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王蒙:人要一輩子老是一帆風順,還有什麼精神頭

王蒙:人要一輩子老是一帆風順,還有什麼精神頭

人出生以後,除了死亡之外全是找樂。

王蒙:人要一輩子老是一帆風順,還有什麼精神頭

19歲揚名文壇,22歲憑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獲得毛澤東讚賞;29歲從京都下放到大漠沙邊,揚過場、澆過地、背過石頭,在邊疆做了6年農民;知天命之年走入政壇,3年後再迴文壇。

耄耋之年,回顧往昔,他說:「七十年的大起大落、眾說紛紜、知音誤解、恩恩怨怨,想起來足夠喝一壺的。」

他就是王蒙,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原文化部部長。如今,84歲的他講起了「孔孟老莊」。

經歷過人生沉浮的王蒙,所講的「孔孟老莊」跟一般的史學專家教授所講的不同,「對於莊子,看他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所以老莊不能當飯吃,把莊子當王老吉涼茶喝喝還行。能當飯吃的是孔子,他告訴你各方面的擔當與規範。」

孔孟老莊四位聖賢,代表四種思想,四種境界,也是王蒙不同人生階段的四位精神導師。

01

所有的大器早成,都潛藏著巨大危機

1934年,王蒙出生於北平。父親曾任教北京大學,母親曾任教北京市某小學。王蒙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傳統儒家思想,有著積極的入世情懷。

「我從小就熱衷於救國救民。」11歲時,他就和地下黨接觸,做群眾工作,「就是多發表文章,抨擊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吸引更多的人參加革命。」

在王蒙的記憶里,做地下黨最危險的日子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解放軍即將進入北平時。為了防止敵人搗亂,學聯讓他們這些「骨幹分子」每人手裡拿一個大棒,每隔5米站一個人,保衛地安門大街。18歲那年,他已經是行政18級的幹部——相當於如今的正科級。

19歲時,王蒙已當上北京東城區團委幹部,開始寫他的處女作《青春萬歲》,講述新中國的成立給當時的年輕人帶來怎樣的歡呼和夢想。讀過這部小說的人,都不約而同地用4個字表達心情:熱血澎湃。書中有一句詩一般的宣言:「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

上世紀50年代,讓王蒙震動文壇的是另一部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據稱,毛澤東也看過這部小說,但在當時的階級鬥爭年代,這部小說被賦予了不同的政治意義。不久,不到22歲的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京郊區勞動了將近5年。

「但對我的批評還算比較溫和吧,當時人民日報準備刊發一篇文章專門批判我,校樣送到毛主席手上後,被制止了。」他說。

所有的大器早成,都潛藏著巨大危機,因為跳過了必要的人生磨鍊。而這種磨鍊遲早會降臨,並且來得越晚,就越痛苦,危害越大。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王蒙也是幸運的。

王蒙與崔瑞芳

02

不忘初心,守住原則和底線

王蒙說,自己在那段時間很困惑。為了重新找到方向,1963年秋,29歲的王蒙響應黨要求作家「深入基層」的號召向西而去,申請調往新疆維最偏遠的西部地區。

那年冬天,王蒙和妻子崔瑞芳清空北京的家當,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登上西行的列車,90個小時後,時空從皇城根下轉移到大漠沙邊。

其實,王蒙不是被「發配」到新疆來的。他作為「右派」,很快就被「摘帽」了,本來他可以在北京的一所大學裡當老師,但是,他自己堅決要求到邊疆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這才來到了新疆伊犁。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時的王蒙,還有著濃烈的入世情懷。所以,他得忍耐。

他在這裡安心勞作,進行「改造」。從1963年年底到1979年夏,29歲到45歲,整整16年,王蒙都是在新疆度過的。從受到毛主席關注保護的文壇新銳,淪落成一介邊塞農夫,手握筆管指點江山的激情熱血不再,整日揮鋤挑擔,眼睜睜看著時光從茫茫大漠無情流逝,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夢想何日能夠實現?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

此時,他轉向了孔孟之道,祈求得到聖人的指點迷津。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在繁雜世事中,他不忘初心,守住了原則和底線。王蒙把邊疆生活的困苦、身體的勞作當作一種特殊的磨鍊。他在勞動之餘,拚命學習當地的語言,新的知識,涉及各種領域。

「人要是一輩子老是一帆風順的,還有什麼可寫的,還有什麼精神頭啊?我老跟別人開玩笑說,愛情寫得好的,不是失戀的,就是被人給拆了的,要不就是心愛的人夭折的,都是這樣的,整天你摟著我我摟著你高高興興的,他就不想寫東西了,過小日子還來不及呢。文學創作不糟踐東西。當你從文學的角度看,你就覺得(那些經驗)有多寶貴。」

這些苦難經歷,後來都變成了他的資源,比一帆風順給他提供的資源更寶貴。

03

人出生以後,除了死亡之外全是找樂

「人出生以後,除了死亡之外全是找樂。」

維吾爾族的這句諺語,讓王蒙對現實生活和自身命運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種達觀、豁然的性情,也影響了他後來的精神追求。「無知的人往往把和自己不一樣的東西抱著一種敵視的或者仇視的或者蔑視的態度,因為他們認為世界上只能有一種說法,只能夠一種生活的方法。」

王蒙遠走新疆兩年後,「文革」爆發,「我到新疆去,無論如何是一個幸運。可以和自己過去不熟悉的文化和這麼一批人群在一起生活,可以學到很多新東西、知識、語言、各種領域。」王蒙用「幸運」形容自己和新疆的邂逅。

