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貸賬號註冊容易註銷難 個人信息將被終生「侵犯」!

網貸賬號註冊容易註銷難 個人信息將被終生「侵犯」!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如今各種手機應用程序層出不窮,如社交類、出行類、購物類、網貸類等。

通常情況下,這些應用程序的賬號註冊起來非常容易,只要留下我們的一些個人信息即可。但是,賬號一旦不用,想要註銷起來卻不易。

特別是網貸類的APP,對於投資人來說,最大的風險在於個人信息的泄露,造成日常收到大量的垃圾簡訊和外呼電話,但客戶私人信息保護並不是通過提供註銷服務就可以得到解決。

1

網貸賬戶註冊容易註銷難

這些平台在沒有進行實名認證時,平台只留存用戶的手機號碼信息,但實名認證以後,平台就留存了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信息,如果有過借款,平台還會留存銀行卡信息。而且有的平台還會獲取簡訊、彩信、通訊錄的許可權認證。

有網友表示,自己前段時間在某消費借款服務平台註冊了賬號,但在提交身份證信息是覺得信息容易泄露,風險太高,因此決定放棄這家平台。

但打電話給客服諮詢時,客服回應稱平台不提供註銷服務。

關於賬號註銷問題,該消費借款服務平台客服人員表示,目前平台沒有註銷功能,所有信息都是系統正規錄入,有相關部門進行維護。

每隔90天之後系統會自動更新消息,如果想重新借款都需要在平台進行重新填寫。然而,平台公關部負責人強調,平台為用戶提供註銷賬戶服務,但剛剛開始優化流程,有些客服不太清楚。

而且有的現金貸平台在註冊後,如果沒有完成實名註冊,該平台的客服會不斷地打電話「騷擾」你,要求你完成實名制。

但當提到註銷賬戶時,對方表示,在沒有提交任何信息審核(身份證實名認證)的情況下是不需要註銷的。

2

個人信息恐難保護

其實不光網貸,很多我們常用的社交類、出行類、購物類網路賬號都有銷戶難問題。

這其實是互聯網行業長期以來的一大頑疾。一方面,殭屍用戶也是用戶,不能銷戶則平台用戶數量始終增長,不會出現用戶數量下降的情況;第二,哪怕是殭屍用戶,沒準哪天就能成為營銷的對象、潛在的客戶;第三,積累的用戶信息在大數據時代也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用處」。

很多手機應用程序像一艘賊船,上船容易下船難。你想對不打算使用的應用程序揮手說再見,基本別想。

對於用戶來說,很多人想註銷某些手機應用程序時,發現比較麻煩,註銷不了,也就不再堅持了,更想不到維權。但不容忽視的是,由於我們的個人信息依然在手機應用程序平台上,棄之不用存在很大風險。

目前很多APP都綁定了用戶的手機號和身份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有些帶有支付服務的APP還綁定了銀行卡,這些信息一旦遭泄露,後果不堪想像,也經常有因信息泄露引發的詐騙案件見諸報端。

針對賬號無法註銷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工信部2016年第2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曾提出「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後,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並為用戶提供註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

因此,監管條例中明確提出應該提供相應註銷服務。所以對於平台,更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有相應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3

加大懲罰力度 才能破解「賬號註銷難」

對於拒絕賬戶註銷,無論是《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還是《網路安全法》,都明確了懲戒舉措。前者規定,「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後者明確「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但相比起企業的「獲利前景」,懲罰力度仍不夠。在此背景下,不妨對照消法,將適用的懲罰舉措「升格」,讓懲罰來得更嚴厲,震懾力更足。

作為用戶,如果發生因為用戶信息被泄露,導致公民相關的財產權益或其他權益受到損害,應當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向具體的侵權單位主張損害賠償責任。

目前此類案件存在調查取證難度大,而侵權賠償認定沒有統一標準,靠用戶個人採取法律手段來維權並不現實;需要國家完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相關法令,明確侵權賠償責任,個人採取法律手段維權才具備相應的制度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風財經 的精彩文章: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沒想到網約車大戰最先出局的竟然是他
2.3萬小散急瘋!股價從107跌至7元 董事長卻找不到了

TAG:信風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