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成功女商人、勇敢探險家,更是西藏孩子的溫柔姐姐
她與西藏的關係變得親密
不斷探入到高原的更深處
這塊土地依舊神秘,但又如此親切
雖然貧瘠,卻也十分豐富
2004年,王秋楊在西藏阿里地區調研時,與一所小學的學生互動。孩子們首次看見自己出現在攝像機上,興奮不已。圖/受訪者提供
王秋楊:高原深處的蘋果樹
本文首發於總第852期《中國新聞周刊》
一年之前的9月,高原上已經很冷。數百人組成的隊伍正在岡仁波齊腳下,以比賽和轉山的形式,搜集散落的廢棄物。一名年輕的藏族女孩牽著馬從旁邊經過,認出了其中的一位。當時她剛剛考上公務員,趁著暑假,回家來幫父母干幾天活兒。
更早之前,這位藏族女孩是西藏阿里地區一所蘋果小學的學生。而眼前這位被她稱作「岡措阿媽」的漢族女性則是蘋果基金會創始人王秋楊。從2003年開始,王秋楊與阿里結下了緣分,多方奔走,與當地政府合作,在阿里援建蘋果小學,改善教育狀況。
慢慢地,對於王秋楊來說,西藏從一個充滿神秘氣息的地方變成不再陌生的第二故鄉。王秋楊不斷在北京和阿里之間往返,空間地理的差異逐漸消弭。後來,王秋楊和蘋果基金會將公益的範圍拓展到當地的醫療、文化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岡仁波齊腳下的這次高山環保比賽便是蘋果基金會近年來倡導舉行的公益活動。
「以前基礎教育是主要的一塊,但現在國家已經把基礎教育涵蓋了,納入到義務教育里了。」談及十五年來公益重心的轉移,她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在實踐的過程中,她對於公益和慈善的理解也在發生變化,除了熱情與堅持,還需要有清晰的規劃,以及對社會資源的協調利用,和政府職能的合作互補。
「要說成長,也就是更理性了,實際上要有調研,對於這個地方的規劃,每年提前要有方案,理事會要討論。不能像以前那樣,今天想起這個做一個這個,明天想起那一個,也不是今天這裡跟你要個什麼你就得撲過去,明天那個跟你要個什麼你也撲那兒去。」王秋楊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她的身份也在變。此前,外界對她的印象主要停留在商業投資和登山探險領域,但她坦言,自己的興趣可能根本不在企業上面,那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非熱愛。隨著年紀的增長,探險也正在從王秋楊的生活圖景中後退。
反而是多年前無意中涉足的公益慈善成為了新世紀以來王秋楊用力最多的事情。她與西藏的關係變得親密,不斷探入到高原的更深處。這塊土地依舊神秘,但又如此親切,雖然貧瘠,卻也十分豐富。
「做蘋果公益感覺像是在給自己的家鄉做點事兒,還是覺得那塊土地讓你最親切。每次一下飛機,汽車一到那裡,陽光照在身上,都會深有體會,跟內地不一樣,還是讓你挺感動的。」她這樣說。那棵多年前拋下的蘋果種子已經長成樹木,日漸繁茂。
落地的種子
2003年,突然暴發的「非典」疫情,將性格活脫的王秋楊生生摁在了家裡。北京的街上沒了往日的熱鬧,人人自危的日子裡,連班也不能上,王秋楊只好悶在家看電視。「當時全城人都嚇壞了,都覺得下一個要死的就是自己。」她回憶道。當時正好有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直播,這讓她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此前,王秋楊去過一次西藏。那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導演謝飛拍攝《益西卓瑪》,王秋楊作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之一,到西藏參加開機儀式,那時候的她還是一個遊客,西藏也只不過是一個神秘之處。現在,看到電視里的登山隊員在山頂展開國旗,困守北京的王秋楊忽然對這片土地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興趣。
