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狼狽西逃,回宮後做了2件事,既讓人憤怒,卻又讓人感到慶幸

慈禧狼狽西逃,回宮後做了2件事,既讓人憤怒,卻又讓人感到慶幸

慈禧太后是個怎樣的人?也許沒有幾個人會替她辯護,畢竟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清朝就是在她手中從衰敗走向滅亡的,當她在1900年選擇西逃的時候,可曾後悔過當初自己在宮中過得太奢靡?答案顯然是沒有,咱們從她西逃回來之後做的兩件事就能夠看出來了,這兩件事一定會讓人恨不得抽她兩耳光,但是在冷靜下來之後,你卻會慶幸她這麼做了。

慈禧西逃的時候有多狼狽?據當時護駕的岑春煊回憶,西逃之時正是盛夏,酷熱難當,士兵們每天都是汗流浹背,再加上長途跋涉,別提有多慘了,身邊都是蒼蠅環繞,惡臭難聞,即便是坐在轎子里的慈禧肯定也好不到哪去。到了後來更是有的士兵開始不聽號令了,他只要開槍殺雞儆猴,不過他們還是得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一大幫子人要吃飯,慈禧這等奢靡之人居然落到揭不開鍋的情況。

照理說她有過這麼一次「變形計」後,應該會痛定思痛,感嘆生活不易,應該要節儉一些了,然而回宮之後,她就做了兩件奇葩事。第一件事自然就是來一次像樣的迎接儀式,雖然說比不上曾經的排場,但對於一個狼狽西逃的太后來說,至於這麼高調嗎?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時候他們已經簽了《辛丑條約》,洋人們都已經走了,所以她這種「王者歸來」的架勢完全就是做給老百姓看的,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狗改不了吃屎。

第二件事就是就是賞賜大臣們,最主要就是針對在北京議和的李鴻章,還有哪些和他一起出逃 的大臣們,完全忘了《辛丑條約》有多麼恥辱,似乎在她眼中只要能讓洋人走了,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那都是大喜事。她做的這兩件事真是讓人看著就來氣,不過那應該是清朝百姓的看法,作為後世之人,咱們是不是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呢?

我們常用「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來為某些歷史人物辯護,比如秦始皇勞民傷財的修建長城、隋煬帝不顧民怨興修運河,都可以用這種說法洗白,那為何到了慈禧這又沒人這麼說了呢?

其實在蠢哥看來,慈禧做這兩件事固然會讓人看著就來氣,但咱們不妨轉念一想,若她在八國聯軍走了之後就幡然醒悟,重新做人,那才更是可怕,試想她要不是這樣好了傷疤忘了疼,回來又重拾奢靡之風,清朝能垮得那麼快嗎?」她「罪在當代」是沒得跑了,雖然談不上「功在千秋」,但多少也能用「功在百年」來形容吧,至少慈禧把清朝作垮也間接的推動了中國的近現代化不是么?至少咱們這一代人,應該還是要為之感到慶幸的,你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曹操臨死前,讓兒子照顧銅雀台的美女,曹丕照做了,但方法卻令人不齒
他是開國少將,林彪用個9字盛讚他,其子負傷,他卻笑道:太好了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