛起的東洋人也感到了恐懼。光緒皇帝雖然想有一番作為,傳說光緒皇帝對日本十分強硬,他說:日本人,我不怕,朕可以遷都再戰,哪怕退守西安也要和日本人周旋到底。
然而,光緒皇帝沒有實權,實權都被慈禧太后為首的「太后派」把持著。光緒皇帝就算想調動福建水師與南洋水師北上阻擊日本海軍,恐怕也是調不動。
那麼,光緒皇帝不甘心失敗,李鴻章和慈禧太后就甘心失敗嗎?當時的局勢,確實對清朝十分不利。北洋水師覆滅後,東海和黃海日本海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封鎖了海上的生命線,即使這個時候調集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北上,勝算也只有五成。
慈禧皇太后內心覺得,日本畢竟是彈丸小國,只是想要賠款而已,就打算讓李鴻章去跟日本人談,李鴻章不願意去,但是慈禧太后下令,他不去肯定是不行的。
最終,李鴻章十分不願意就去了日本的馬關這個地方,跟日本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李鴻章知道自己將成為千古罪人,發誓一生不再踏上日本的船隻和土地。又一次,李鴻章前往美國,轉道日本,也沒有登岸,就停在船上。《馬關條約》是他李鴻章一生的悲痛。
清朝當時的實權派可以調動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北上再戰,然而或許是出於自身考慮,也考慮到即使調動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北上,也是勝算不大。為何這樣說呢,清廷這三支水師裡面派系林立,裡面對爭鬥是顯而易見的,就像北洋水師被圍攻之前,為何有人建議李鴻章調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北上支援,最後朝廷下令,卻無一艘戰艦北上呢。小編認為,這些水師將領大概都想保存自身的實力,不願意去「送死」。
※朱元璋是怎樣從一名乞丐爬上皇帝寶座的?
※明朝的東廠到底是什麼廠?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東廠人馬曾起到先鋒官作用?
TAG:周震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