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後,蔣介石向美國提出三個要求,得到的答覆卻令他吐血
遼瀋戰役結束後,鑒於國民黨的慘敗,蔣介石遭遇到了巨大的統治危機和信任危機。據解放戰爭史料記載,在整個遼瀋戰役中,61歲的蔣介石一直坐鎮北平,其間三飛瀋陽,結果「在北平吐血,回南京後連續吐血」。悲觀失望的蔣介石將不利的軍事形勢描述為「對日戰爭結束以來之『最嚴重者』」。遼瀋戰役一結束,蔣介石發現在失去東北地區後,國民黨內部似乎已不相信他在淮海地區即將爆發的大戰能夠取勝,當時不少報刊開始大肆渲染「可能南遷廣州」的話題。
面對人心渙散的處境,蔣介石只能求助於美國的支持和幫助。他向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馬歇爾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讓美國方面發表一個只承認他的聲明;二是讓美國加大對自己的軍火援助;三是讓美國派遣軍官來華,以顧問的名義實際指揮國民黨軍隊。蔣介石這種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中國主權的做法,不僅讓國人大吃一驚,而且讓美國也意想不到。
可是,此時的蔣介石或許不知道,在美國人的眼裡,他已經不值得美國提供任何援助了。其實在遼瀋戰役後期,國民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司徒雷登就多次與李宗仁進行了接觸,還曾向美國政府表示,能夠勸告蔣介石退休,讓位給李宗仁或者國民黨內其他較有前途的政治領袖,一來可以穩定即將崩盤的局勢,二來以新面貌和新姿態選擇和談或者再戰。
可以說,美國對蔣介石已經失望透頂,給蔣介石的的答覆足以讓其吐血,美國回答的大意是,蔣介石在過去屢次不接受美國勸告,不接受馬歇爾的調停,如今面臨分崩離析的尷尬局面,美國政府就沒有義務再做出任何援助舉動。蔣介石得到美國的答覆之後,知道離覆滅的日子不遠了,可是他仍然不甘心,於是一方面部署兵力準備在淮海戰場挽回戰局,給自己的形象加分;另一方面再次使出「夫人外交」手腕,派「賢內助」宋美齡赴美遊說。
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蔣介石在淮海戰場上一敗塗地,嫡系主力部隊損失殆盡,其夫人宋美齡也在美國感受不到任何的熱情,處處受到冷遇,終於在1949年初黯然宣布下台。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為什麼選擇在碾庄停留?原因其實有四方面
※解放戰爭中,毛主席擺下什麼計,三封電訊嚇退蔣介石10萬精兵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