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上海博物館法書真跡之旅

上海博物館法書真跡之旅

上周,因公上海出差,要陪著大領導,不能自己出去瞎逛,本來想與臨帖幫的書友@Kevin兄喝兩杯,沒想到,領導與我寸步不離,在我的大力「忽悠」下,有幸公務間隙參訪了上海博物館,並成為領導的專業講解員,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一種錯位感,陪著反對搞副業的領導講解我空閑最愛搞的書法,很奇妙。

參觀期間,領導一不小心把手機存到存包處,所以拍的照片還是不夠多,因為一半時間在陪領導找手機,所以分享一些自己拍了並有點感覺的照片。

上海博物館的館藏寬度和深度都非常可觀,每一個領域的藏品都可以貫穿我國自古至今的各個朝代,所以我認為,兩個小時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圖書館一樓展出的是各類佛教造像,很多秦漢魏晉的器物,讓我彷彿回到了陝西的博物館裡,那種渾厚感、簡約感和拙樸氣息迎面煥發著古老中國千年不衰的勃勃生機。

除了感慨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藝,還會發現不同朝代的審美趣味是有一定的區別,越是古老的,越有拙樸氣息,越是後世的,越是精巧華麗。

所有,我突然明白,拙非拙,丑非丑,美非美,所謂的丑拙,不過是刪繁就簡的美,所謂的華麗,不過是後人在前人留下的大象無形中找到自己感受到的有形罷了。

按現在的審美,下面這尊天王像,夠帥氣嗎?一點也不帥氣,根本沒法和鹿晗、楊洋、張藝興這些長的比女人還好看的小鮮肉相比。是審美變了,還是人類進化了?

在看下面阿難(A^nanda)和迦葉(Mahākā?yapa)兩位尊者,一位看起來慈祥,一位看起來憨厚,這種厚重感,和簡約感與漢魏的書法美感是相通的體會。

千佛塔,第一次見的朋友一定非常震撼,當然,造物者一定也是懷有虔誠之心,只不過我想到的是,現在常有人寫六尺整張的小楷,是否與古人有相同的心理動因呢?

下面兩幅圖片是造像的題記碑刻,前者工穩後者荒率,細觀之,可以想到前者是先書後刻,後者是直接刀刻,前者對端點、轉折處的刀刻處理非常講究,而後者似乎不在意點畫形制,沖刀直入,倒是爽快。

下面這兩幅也應屬於先書後刻,相比前面的題記,此碑的書者和刻者似乎都還不夠嫻熟。看來什麼行業,熟練工的價值都不可小視。

二樓的英國現代油畫展粗粗的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當然屬於這幅,西方印象派盛行以後,東方的線條藝術對於西方藝術家的啟發很大,下面這幅作品基本上都是用線條構成的,所以味道和其他作品都不一樣,告訴領導說這幅作品興許是受到了中國書法的啟發的,領導近距離端詳以至於警報器都響了,轉身笑著對我說,別亂說,這裡面沒一個漢字。哈哈...好吧。

對面的展廳是陶器和瓷器展,粗略看了一遍,只覺得乾隆爺真是沒得說,不僅在書畫作品上亂蓋印,乾隆朝的器物也是複雜到讓人覺得有些違和。所以也沒拍照,看到這個筆筒拍了一張,其隸書雖是工穩,但裝飾氣過重,格調不高。但還好,在規矩範圍之內,當代的這類作品不知道哪找的書者,泥好器好的作品挺多,一看題字就放下了。

最期待的還是三樓的古代書法真跡展廳,博物館還是很有想法,把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清末的隸書都有展示,只不過並非全部藏品,略憾。

甲骨我還是頭一次見到原物件,不知道是不是複製品,但看骨上刻的甲骨文倒是蠻精巧,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字,刻的很有秩序,邱振中先生曾經對於章法的研究就始於甲骨文,發現其中有一種奇異連接在後世中很少出現,後來黃庭堅、王鐸的草書作品裡面有類似甲骨文的章法安排方式。字太小,隔著玻璃也看不清楚什麼。對甲骨文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回家買一塊排骨自己刻刻試一試吧。

甲骨隔壁放著秦代的銅斤權和詔版,字非常小,寫得比較拙樸,和《嶧山碑》那樣工穩的小篆又是不同,似乎總有「工筆」和「寫意」兩種風格在一個時期並存著。我在網上找到了更清晰的拓片和照片(非上圖器物):

再隔壁,是書法愛好者的「必拜聖物」,《聖教序》宋拓本。

目前,宋拓的《聖教序》應該是最善本,這裡展示了幾頁,很古舊,玻璃太厚,只能這樣看看了,內心也沒什麼波動,沒有當年在碑林看到原碑時震撼。所以向領導全面介紹了《聖教序》是怎麼來的和為什麼紙是黑色的。

張旭的楷書,味道很好,展示了幾頁,有學者說張旭的《古詩四帖》是偽作,因為未避諱,但是人們更喜歡相信他是張旭的真跡,因著這樣就可以有一個讓很多人心安的理論假設:草書寫得好是因為楷書寫得好。但令這些朋友遺憾的是目前還未見到懷素的楷書作品傳世。

