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掐人中:救命?還是謀殺?

掐人中:救命?還是謀殺?

掐人中這項技能在中華民族流傳的廣泛性也許僅次於使用筷子,而「掐人中能救命」在民間的可信度真的比「知識改變命運」還要高。

除口口相傳外,影視作品對這項「救命神技」的全民「科普」更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史詩巨著《西遊記》里二師兄「掐人中救大聖」的生動描述,簡直就是「掐人中救命」的最佳啟蒙教材。你曾經或如今也對這神技深信不疑,不是么?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且不說類似「一名30多歲的女子和同伴遊玩南京夫子廟景區,行走中突然暈倒在地,兩同伴隨後撥打120,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兩人用掐其人中、按虎口的方式喚醒了失去知覺的女子,最終讓她轉危為安」的新聞比比皆是。

就在2016年,媒體大咖《人民日報》還推了一篇名為《危急時刻,這12個穴位或能救命》的微博,文中掐人中簡直無所不能。

各類新聞宣傳報道中,我們甚至會經常看到專業救援人員及醫護人員在掐人中。

那麼問題來了。掐人中真的能救命么?

答案是:

掐人中已不單純是沒有用的問題,在緊急情況下掐人中等於「謀殺」!請徹底摒棄!

「毀三觀」,對么?有人不甘心,不忍心承認多年的認知居然是錯的,不會沒有一點用吧?那我再重複一遍:

掐人中已不單純是沒有用的問題,在緊急情況下掐人中等於「謀殺」!請徹底摒棄!

想要解釋為什麼掐人中=「謀殺」,我們必須先從一個生理學知識開始。

人類全身所有器官中最無法忍受缺氧的就是「大腦」,這也讓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生命搶救回來,卻最終成為「植物人」的不幸。

我們的大腦究竟最長能忍耐多久沒有氧氣呢?答案是「5分鐘」。

我們大腦等器官氧氣的供應依賴於兩個部分:

1. 肺的呼吸不停地將氧氣灌入血液。

2. 心臟收縮不停地將帶有氧氣的血液灌入大腦和全身各處。

掐人中:救命?還是謀殺?

當有人昏迷倒地,如果呼吸心跳沒有停止,我們只需讓他側卧,保證肺的呼吸通道不被堵住,患者就會逐漸自己醒來。

是的,如果這個時候你去掐人中,他自然會提前醒過來,這是你把人家「掐疼了」好么!這其實也就是掐人中好像能救人的原因。

其實,這種情況下,掐哪都能把他掐醒。這跟掐有關,跟人中無關。

當有人昏迷倒地,呼吸心跳停止,這才是真正需要進行搶救的危險時刻。

還記得你有多少時間么?是的,只有5分鐘。

你必須在5分鐘內用你的嘴巴向其身體內吹氣(當然只有通過口—口)代替他的肺給他提供氧氣,用你的雙手擠壓他的胸廓迫使心臟里的血液被擠到全身各處。

這是唯一能救命的技術,也就是傳說中的心肺復甦(CPR)。

試想,當一個昏迷且呼吸心跳都停止的患者,在地上等待著在5分鐘之內被心肺復甦,突然有一不明真相「想助人」的路人甲衝過來,死命的掐住這個患者的人中——

結果是什麼?

路人甲不僅耽誤了進行心肺復甦的時間,還會將患者下頜一起壓下,加重舌根的後綴,加重了呼吸道的阻塞。而且掐人中關閉了口腔,使得本來可以流出的分泌物和嘔吐物反流,最終導致患者窒息。

這難道不是謀殺么?

我們甚至於還可以想像另一個畫面:一個醉酒者醉倒在地,本來呼吸心跳都很好,睡一覺第二天頂多感冒發燒。結果不明真相的路人乙看到了,迅速衝上來死命地掐住醉漢人中,醉漢嘔吐物出不來了,呼吸道阻塞被加重,最後呼吸心跳反而停了。

這就是謀殺!

我們以「掐人中」、「死亡」和「索賠」為關鍵詞在百度檢索,會得到許多悲慘的內容。網易新聞2010年新聞報道,常州市武進區中心小學7歲女孩體育課運動後倒地,體育老師和班主任給予掐人中約10分鐘,最後女孩死亡,家長質問老師為何不搶救。

鳳凰網2013年新聞報道,瀘州13歲初二學生牟紀春在體育課熱身跑時,突然倒地不起,第二天離世。事後,牟紀春的爸爸質疑,學校工作人員只是掐了人中,沒有運用其他搶救方法,錯過了急救最佳時間,為此向學校提出要求賠償所有損失120餘萬元。

《健康時報》2014年新聞報道,東莞一學生上體育課猝死,老師現場掐人中施救,最終孩子不治。關乎生命之事,不容半點虛假。只是「掐人中救命」這一謠言對大眾影響實在太過深遠,想要破除這一謠言,需要每個知道真相的人能儘快地站出來告知身邊的人。

都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就再重複一遍:

掐人中已不單純是沒有用的問題,在緊急情況下掐人中等於「謀殺」!請徹底摒棄!

由於本篇的主題是為了終結一條謠言,所以在最後我只簡單說一下正確的做法,請謹記——當遭遇突然昏迷無意識的患者時,正確的做法是:

◎首先判斷呼吸心跳有無停止。

◎對無反應但有呼吸者讓其側卧即可,密切觀察呼吸脈搏變化。

◎對無反應無呼吸者(即心臟驟停)施行心肺復甦。

◎更重要的是:所有現場急救措施的實施都不應耽擱撥打120急救電話。

原文來自《家庭醫藥》



註: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包裝上帶這六個字的零食,一定要少吃!
清末、民國的服裝政治學是什麼?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