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一個人的本性很難改變?

為什麼一個人的本性很難改變?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這次從神經學,科學的角度談談為什麼人很難改變,即使知道命運,

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會在大腦中留下進化的順序,按照形成時間分層分布:早期的舊腦層位於下部,後期形成的新腦層位於上部,因此人腦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爬蟲區(蜥蜴)原始腦、

第二層史前哺乳動物區(松鼠)情感腦,

第三層新哺乳動物區(海豚)理性腦。

第一層腦稱作爬蟲類腦,也是原始腦。在人腦中,爬蟲類腦主要包括腦幹和小腦,用來維持基本的生存功能,像呼吸、心跳,各個器官的新陳代謝等,這一部分大腦掌管個體生成問題,沒有學習能力,面對外界的壓力、威脅、挑戰的,爬行類動物(或以爬蟲類動物方式處事的人)不會思考,只會逃跑或者不動。

第二層腦稱作哺乳動物類腦,即情感腦。在人腦中,大腦主要包括杏仁核、杏仁核連接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是比第一層爬蟲類腦更高級的結構組織,主要與情感和情緒有關,協調人類機械單一的原始腦反應,對外界有一定的警惕性。杏仁核可不經思考自動激活。

第三層腦即大腦皮層,是大腦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大腦進化的最晚期表現,但卻是大腦里最先進的部分,前額葉皮層和許多神經相連,使人類的思維活動得以進行,如計算、想像、推理、創造等,並給予人類智慧愛。不過,大腦皮層反應較慢,對神經信號有減緩的作用。

人類每時每刻的動作、反應,都由大腦里【蜥蜴-松鼠-海豚】大腦綜合體來指揮,並且蜥蜴腦反應最快、最簡單、最直接。

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蜥蜴腦比他的理性腦反應快0.03秒,人的絕大多數決定,甚至關乎生死的決定,都是在這0.03秒做出的

對動物而言,大腦發展程度不一樣,但其基本的功能卻一致的,那就是人類和蜥蜴,及其他脊椎動物一樣,具有

逃避痛苦,追尋快樂,

喜歡熟悉的事,迴避陌生的事,

喜歡根據本能而非理性做出反應

喜歡確定的,即刻的,感性的獎賞,而不喜歡模糊,延遲,理性的獎賞

一個人的本能力量非常強大,比如你說克夫克妻,你想改變自己,你就能改變自己嗎?TA會率先想到:為你改變能得到什麼,能得到多大好處,能有多持久的好處?難道就只有從你身上得到這樣的好處?

這樣在腦海里閃過的一次次計算付出和收益中,這樣根據本能計算一圈,發現就很難改變自己了,本能越強,改變自己的成本就越巨大,而且巨痛苦,甚至可能毀滅自我,還可能發現得不償失,所以最後TA想的是我幹嘛要願意為你改變,最後在"追尋自我,做自己"等台階下繼續按原來的本能處事。

所以你看基本沒有人能改變自己本性,為什麼即使懂的也很難改變自己,同時這個科學道理也解決了,為什麼懂的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越是底層,越是小市民,越大腦不發達(這裡沒有歧視的意思)的越是按低級神經控制的活動行動。

古語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信仰,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與避凶,除了先天命運,還有讀書,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讀書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後面種種做法,在你本性不適的情況下,還能那麼稍微搶救下,改變那麼一兩分,最多不超過三分。

以上十二條,後面能做的,每一條都不容易,根據二八原則,你付出10分才能獲得2分的收益,可見改變命運多難。

其他情況同理,正是因為人難以改變自己,也就是體現出"命運"更重要了,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這種心性能量適合哪種環境,適合才能發揮出最大能量,個人心性氣勢能量,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裡(也就是自己能活的範圍內)符合那個環境的要求就是好運,不符合環境要求就是差命或者運途多蹇,所以這樣看來命運其實很好理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纏中說禪plus 的精彩文章:

一篇文章徹底理清飛天祿馬格

TAG:纏中說禪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