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惠斯勒《白色少女二號》 1864年

惠斯勒《白色少女二號》 1864年

本文選自《西方古典繪畫入門》(吾淳著,灕江出版社出版),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惠斯勒《白色少女二號》

惠斯勒出生於美國,在歐洲遊歷工作多年,1855至1859年居住在巴黎,期間結識了莫奈和庫爾貝,1859年遷居倫敦,曾拜羅塞蒂為師,之後頻繁往返法英兩地。惠斯勒的肖像畫以一組《白衣少女》最為著名,其中《白衣少女1號》作於1862年,《白衣少女2號》作於1864年,《白衣少女3號》作於1867年。通常人們更喜歡使用第1號來介紹惠斯勒的風格,但我們這裡看到的是第2號,畫作有唯美乃至極簡的傾向,並且有更為明顯的日本元素,包括青花瓷瓶、扇子和櫻花。顯然,畫家此時正迷戀日本文化。

【擴展】 下一個單元還會從印象派的角度考察惠斯勒的畫作。

惠斯勒《白色少女一號》

惠斯勒《白色少女三號》

惠斯勒《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Whistler in his Studio》

惠斯勒《The Princess from the Land of Porcelain, in situ in The Peacock Room》

惠斯勒(James Whistler,1834—1903),美國畫家

大洋彼岸:美國繪畫的起步

背景:美國繪畫在19世紀上半葉也已經開始啟程。最初它是源自於歐洲畫家的引領,包括對美國或美洲題材的描繪,例如韋斯特(1738—1820)所畫的《沃爾夫將軍之死》(1771)。同時,受到歐洲的影響,美國風景畫也學著蹣跚起步,較早的作品有科爾的《河灣》(1836)、賓厄姆的《順密蘇里河而下的皮貨商》(約1845),並形成了具有美國本土風景畫特色的「哈得遜畫派」。接著,繪畫題材及風格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蔓延開來。

往期回顧:

第五章 十九世紀:在中心的邊緣和外圍

1,風景與自然

2,法國:米勒、庫爾貝——從自然到現實主義風格

3,德國及北方:從浪漫到自然與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