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沿襲傳統文化or反捕殺?從食鯨島民的故事看氣候變化下人類的掙扎

沿襲傳統文化or反捕殺?從食鯨島民的故事看氣候變化下人類的掙扎

這部新紀錄片描繪了一個直面全球氣候變化和污染影響的小社區的生活。

法羅群島的人們一直從事著飽受爭議的傳統捕鯨業,但汞和其他化學物質的污染或使消費者不再吃鯨魚了。

法羅群島坐落在北大西洋之中,位於冰島和蘇格蘭之間。

這個偏遠群島上的人們一直依海為生,仍然從事著飽受爭議的傳統捕鯨業。

這引發了動物權利活動者的怒火,而法羅人則聲稱食用鯨肉是他們文化認同的一個重要部分。

在蘇格蘭導演邁克·戴伊3月新推出的紀錄片《島嶼與鯨魚》中,法羅群島呈現出一幅更加複雜微妙的生活圖景。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個掙扎在污染和氣候變化全球影響最前線的小社區的故事,視野要廣闊得多,也更令人神傷。

片子的主角帕爾·魏赫既是一位公共衛生教授,也是公共健康部門的領導。他發現海洋污染使鯨肉和鯨油中汞和其他化學物質的含量已經達到危險水平,已經不再適合人類食用。此後,他就一直努力制止法羅人食用鯨肉。

魏赫對孕婦及其子女的研究已經持續了三十年,結果表明汞和其他污染物對胎兒和兒童的大腦發育和免疫系統都有嚴重影響。他還發現食用鯨肉與帕金森病發病率增加存在關聯。

海洋中的汞增加是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的。有毒化學物質通過燃燒釋放到空氣中,然後又經降雨進入海洋。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巨頭鯨體內的有毒化學物含量尤其高,這是因為汞是一種可以在生物體內累積的持久性有毒物質,被魚類攝入後會沿著食物鏈向上傳遞。

對於有著數百年食用鯨魚肉歷史的法羅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信息。捕鯨和食鯨不僅為他們提供了食物,而且是社區生活的重要部分。

片子還記錄了生態退化和全球海洋污染一點點地侵入這一原始海域,海鳥種群也隨之凋零、食物鏈斷裂。

戴伊的拍攝工作進行了四年,捕捉到了無數驚人的瞬間:12個人用繩子將一個人倒吊在懸崖邊緣,共同獵捕塘鵝;一個嶙峋的小海灣里,數百個男人站在沒腰深的血水裡用棒子打死鯨魚;水手們若無其事地在浪尖上掠捕海鳥。

男人站在被鯨魚血水染紅的水裡,當地人用特製的「更人性化的」工具殺死鯨魚。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這是一部拍攝出色、令人心痛的紀錄片,它傳遞了一個普遍的信息:化學品污染已經悄悄滲透到我們所有人身邊。

貝絲·沃爾克(以下簡稱「沃」):你是怎麼想到拍這部片子的?

邁克·戴伊(以下簡稱「戴」):我那時住在路易斯島的一艘船上拍攝自己的第一部片子。我們開船到孤懸40英里外大西洋中的一座礁石,那裡有10個蘇格蘭男人在捕獵海鳥充當肉食。我們在斯托諾韋遇到了法羅人水手,問我們到底在幹什麼。他們邀請我們去拍攝其捕獵,但很快就不僅是這樣了,最終我們拍出了一個事關每個人的故事。

沃:你怎樣獲得了當地人的信任?

戴:懷疑還是有的,因為之前已經有很多人拿著攝影機到那裡,結果他們根本言行不一,很多內容都是站在反捕鯨的角度。法羅人非常好客,他們看到我們之前拍的片子,明白片子並未對他們的行為作出評判,而是讓觀眾們自己來下結論。我們只是如實地將他們的生活呈現出來而已。

島上大部分人也認為捕鯨不會持續太久了,因此他們非常熱衷於從一個更加中立的視角將這一活動記錄下來。水手真的幫了大忙,因為他們也經歷了我們在攝製過程中的重重磨練患難。

沃:你在攝製中遇到了什麼技術挑戰?