「那種曾經讓你嚮往的感覺在那樣一個特殊時期一下子(爆發了),面對生命的這種脆弱,忽然就很想到高原上去走一走。當時想得挺簡單的,沒想到會促成自己在那邊做了一份公益。」回憶起當時的心態,王秋楊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與丈夫商議之後,王秋楊決定將此次出行的主題定為教育考察。
找好同行的旅伴並確定好出行的目的之後,王秋楊很快就駕車上路了。這一趟旅途註定艱險,王秋楊沒敢跟父母說,行李都是躲在車庫裡收拾的。110國道上,沿途都是哨卡,「一看是北京來的,村都不讓進」。王秋楊從內蒙古轉道青海,經過拉薩,過了大概四十條河,終於到達海拔最高的阿里地區。
當時的交通條件還很落後,連砂石路都沒有,更別提柏油路了,窄的地方,只能容納一輛車經過,時不時可以看到斷崖下的車輛殘骸。到了目的地之後,王秋楊更是對當地基礎教育的條件和醫療狀況感到驚訝。阿里地區的普蘭縣當時也在抗擊「非典」,但全縣收集醫療設備的時候,只能找到五支體溫計。
教育就更不用說了。在巴嘎鄉,大多數居民已經遷徙到塔爾欽鎮,王秋楊卻在廢墟般的荒山裡看到了一面飄揚的國旗,那是一所破落的學校。午睡的時間,孩子們擠在一條棉被裡,縮在一起,只露出頭來,床邊一堆小鞋子,沒有一雙不是破的。
教室的牆上,掛著上海火車的宣傳畫,黑板上寫著杜牧的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那大概是這裡的孩子們無從感受的科技和詩意。王秋楊一路買了很多文具,塞滿了車,但很快就發放完了,孩子們像過節一樣。但王秋楊意識到,這樣的幫助只能暫時解渴,真正有效的辦法是援建學校。
回到北京之後,王秋楊發起成立蘋果慈善基金會,通過與阿里的分軍區和教育局合作,先後援建了四所學校。她與丈夫商議,拿出1000萬元作為援建的資金,這對於當時兩人所在的集團公司來說並不是小數目,對於阿里地區同樣如此,是當地財政收入的將近五分之一。基金和小學都以「蘋果」命名,王秋楊希望當地的基礎教育也跟這水果一樣,隨處可見,又香甜多汁,寓意美好。
行走的藥箱
因為高原的凍土環境,高大的植物不容易存活。人也同樣如此。落後的基礎醫療條件,讓本來不太嚴重的傷病都有可能發展成為大病,甚至奪去人的生命。
讓王秋楊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的一次西藏之行。她每次出門,都會準備一個醫藥箱,可能有用的藥品都被收集在裡面。穿越藏北的時候,經過了一個縣城,路上有個男人忽然走上前,問她有沒有多餘的止痛藥。王秋楊打開了藥箱,很快就圍過來了很多人,他們說著各自的病痛,希望能夠得到眼前這位「醫生」的救助。
王秋楊有些懊惱臨行前沒有多準備一些藥物。她跟村民解釋自己不是醫生,但大家看著藥箱上的紅色十字,還是不太相信。一位老人手裡拿著一個銅牌子,這是前年政府在送醫下鄉活動時發放的,據說有這個牌子可以看病優先。
王秋楊決定籌備一個醫療項目,最後取名為「赤腳醫生」。蘋果基金會和當地的衛生局合作,挑選醫療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醫療培訓,為他們配備專業的醫療器材,並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這些赤腳醫生送醫到家,雖然無法進行複雜的手術,但足以應對常見的疾病治療和接生需求。
與此同時,蘋果基金會還聯合其他組織和個人,向阿里地區捐贈流動體檢車,為各個縣鎮的村民提供體檢服務,建立健康資料檔案。「赤腳醫生」項目還包括村級醫務室、衛生院,以及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等。
