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抗日援朝戰爭是如何發生的?最後結果如何?

明代抗日援朝戰爭是如何發生的?最後結果如何?

原標題:明代抗日援朝戰爭是如何發生的?最後結果如何?


作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中國歷史山發生過很多次與朝鮮半島相關的戰爭,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先輩都出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地區和平穩定而參與戰爭。在明代也有這樣一場涉及了東亞三國的重要戰爭,而今天在國內卻鮮為人知,下面我們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場萬曆抗日援朝戰爭。

萬曆朝鮮之役,是我國明代「萬曆三大征」之一。朝鮮方面則稱之為「壬辰之亂」,日本歷史上將此次戰爭稱為「文祿、慶長之役」。公元1592年至1598年(大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之間,日本豐臣政權對李氏朝鮮發動侵略戰爭戰爭,明政府為保護藩屬國,先後兩次派遣軍隊入朝,與日軍作戰。



日軍登陸釜山畫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閣(卸任關白)豐臣秀吉基本平定戰國亂局,開始對中國大陸有所圖謀。他打算「假道入唐」(當時日本也將中國稱為「唐土」)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要求朝鮮協助其侵略行徑。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承平日軍,文恬武嬉,八道國土幾乎全部淪陷,連忙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政府經過一番爭論,在萬曆皇帝的指示下派兵前來支援。明朝大將李如松帶兵赴朝,經過兩次平壤之役後,明鮮聯軍穩住了局面,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於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明軍另一員名將麻貴率部入朝。後期雙方再陸戰陷入膠著。明鮮聯軍再海面上也打擊了日軍水軍和後勤隊伍,明朝將領鄧子龍和朝鮮將領李舜臣均壯烈犧牲。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軍隊於1598年全部從朝鮮撤退,而日本佔領朝鮮並以之為跳板進攻明朝的行動最終失敗。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交戰的主要部隊是中日雙方,兩方均使用了大量火器,且中日精銳部隊均參與此役,是前近代時期東亞世界軍事史上的最重要戰爭之一。


日軍所用鳥銃


日本作為戰爭的發動方,除了損兵折將外,戰爭結果還對日本歷史造成了深遠影響。秀吉急病交加,在戰爭末期病死,日本再度陷入各諸侯國戰亂,豐臣政權「大老」德川家康通過1600年的關原之戰中攫取最高權力,開創了日本最後一個幕府政權——德川幕府政權。同時隨著侵略戰爭的開展,大批朝鮮人僱工及平民戰俘被帶往日本,帶來了物質與技術的交流。此外,其時方興未艾的日本儒學,也因朝鮮學者及典籍的到來,催生了江戶時代的朱子學與水戶學。



明軍士兵使用連弩

此戰軍費對明朝而言,有力地維護了其東亞大陸的宗主國地位,保護了朝鮮王國免於淪陷,也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意圖,此後數百年日本再無侵略大陸之心。但這場戰爭連同播州之役、寧夏之役,為明朝帶來了沉重的財政壓力,努爾哈赤勢力也乘此時機暗中積蓄力量,最終得以崛起。


參考資料:


張廷玉等:《明史》


陸成侯:《豐臣秀吉之死與壬辰倭亂的結局》


金洪培、黃文日:《萬曆朝鮮役及其對東亞政治格局的影響》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1944滇西大反攻——微觀解讀騰衝戰役
「萬人坑」、「煉人爐」:日本侵略者將勞工生命視如草芥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