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個5字成語,如果諸葛亮用它作為國策,統一三國不是夢

有一個5字成語,如果諸葛亮用它作為國策,統一三國不是夢

漢光武帝劉秀,雄才大略建立東漢王朝。在持續百餘年統治後,東漢也難逃歷史宿命,漢室傾頹,群雄並起。各路諸侯野心勃勃,面對東漢留下的大好河山,無不捋袖揎拳,躍躍欲試,都想位登九五君臨天下。經過一番拼殺,實力不濟、能力不強的袁紹、呂布等軍閥紛紛落馬,中原曹操、西蜀劉備、江東孫權,最終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得以雄踞一方,成為三大霸主。

三國之中,曹操佔據中原腹地,地廣民多,兵精糧足,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與實力。劉備和孫權,各自憑藉山川江河之險,也能割據一方,保境安民。三國兩弱一強,看似曹操穩操勝券,一統三國的可能性最大,其實未必盡然。從古到今,以弱勝強、從一隅之地出發奪取天下的例證,可謂不勝枚舉。想當初北方最大的軍閥是袁紹,還不是被實力遠不如他的曹操翻盤逆轉。

三國之中,蜀漢劉備擁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就是人才優勢。手下丞相諸葛亮堪稱三國最為優秀的人才,忠心事主,文武全才,出將入相,用兵治國樣樣都超群出眾,其才華得到廣泛公認。《晉書》記載,後來一統三國的晉武帝司馬炎,就曾對他大加讚賞:「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隋朝大學者王通也說:「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把他視為能開創太平盛世的濟世良才。

然而才幹卓異、眾望所歸的諸葛亮,卻最終沒有能統一三國,中興漢室,沒能輔佐劉備劉禪父子成為天下之主。恰恰相反,擁有頭號人才的蜀漢,反而在三國之中第一個被滅掉。問題出在哪裡?答案很簡單,問題就出在諸葛亮本人身上。蜀漢從草創到立國,內政外交、戰守和平,基本都是按照諸葛亮預先制定的軌跡運行,特別是劉備死後,劉禪更是「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因此蜀漢無論興廢存亡,諸葛亮都是最大責任人。

諸葛亮之所以空懷壯志,最終虛負凌雲萬丈才,未能實現復興漢室、一統三國的夢想,是因他犯了一個方向性錯誤。諸葛亮一生為蜀漢貢獻兩大國策,一是劉備時期的隆中對戰略,主張聯吳抗曹,佔據荊州和西川作為基地,二是劉禪時期的北伐曹魏戰略,以攻為守,想在消耗魏國軍事實力同時,尋找戰機,克複中原。錯誤就出在第二個戰略上。

劉禪登基後,蜀漢外部形勢大變。因為荊州失守,蜀漢勢力完全局限於西川和漢中,對蜀漢來說喜憂參半。憂的是,蜀漢從此喪失了爭奪中原的最佳戰略支點,兩條腿走路變成了一條腿走路。喜的是,蜀漢不必再把有限資源,捉襟見肘地分配兩地,而可以集中精力經營西川和漢中,憑藉當時蜀漢軍事實力,和西川漢中外圍的山川天險,苦練內功,養精蓄銳,待機而動,一個5字成語能很好闡述這個戰略:坐山觀虎鬥。

坐山觀虎鬥,最早出自《戰國策》,「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獵人應等到兩虎自相殘殺,兩敗俱傷後再出手,可以用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收益。當時魏國吳國邊境接壤處一馬平川,而吳國手裡的荊襄一帶處在江北,是魏國的必爭之地,兩國之間隨時可能爆發激烈戰爭。而相比之下,蜀漢邊境地帶崇山峻岭,蜀道難行天下聞名。山地行軍和後勤運輸的巨大障礙,以及強敵吳國在側,使得魏國集中大軍進攻蜀漢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諸葛亮完全可以採取坐山觀虎鬥之策,憑藉山川之險保境安民,養兵屯糧,靜觀魏吳爭鬥,再根據形勢,確定戰守進退。但他卻偏偏選擇了糟糕透頂的北伐曹魏戰略,一而再、再而三和魏國挑起戰端。魏國強大無匹的整體實力,決定了諸葛亮的進攻很難有大的收穫,結果六出祁山,寸土未獲,反而虛耗錢糧民力,把蜀漢拖進戰爭泥沼,使得蜀漢民窮財盡。

諸葛亮這一來,還有個弊端,等於是替吳國擋槍,把魏國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蜀漢方面,吳國孫權反而大樹底下好乘涼,休養生息足兵足食,坐大江東。綜合看來,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十足的賠本買賣。他如能採用坐山觀虎鬥之策,坐觀魏吳成敗伺機而動,可以在吳國遭受失利時,趁機奪回荊州,也可在魏國失利時,趁機進取關中,兩者得一,蜀漢後期形勢就會大為改觀。如果關中、荊州同時到手,則天下可定,一統三國將不再是夢想,而是觸手可得的現實。

暖繪本:奇奇好棒中英文雙語(套裝共5冊)

¥86.6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一個駙馬,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天天穿一身黑衣,結果被殺
一武將是個美男子,做的事卻讓人害怕,太后和皇帝被他扔進黃河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