2008年,「赤腳醫生」工程被國家民政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次年,王秋楊被民政部評為「十大慈善家」。2010年,蘋果基金會聯合搜狐CEO張朝陽等知名人士,捐資重建了藏醫學院,兼具醫療治理、藏醫製藥和醫學教育等多重功能。
一棵開花的樹
在做慈善公益的過程中,王秋楊逐漸積累了許多經驗和教訓。真正的慈善不是說買了一些「蘋果」送過去就好了,王秋楊覺得,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將「種子」進行移植和培育,直到開花結果,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公益。
「我們的長處是落地執行,更多的是在一線,從來沒有說把錢扔給誰之後就不管了,都是做成『交鑰匙』的工程,從募集錢款到項目完成。為了保證一個事情不走樣,很多事情真的不能放手,自己要把它做完,也要和當地能夠相處好,不能得罪人,這需要一些藝術。如果只是圖一個數字,那就容易多了。」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在王秋楊起初的印象中,許多地方政府的首要職能還停留在發展經濟上,對於基礎教育和醫療還未能兼顧,這讓蘋果基金會的運營有了牢固的現實針對性。後來,隨著地方政府覆蓋面的提高,基礎教育和醫療也被涵蓋,這讓王秋楊開始考慮轉移公益的重心,將精力放在地方政府仍未顧及的領域,比如文化傳統和環境保護。
2005年,在去阿里參加蘋果小學揭幕儀式的途中,王秋楊途經佛教石窟和古格王朝文明遺址。因為長期沒有得到保護,遺址已經被破壞得非常嚴重,文物販子偷盜藏有佛教文物的山洞,許多經卷則被棄之不顧,仍然暴露在外面。曾有外來的民工在山洞裡取暖,燒火的材料竟然就是這種珍貴的藏經書。
為此,王秋楊決定由蘋果基金會發起,捐建一座藏經博物館,請著名建築師王暉進行選址和設計。幸運的是,西藏地方政府組織的古格王朝遺址保護維修工程在2011年開始實施,對壁畫、遺迹等進行保護和修繕。
此後,蘋果基金會的工作範圍拓展到城鎮規劃和環境保護領域。每年夏天,許多遊客都會來到岡仁波齊腳下,聚集在塔爾欽小鎮,進行朝拜和轉山。這裡由此變成熱鬧的集市,人群涌動,而在冬天,則會恢復寂靜,變成一個小村莊。慢慢地,這個小鎮也顯露出無序開發的印痕。
蘋果基金會決定與當地政府合作,對這座小鎮進行重新規劃,用現代化的方式和設施進行管理,在建設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許多公益組織和個人也加入進來,音樂節和電影院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垃圾回收、快遞站點和高山應急救援等體系的建立,讓這座高原深處的小鎮也有了現代的氣息。
現在,王秋楊每年依然會將許多時間留給阿里,不在阿里的時候,她也在做著跟阿里有關的事情。北京和西藏的生活節奏迥然相異,她便按照當地的習慣來調整基金會的工作。基金會在阿里的辦事處全部由當地的藏民組成。「在那裡做很多事情,因為山高路遠,有時候他們會說,行行,我們馬上就辦,但做事的節奏還是不太一樣,這個需要適應。」王秋楊說道。
夏天的時候,蘋果基金會的重心放在阿里當地,而從12月到來年的4月,蘋果基金會的重點則集中在北京,包括募款、宣傳和街區活動。建國門街道的許多老太太組織起來,給阿里的孩子織帽子和圍脖,加上其他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都會暫時存放在蘋果基金會的倉庫里,在開春時節運送上山。
因為對西藏太過熟悉,北京的家反而變成了旅途中的一站。今年,蘋果基金會由私募基金轉為公募基金。「初心沒有什麼變化,只不過你會覺得,需要更專業的團隊和理性的方式去做公益,不能像以前那麼感性。」王秋楊對《中國新聞周刊》感嘆道。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劉遠航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