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克思在德國再掀熱潮

馬克思在德國再掀熱潮

圖為五月四日在德國特里爾信息諮詢中心拍攝的馬克思主題紀念品。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攝

本報柏林5月16日電(記者馮雪珺、劉少華)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記者走訪發現,在馬克思故鄉德國,人們對這位思想偉人熱情日漸高漲。

「如今西方不斷提起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有著緊密的關聯。馬克思提出了一個複雜的社會分析辯證法,當所有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關係日益緊張時,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德國政治學家、中國問題專家沃夫拉姆·阿多菲告訴記者。

據悉,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德國近期密集出版了20多本與馬克思有關的新書。其中有描述馬克思生平的,有嘗試對馬克思哲學體系進行新的闡釋的,有著重介紹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內容覆蓋了方方面面。

「近10年來,德國輿論開始發生變化,尤其是哲學界出現越來越多積極談論馬克思的聲音,年輕人對馬克思的興趣也不斷增長。」萊比錫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者克里斯蒂安·施密特向記者介紹,施密特面向大學生群體撰寫的教輔類讀物《卡爾·馬克思導論》,也定於本月出版。

幾乎每座德國大城市都會舉辦閱讀馬克思經典的讀書會。在柏林,羅莎·盧森堡基金會10年來每年都舉辦馬克思秋季學校,組織對馬克思著作感興趣的人定期研讀、討論學習《資本論》。大家同步閱讀,定期交流,培養閱讀興趣,不斷加深對馬克思思想歷程的了解。

「當時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很多年輕人看到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脆弱,感到迷茫;而一些在金融領域長期工作的人,又看到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局限性。很多大學和機構找到我們,希望能夠共同舉辦講座或研討,幫助高校學生了解《資本論》、了解馬克思主義。」學校發起人之一、羅莎·盧森堡基金會柏林分會成員弗蘭克·恩斯特告訴記者,2008年是德國再次萌發「馬克思熱」的起點。

沃夫拉姆·阿多菲成長於德國。他和他的研究夥伴告訴記者,馬克思主義依舊在世界上繼續發揮著影響力和作用力。在中國,我看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地位,看到馬克思主義如何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看到中國共產黨的不斷努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重要例證,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成功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劍橋分析公司自認無錯 批媒體「圍攻」致其關張
台灣同胞首次在湖北當選省勞模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