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疾病診斷(七)病因辨證
病因就是產生疾病的原因。而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由於外因和內因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學裡所講的病因,概括有外因(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以及外界致病因素而使人患病(如飲食不節,外傷等)。不同的病因,可以引起不通的病證。病因辨證就是根據不同病因來分析綜合證候的一種方法。
(一)風
臨床上有外風,內風的區別。外風為風邪傷於表,可見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肢體酸痛等。內風多系身中陽氣所化,如痰火熱盛;或肝陽上亢所致的一系列氣血逆亂的證候。一般見症為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口眼歪斜,抽搐,癲狂,半身不遂等。
(二)寒
寒邪易侵害機體傷陽氣。寒邪傷表為表寒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等。寒邪傷於里為里寒證,惡寒腹痛,腸鳴腹瀉,嘔吐清水等。機體陽氣衰弱,寒自內生,多系臟腑陽氣衰微所致。
(三)暑
暑為熱邪,多發生在夏季,常在烈日或高溫下發病。暑邪多耗氣傷津,傷暑輕的,身熱頭暈,倦怠汗多,煩渴,氣短,吐瀉等;傷暑重的為中暑,多見發熱煩躁,突然昏倒,冷汗自出,抽搐等。
(四)濕
是一種重濁的陰邪。有外濕,內濕,上濕,下濕之別。如濕在上,則見頭重鼻塞,面黃而喘等;濕在下,則見足跗浮腫;濕在外傷於表,則發冷發熱自汗,身體睏倦等;內濕系脾陽失運,濕自內生,多見胸脘痞悶,噁心嘔吐,腹瀉,或黃疸等。
(五)燥
是指人體出現一系列乾燥的癥候,由於氣候乾燥或津血不足所引起。燥邪傷於表,多見微熱,咽喉干痛,乾咳,口鼻乾燥;燥傷於里,多見於口乾消渴,唇乾裂,尿少,便秘。
(六)火
火為熱邪,由熱而生。在四時氣候中除熱極化火外,風、寒、暑、濕、燥等原因侵害集體後,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轉化而成。火多系實火,其症多見高燒,面赤,口臭,牙痛,喉痛,口渴,尿赤,大便乾等。虛火多系氣血失調,陰液耗損所致。如陰虛生內熱,多見潮熱盜汗,虛煩不寐,顴紅,口乾咽燥,耳鳴,舌紅絳,少津無苔。
【附】
食:人以胃氣為體,借水谷之精氣而生長。如飲食不節,克傷脾胃而會引起(停食);如過食厚味,能生濕,生熱,生痰,症多見吞酸嘈雜,痰多胸悶等。如過食生冷,胃腸受傷,往往出現腹痛,吐瀉,飽悶等。痰:是由於某些致病因素引起脾,肺,腎等臟機能失調所致而生。如痰在肺,則見咳喘多痰;在胃,則見噁心,嘔吐;在心,則見心悸,神昏,癲狂;在皮膚經絡,則引起麻木和皮膚腫塊,瘰癧等。從有形之痰的癥狀,我們還可以辨別痰的屬性,寒痰,痰色白;熱痰,痰黏稠,色黃;燥痰,痰稠而粘,不易咳出;濕痰,痰稀色白,易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