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讀錯字的人尷尬不?這事還真難說
書畫
05-18
大約是二十五年前,讀台灣學者孫振聲註解《莊子》,對「黃帝問道廣成子於崆峒」,把「崆峒」註解為:假託的神話地名,作為甘肅人,我就覺得很尷尬。甘肅平涼的崆峒山就因是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地方,被稱為道教第一山。
十五年前,我參加普通話考前培訓,發現讀小學時的錯音成了標準音,我改;
十年前,我笑話別人把尷尬讀作「監介」。我呼常老師為「shang老師」時,「常老師」一臉不屑的的看著我這個老土冒,就是不回應,隨後常老師糾正說:「常」普通話讀「chang」不讀「shang」,我也知道在普通話中,「常」沒有「shang」這一姓氏讀音。但國人姓氏大多來源於王侯將相名門望族,讀了幾千年,讀音屬於雅音(古代普通話),應當不存在本姓人讀錯本姓氏的情況。現在「常」姓字典讀音與常姓人原來的讀音(現在的常姓年青人都改為按新華字典的注音讀,中老年人大多還讀「shang」)有差別的原因應當是:編字典的專家不知這一姓氏的讀音,標註錯了。
總而言之,現在我發現字典標音的原則居然是照顧讀錯的大多數,或者是編字典的專家讓你讀什麼,你就該讀什麼,這下該我們這些讀對「尷尬」讀音的人「監介」了。
你若對文字讀音有興趣,請看「書法報」的文章「讀錯字不尷尬,大不了修改字典呀!」截圖。
讀到這裡,也許,讀書時作為語文學霸的你讀到這裡已經哭暈在廁所了。
※歐楷能不能學?他用二十年積累的成功經驗為你解決這個疑慮
※古今70塊牌匾書法彰顯了榜書的神采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