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人在骨不在皮,美玉重色更重皮

美人在骨不在皮,美玉重色更重皮

昨日與友人閑聊,談起新疆籽料,友人抱怨「為何現在的籽料都留點顏色在表面,很難見到潔白無瑕的籽料作品,真是奇怪!」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為什麼現在的籽料大都留有皮色?

01

什麼是籽料的皮色?

所謂「皮色」,顧名思義,就是一塊籽料上,除了白色部分以外,出現的其他顏色。

籽料的皮色有很多種,最常見的主要有灑金皮,秋梨皮,棗紅皮,聚黑皮等。

一塊和田籽料,經過千萬年河床水流和石塊的撞擊磨礪,表面會形成微小裂隙和坑點(即籽料的「毛孔」)。

水中礦物離子慢慢滲透入微小裂隙中並沉澱氧化,形成礦物皮色,成為籽料天然印記。

籽料皮色隨周圍石質顏色而定。

比如棗紅皮,多因周圍石質含鐵,氧化後形成三氧化二鐵富集而來。

聚黑皮則是鐵錳沉積而來。

文玩界更有「千年紅,萬年黑」之說。

02

「俏色」工藝的由來

關於玉器皮色的利用,起初都認為起源於明清兩代,工藝上被稱為「俏色」。

然而,隨著「婦好墓」的發掘,「俏色」工藝被直接提前到了四千年。

對中國文物出土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商代最重要的墓就是婦好墓,它於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發掘。

作為商代第二十三代王的配偶,婦好同時還是個女中豪傑,跟花木蘭差不多,經常帶兵出征,儼然一位女將軍。

婦好是個愛玉之人,在她的墓中出土了759多件玉器。

在這700多塊玉中,有一件非常奇特的玉器,即「俏色玉龜」,正是它的出現,推翻了很多傳統觀念。

玉工利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龜殼,白色部分做成龜的頭尾四肢。

由此可見,對皮色的獨特審美和巧妙利用由來已久。

03

籽料的「身份證」

在如今的和田玉市場上,同樣質量的和田玉籽料,不留皮的籽料假設是5萬元,留皮的籽料價格則可能達到10萬元。

而經過俏色雕刻的籽料,獨具意蘊,更受市場歡迎,是藏家競相追捧的藏品。

為什麼會這樣?

旅途石里總結了一下,主要有四個原因:

(1)皮色有利於鑒別真偽:

俗話說「籽料不帶皮,神仙也難斷」。

保留籽料的皮色有助於對和田玉原料的性質、產地進行辨別研究。

現在假冒籽料最普遍的作法,就是將山料或俄料在機器中滾圓,再用人工做皮來假冒籽料。

染色的皮料也許能騙過肉眼凡胎,但逃不出鑒定機構的專業儀器,實際上,行家裡手憑經驗和放大鏡也大多能辨別真假皮色。

因而,皮色對於籽料的鑒別至關重要;

(2)皮色特徵可用來劃分籽料等級:

籽料的皮色豐富多彩,一般分布在籽料的外緣,薄薄的一層,越是濃艷均勻飽滿,質量檔次越高。

一般來說,紅色且鮮艷的皮色價值高於褐黃色,飽滿均勻的皮色價值高於呈點狀、雲團狀的皮色。

若有黃、紅、黑等多種顏色共生,則更為稀少且珍貴;

(3)留皮巧雕有助於提升籽料價值:

帶皮的籽料,從審料設計到雕刻成品,需要工匠的巧妙構思和精湛手法,這樣會使得俏色更美、更有意蘊。

俏色雕刻讓籽料更有藝術性、觀賞性和把玩性,因而收藏價值也越高;

(4)皮色是現代籽料的出土證明:

不可否認,古人雕琢玉器,以白為美,很少特意保留皮色。

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受開採能力所限,古人獲得的玉石絕大多數接近地表。

旅途石里曾說過,自己最愛的一首詩句就是「其河人常至,隨取皆瓊瑤」。

古人的年代,河中信手拈來便是一塊白玉,也無需什麼高深的挖掘技術。

然而,隨著和田籽料的大量挖掘,如今的和田地區,挖掘機遍布河床,采玉人恨不得掘地三尺,也難尋一塊寶玉。

可想而知,從河床底部挖掘出來的籽料,皮色附著更深。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拿著一塊沒有皮色的白玉信誓旦旦地告訴你,「這塊白料就是我剛剛從玉龍喀什河挖出來的!」,對不起,他肯定在誆你。

籽料的皮色,已經成為籽料當之無愧的「身份證」。

當然,在旅途石里看來,皮色只是籽料的充分且非必要條件,那些資深玩家手中所藏的「頂級」羊脂白玉,確實未必會帶皮色。

不過請注意,如果您偶爾有一天見到有人吆喝「籽料羊脂白玉」,且價格非常「親民」,請一定擦亮您的雙眼,守住您的錢包,千萬別激動,除非他是你「親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途石里 的精彩文章:

有故事的和田玉

TAG:旅途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