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戲說《紅樓夢》:曹雪芹的顏值論

戲說《紅樓夢》:曹雪芹的顏值論

紅顏

 音樂斌潮

胡彥斌 

00:00/03:42

話說這美人吧,是千古以來,哦不,是自從人類的老祖先們學會在牆上石頭上「亂塗亂畫」起,就已經存在了。

當然,在人類樣貌還「模糊不清」,長的跟鬧著玩兒似的時候,還是比較「團結」的。主要還是靠實力,誰採集厲害,誰就是被「眾猿拱月」的人。

再後來,世界上開始出現國家的雛形。美人就開始有傳說了。至於是些什麼傳說,我就不暴露自己了。

嗯!要假裝不顯山露水,你看武林高手都是路邊乞丐里出來的。

人啊,都喜歡賞心悅目的東西。你看那月亮是不是很美,朦朦朧朧,偶爾有雲遮掩,還透著點兒羞澀。後來不知怎麼的,美變成了一種界定女性的東西。所以再清高的詩人也把美人兒寫到了詩中。就好像好萊塢影片沒有愛情的元素就不是好萊塢一樣。

所以曹雪芹寫一個時代的興衰也不捨得漏了美人兒。

不好意思,前邊兒說這麼多,其實都是廢話。咱們今天主要說的,還是《紅樓夢》里的美人兒。

有句話說,千萬不要惹文人,因為他既可以一本正經,還可以滿口胡言亂語。可見文人的想像力是多麼嚇人,你沒幹過的事都會被他完美無瑕的,甩鍋!

真的就是坐家裡都莫名其妙背黑鍋,黑死誰算誰。

既然說到想像力,我們就來看看,曹老頭兒描寫美人兒的想像力,到底有多騷氣?啊呸,是有多厲害!

首先出場的是,《紅樓》後宮的神仙妃子——王熙鳳。

不要懷疑自己的視力,咱們……不是出家人,也不興打誑語。林黛玉對她的第一個直觀印象詞就是神仙妃子。

曹老頭兒對她的描寫是這樣的:

「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條、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褙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就是穿的彩綉輝煌,堅決杜絕撞衫。不過,這樣隆重登場的穿衣打扮,估摸著其他人也不敢穿,也穿不起。人可是手握賈府財政大權的大boss呢!

再看鳳姐的樣貌「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注意!這不是網文描寫女性美的唯一形容方式。在《紅樓夢》,你會看到每個出現的女性,只要多著筆墨的,絕對不會雷同!在描寫鳳姐的樣貌體態上,曹老頭兒把性格元素悄無聲息的加到了鳳姐的外貌中。

他無需多說鳳姐的性格,僅僅只是她那丹鳳三角眼和粉面含春微不露這兩點,就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咱:誒,哥們兒姐妹兒,不要惹她不要惹她。

小時候的許多古裝劇里,女性角色大多的妝容都帶著古籍中所描寫的那樣。柳葉眉是最多的選擇。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黃奕飾演的《上錯花轎嫁對郎》,那部電視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黃奕在劇中的揚州小姐的模樣。

現在想起來,都始終覺得,黃奕那時候是真的美啊!甚至覺得那就是是她的顏值巔峰,尤其是那雙桃花兒眼上的柳葉眉。清清淡淡,又不失味道。

既然說到清淡,咱們就來說說《紅樓》里最看似清淡的人——林黛玉。這個妹子吧,看起來像是鳳姐的相反,安安靜靜,也不喜歡與人交往。還時常鬧些小情緒,「閑暇」時候就被著個鋤頭,葬葬花兒,哭哭落葉。

她的心情,比亞馬遜黑暗森林裡的天氣還要善變和捉摸不定。剛見鳳姐那會兒,鳳姐說了句: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林妹子就馬上淚要決堤了,嚇的賈母趕緊說,不要說啦不要說啦!老身好不容易哄好她。

其實從這些小事上,多多少少能想像得出林妹子的模樣:輕輕柔柔,有點病態的白。為什麼是白,而不能黑呢?總不能是病態黑吧!難道是黑色塑料袋嗎?病殃殃的塑料袋……

我有點兒覺得曹老頭兒偏愛林黛玉。因為她雖飽受寄人籬下的痛苦,飽受「抑鬱」的折磨,也曾被賈府暗地裡的「排斥」。可曹老頭兒還是不捨得讓她看到賈府最後的「家破人亡」。她只是終於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咱們似乎沒好好介紹林妹妹的樣子。那就從她的「生死劫」——賈寶玉初見她的形容吧。

「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寶玉的小九九:果然我看上的妹子跟外面的妖艷賤貨是不一樣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要哭不哭的樣子,林妹妹不是你能哄就哄的。),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寶玉猜題:你猜你的林妹妹到底是難過還是開心?)。態生兩靨之愁(林妹妹又想著落地的花兒有多可憐了。真是個善良的孩子。),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你瞧,曹老頭兒真是比女性自己還要了解女性吧。你形容不出來的美,在他筆下簡直是易如反掌,形容的惟妙惟肖。那種矯情和文藝之間的尺寸拿捏,曹老頭兒簡直就是女性的代言人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尼姑念經 的精彩文章:

你的生活,需要一張車票

TAG:尼姑念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