戴:我們犧牲了幾台攝像機。拍攝塘鵝捕獵那天,我們在懸崖下足足拍了38個小時。之前還沒有外國人被允許到那個懸崖下面,這真是個榮譽。我們原本以為爬下去拍一個小時就行,結果在一個小尖尖上拍了整整九個小時。那裡太潮濕了,以至於攝像機都開始漏電了。

在38小時的拍攝後,我們非常亢奮,然後就接到電話說捕鯨就要開始了。在四個月的等待後,一切突如其來。我們必須穿過群島,在鯨魚到達之前趕到那裡。光是搬運這些攝影器材也是極富挑戰的。

沃:在攝製期間你們對當地捕鯨傳統的看法有變化嗎?

人群在岸上觀看獵殺鯨魚。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戴:片子拍了53周,加上後期製作一共花了四年。法羅人總是想改進技藝,讓捕鯨儘可能又快又准。但這並不能讓鯨魚保護倡議者感到舒服,因為結果並沒有區別。所謂的殺戮效率的提高確實是真事兒。鯨魚保護倡議者以前去那裡所看到的捕鯨場面要血腥殘酷得多。他們游過去,用長矛刺入鯨魚的身體。法羅人中有一句諺語說:「外人的眼睛最毒」,在這裡此言不虛,因為外部的看法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做法。

沃:你怎麼看食鯨行為?這很殘忍,但作為傳統食物和社區紐帶顯然又很重要。

戴:鯨肉消費量正在快速下降。某些情況下也需要考察所殺鯨魚和所吃鯨魚的數量對比。但魏赫醫生的研究表明母親血液內的汞含量正在急劇下降。自從發現鯨肉有毒後,消費量已經明顯劇減,但人們不可能完全停止食鯨。

沃:故事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關於海洋現狀的,鯨魚體內積累的汞、食物鏈斷裂嚴重影響海鳥的生存。你對自己的發現感到震驚嗎?

戴:如今關於海洋塑料和污染的曝光度很高,但2011年我們開始拍攝這部影片時並非如此。關於這個故事很獨特的一點是你可以談論人類對自然的客觀現實的影響,而氣候變化否認者無法對此置之不理。

鯨魚體內有汞,海鳥體內有塑料。當你來到一個地方,發現這裡新生兒體內的汞高出安全量的40倍,因為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鯨肉。這實在令人心驚膽寒,觀眾們必須關注這一事實,他們可能不會吃鯨魚,但會吃劍魚、金槍魚和所有其他海鮮,其中的汞含量同樣很高。

法羅人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但我們也無法倖免。這些都很讓人震驚。有研究證明,如果幼年時有過汞暴露,並且長期低含量暴露於我們所熟知的很多化學品,就會發生永久性認知影響。這些化學品在排入大氣前並未受到檢測,因為企業寧可先盈利、後治理。這是人們真正應該從本片中吸取的教訓。

沃:你希望這部片子產生什麼影響,希望影響到誰?

戴:我希望能讓一些「鴕鳥」從沙子里抬起頭來。各國政府還沒有禁止一次性的刀叉和塑料袋,我覺得這很可怕。我希望能讓人們認清不採取行動的後果有多嚴重。

沃:島民們對他們遭受的污染沒有責任,但日益增加的人口也給資源帶來壓力。這個故事是否也是世界上更廣泛的不可持續的縮影?

戴:如果人口繼續增長下去,則什麼都不可持續。但諷刺的是他們吃的(鯨肉)是一種可持續的當地食物,儘管很多人對此感到憎惡。我也不會把他們描繪成天使,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現代世界的一部分。他們用石油製成的塑料、開車、用油發電,不過他們正日益朝著可再生的方向轉型。我拍攝這部影片正是因為它是一個縮影,體現了我們如何應對這些現實。

沃:你下一部片子要拍什麼?

戴:我去年一年都在內華達的全國(牛仔)詩歌集會上拍攝牛仔詩人。儘管這些人每天都騎在馬背上放牛,但他們仍然滿懷熱情地寫詩並與人們分享。要表現這個節點上的今日美國,這也是一個縮影。

作者:貝絲·沃爾克,中外對話文化頻道編輯,同時也是第三極項目編輯。她研究及報道亞洲範圍內的跨國河流,曾在雲南工作和生活。她畢業於牛津大學中文系,隨後在倫敦政經學院獲得發展管理碩士學位。

公眾號:chinadialogue2016

中國 | 世界 | 環境 | 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對話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扎西德勒!我們為你採訪到了死磕塑料垃圾的環保喇嘛!
倫敦要參與一帶一路?原來他們看重的是這件事

TAG:中外對話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