上博館藏的晉唐寶貝沒有展示那麼多,緊接著就是宋人的作品,米芾的《多景樓》詩冊(字徑約8-15cm),還是挺令人血脈噴張的,一千年前的作品,到現在墨色飽滿烏亮,精神煥發,就像那句話,「彷彿見其揮運時」一樣,可以看到老米書此卷時內心的亢奮感,也或許是才吃了武昌魚、喝了紹興老酒,和友人吹了一場酣暢的牛吧。

雖說現在印刷品和真跡差不多,但是看到真跡的時候,還是會感覺的老米當時寫大字過程中,為了能夠寫得厚實,全力去將筆毫鑿入紙內,印刷品的飛白是死的,所以有時候給人的衝擊不夠。

另外,也能看出,老米寫大字和王鐸寫大字的感覺是不同的,老米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藝都湧現出來,但王鐸的大字是很輕鬆的,相比之下,老米的小字比王鐸的小字又精彩很多倍,真是時代不同,筆墨技巧也是有差異的,也可以想到趙孟頫所說的「用筆千古不易」其實是有前提的。

上博還是很有意思,給老米的大字旁邊放的是其鐵粉,南宋吳琚的冊頁(字徑約2-3cm),相映成趣。這幅冊頁是吳琚流傳的代表作品,讓我感觸比較深刻的是墨色非常透氣,並非是黑的喘不過氣,想必古人的硯台里常有宿墨,水墨相容,寫來流暢自如。

看到張即之的大字手卷,覺得雖說很有氣勢,但是用筆已經有些偏離傳統了,張即之對傳統的破壞是真破壞,不是創新,因為其創新看不到更深的傳統,僅用筆上已經簡單粗暴到敗壞的程度了,這一個局部算是寫得還可以的了,辣眼睛的沒想拍,其餘不足觀。

所以能看到上博的用心,張即之隔壁就是盟主趙孟頫的《千字文》長卷(字徑約1-2cm),似乎上博給觀者呈現的就是宋元書法史的流變過程,真是耐人尋味。

趙孟頫真的是功力超群,不得不服,指甲蓋大小的字,用筆十分精到,幾乎找不到一處泄氣之筆,對於一般人而言,這麼工整的寫完真草千字文已非易事,更何況如此精緻,領導看後大呼好看,好看,而當時我的感受就是,這特么真是人筆合一,沒誰了!

趙孟頫《千字文》的旁邊就是元代的各類書家手卷作品,有幾位是趙的好友,也有一些用筆結字都還很爛的文人作品,沒拍。

讓我回味的似乎還是上博對於趙孟頫作品的安排,很有意思,由宋入元,趙孟頫力挽狂瀾矯正張即之之流末路之失;又同時,當元一朝,趙孟頫將漢文化發揚光大保持了非常好的傳承,後世詬病貳臣真是對趙氏不公啊!

接下來進入明代書法,主要展示了明代各個時期重要書家的作品,從宋克一直到王鐸、張瑞圖,遺憾和奇怪的是,作為上海人的董其昌,其作品一幅都沒有展出。

這幅祝枝山的草書很有氣勢,其實對觀者而言,看完趙孟頫的精到之後看到祝枝山的這狂草內心還應該是有起伏或者想法的,我觀察領導的反應,看了一會就說,怎麼寫得這麼亂啊,但是感覺很流暢。

嗯,這個體驗是不錯的,缺的只是對「史」的了解。

王寵的小楷書,鍾味很濃,手卷很長,且一絲不苟,領導感慨寫得很整齊,就是為什麼每個字筆畫都斷開了,看到王寵英年早逝,旁邊的一位老頭說,「一定是太用功了。」

明代其他作品未拍,看到了王鐸這幅作品,以前只在字帖中見到過,沒想到這次見到真跡,和前面米芾的作品相比,那是相當的輕鬆自如,一個字大概15cm左右吧,看了很長時間,不想說什麼,只想去感受。

最後就是清人的作品,領導和同事對劉墉的小字手卷還是很感興趣,畢竟看過《劉羅鍋》,並且對於能夠辨識的字跡所帶來的閱讀便利體驗很滿足,對後面鄧石如、吳大瀓、趙之謙、何紹基的作品還是不那麼喜歡。

趙之謙的碑書看真跡,書寫性非常的強,雖是拳頭大的碑字,但大氣又可人,潤墨的洇化感和飛白所呈現出來的書寫意味非常具有文人氣息,這碑體就寫的很舒服。

此外,還看到了明代文人書房的展廳,我想臨帖幫的書友都很喜歡吧!所以建議房價別漲了,讓人也買點傢具吧。

上博之行來匆匆去匆匆,但能體會到博物館的用心,也能感受到中華文明的魅力,不管是文化自信,還是興趣愛好,去博物館轉,准沒錯。

上博綜合評價:藏品多,空調好,玻璃厚,人多,值得看。

PS:看到偶像的真跡,人難免激動,所以也能理解最近網上瘋傳的「田xx拜師禮」,那些人給田大師磕頭的激動心情也能理解了。

有意思的是,這周上海的領導又來陝西,幫主又陪同參觀了兵馬俑博物館,調調又完全不同了~

愛書法,沒那麼難,

跟我讀幾段《書譜》,

就挺好的。

遊記·推薦繼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臨帖幫 的精彩文章:

大師學王亦有所失:米芾暴怒,趙孟頫單調,董其昌文弱,文徵明單薄……
書法中的行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AG:書法臨帖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