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人 有 誠 心,佛 有 感 應

(一)依據下品下生經文

曇鸞大師這段法語,其實也是引自《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下品下生說: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也就是只要念念稱名,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業。所以曇鸞大師也說,所謂「乃至十念」,就是「令聲不絕」稱念佛名,而不是實相念佛的念,或觀想念佛的念,或觀像念佛的念,或心中憶念佛功德的念,或憶念佛的法身、光明,都不是。

就是使我們嘴巴念出這句佛號的聲音,而相續不斷地念下去,這叫「令聲不絕」,也叫「具足十念」,這樣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業。只要這樣,往生的功德資糧就具備了,所謂「業事成辦」。這裡所講的「十念」,不是一個固定數目的十念,這部分後面會解釋。

「如是至心」,「至心」是什麼意思?所謂「至」,就是到達的意思。到達哪裡?到達我們的內心。它不是有口無心、嘴巴念念而已,而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叫作至心。因此,至心就是真心、誠心、深心,也就是至誠懇切的心。

《四書·中庸》有一句話說「不誠無物」,人在世間起心動念,言語舉止,與人交往,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誠心、真心,這樣才是有意義的,所以《宗風·俗諦》就說「凡事真心」。

為人都要真心了,何況是脫離生死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一件大事,怎麼可以不真心呢?因此,不論真諦還是俗諦,至心是永遠都擺在最前面的,因為真心也是最根本的。

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下品下生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人跟人會互相欺騙,但是佛是不可能被欺騙的,因為我們起心動念、有心無心,佛都知道,所以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反過來說,人無誠心,則佛無感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要我們發自內心念他的名號,發自內心愿生他的國土。所以,我們必須發自內心、真心地來念這句彌陀名號,不是念給人家聽聽而已;也是真心愿生極樂世界,而不是跟隨人家念念迴向偈而已。

慧凈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團隊部分志工

法義摘選:佛永

播讀:佛喚

音頻聽審:佛殊

後期製作:佛攝

圖文編輯:佛牽

時光由此倒流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凈土宗大愛之聲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彌陀大愛 的精彩文章:

彌陀是「南無佛」之王
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TAG:彌陀大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