1979年,峰迴路轉。45歲的王蒙因創作《這邊風景》得到前往北戴河改稿的機會,而後機緣輾轉回到北京。正是這部小說改變了王蒙後半生的命運,「它使我在最困難時回到寫字檯前,使我增加了寫作的自信,使我相信,不論在什麼形勢下,生活不可摧毀,文學不可摧毀,世界不可摧毀。」王蒙說。

「回想在新疆的16年,對我的一生極其重要。我初步擺脫了大城市學生娃的天真幼稚,敏感書生氣,我受到邊疆巍巍天山、茫茫戈壁、錦繡綠洲、繽紛村舍的洗禮,我更開闊也更堅強了。」

此後,王蒙迎來了人生入世最深的階段,走上了普通文人難以達到的高位——出任文化部部長、中央委員。

王蒙和郭敬明

04

很多人一生所忙碌掙扎追求的,不過是一些程序上的熱鬧

但王蒙骨子裡仍然是個文人。馮驥才曾作詩說:滿紙遊戲語,徹底明白人。偶露部長相,仍是作家魂。

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對金錢、地位釋然了。所以,晚年的王蒙迷上了老莊的「無為」與「逍遙」。

王蒙常用三枚閑章:「無為而治」,「逍遙」,「不設防」,這三個辭彙概念,似乎可代表他的人生哲學,也能看到老莊思想對他的影響。

在一次採訪中,他說,因為參加工作時年紀比較小,很容易急躁沮喪,但偶然之中讀了《道德經》,一下子便感覺心平氣和;當經歷比較多,面臨沉浮曲折時,《道德經》讓他保持良好超脫的精神狀態;40歲後,他又從宗教學、神學方面的角度對《道德經》進行思考,對它的認識不斷加深。

王蒙最喜歡《道德經》里的一句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多好的一句話!我看了之後簡直就是手舞足蹈。老子一輩子就算只留下這一句話,也是對中華文化的獨特貢獻。」

而莊周夢蝶,王蒙認為是整部《莊子》中最瀟洒、最凄美的一段。「僅僅這一段,莊子就應該名垂千古,感動世界。」蝴蝶飛舞,「往悲戚里解釋,什麼是夢,什麼是醒,誰又解說得出來?人生的過程當中,命運的起落當中,恰恰有令人鬧不清身為何物、身在何處之感:舒服了不像你自己,像是在夢蝶,不舒服了呢?就一定是你自己嗎?不會一覺醒來,己與人都面目全非了嗎?」

王蒙認為莊子的齊物好生了得,「豈止是齊物與齊論,還要齊生死,齊壽夭,齊是非,齊悲喜,齊哭笑,齊彼此,齊夢醒,齊一切的一切,人又能將齊物進行到哪一步呢?」

而在老子和莊子的文字里,那些今天已很熟悉的詞語,在源頭上竟有著完全不同的意思,也包含著最深刻的人生哲學思考。

比如朝三暮四,今天我們用來形容沒有責任心,反覆無常的人,或者是花心大蘿蔔。然而,在源頭《莊子》里,那個著名的朝三暮四的故事卻是另一種面目:養猴子的老漢對眾猴說,我每天早晨喂你們三份橡子,晚上喂四份,眾猴大怒,於是老漢說那就每天早晨喂四份,晚上三份,眾猴都高興起來——莊子以清醒甚至有點嘲謔的態度來提醒世人:

很多時候,我們和這些猴子何其相似,一生所忙碌掙扎追求的,不過是一些程序上的熱鬧。

王蒙承認莊子的非爭論著實高明有味道,不爭論或少爭論,有益世道人心。但另一方面,他又認為莊子畢竟是書生,「他哪裡懂得程序上的花樣有多少夾帶!」

05

人老到一定程度,會有一種特殊的美

賈平凹說,「他是能領略老莊真傳的,這些著作是建立在他人生智慧經驗基礎之上的,所以這些著作是靠得住的。」

老莊不能當飯吃,但老莊思想卻成了晚年王蒙生活中最好的精神補品。

在王蒙晚年的一篇文章中,他說:「某雖不才,敢引庄為同道,敢不在庄前一味自慚形穢、匍匐隨從,而是平視莊周,與之擁抱握手,與之交談辯論,與之對話,與之遨遊同歡笑,與之翩翩起舞。」他甚至「要和莊子推推搡搡、摟摟抱抱,給他鼓掌跟他抬杠。」王蒙說:

「人老到一定程度,會有一種特殊的美:那是無限好的夕陽,個性已經完成,是非了如指掌,經驗與學識博大精深,知止有定,歷盡滄桑,個人再無所求,無欲則剛,刀槍不入,超脫俗凡,關注人生,原諒一切可以原諒的人和事,洞悉一切花拳繡腿,既帶棱帶角,又含蓄和解,一語中的,入木八分,一言一笑都那麼有鋒芒,有智慧,有分量有原則有趣味而又適可而止。」

有人問,《莊子》對當今社會有無特殊意義?王蒙回答:

從《莊子》中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利益怕是不太可能,對金融危機、高房價都沒什麼作用。能得到的收益是讀《莊子》可以增加我們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使我們對什麼事情都能看得比較通透,從而獲得心靈的救贖,在人生的種種苦惱中仍然能保持心靈的獨立、自由。

編輯:天心君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書香沁心?《從門德爾所想到的》
佛陀,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的上帝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