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擺脫焦慮的?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擺脫焦慮的?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擺脫焦慮的?

文字:柯錦川

圖片:網路

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症,以強烈的無法控制的焦慮情緒為主要特徵。現代社會,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比較大,患上焦慮症的人已呈越來越多之勢,變得非常普遍了,可是對焦慮症了解的人卻非常少。不焦慮未來那些還沒做到的事情時,你就能夠將現在的事做好,而未來的迷霧也會慢慢隨著你的行進而疑慮消散。(編輯:謝國傳)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擺脫焦慮的?

我常常收到一些讀者朋友發來的消息,也聽到身邊的朋友會這麼說,問我目前非常焦慮怎麼辦?

其實你並不是一個人,焦慮不只是剛剛畢業毫無頭緒的學生專有的情緒,也不是某個特定年齡才會擁有的,它瀰漫於社會大多數人的心中,包括曾經的我。

我大學畢業那年,對未來也很焦慮,身邊似乎都是焦慮的同學。之後考上研之後,焦慮變少很多,可能之後會接著繼續讀書,心裡有了個著落。後來研究生畢業那年,感受到整個校園的狀態就是談論找工作的事情,不管是見到什麼同學,一般對方的第一句問候語就是:「你找到工作了嗎?」

那個時候我們都很焦慮,好像沒找到像樣的工作都不敢出來見人。生怕自己沒有找到好的工作,也有很多人因為急切地想停止焦慮,就隨便地找了一個看起來不錯,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適的工作。

我記得就在畢業那年我去北京面試,但後面拒絕了學校提出的條件之後,心情不是非常好的我,坐在地壇公園的我慎重地跟自己約定:「我對未來最大的慷慨,就是全心全意地過好每個此時此刻。」

時刻提醒自己有這樣的意識,焦慮感會少一些,當然除了樹立這樣的意識,還要真正地這樣去做,不然沒人能停止你的焦慮,除了你自己。

當時我面試抽到一個問題,問「怎樣可以一直保持快樂?」我回答的是「活在那個當下,不焦慮未來,用心過好此刻的每一秒。」那時雖然奔波,雖然也沒有找到好的工作,雖然大家似乎也沒停止過焦慮,但我的內心並沒有太多的焦慮,內心有一種對自己及未來生活的信念。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還有一個心態的區別。從那時起,我才發現面對同一事情時,心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現沒有,我們焦慮的事都是指向未來,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我們總是在為沒有發生的事情焦慮。當我們焦慮未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失去了當下。我目前有時也還是會焦慮,這很正常,但是我會適時的調整自己,在這分享一下,每次我都是如何一步一步脫離焦慮的:

1.接受焦慮狀態,適當的焦慮是好的

你會不會祈禱永遠不要有焦慮感?這是不太可能的。

我們的身邊有太多的變動,很多變動是不以我們的意志而轉移的,生活中有太多困擾我們的事情。壓力、經濟因素、家庭原因、工作、婚姻等等,都會讓我們焦慮不已。健康的人群只是焦慮而已,嚴重的還會導致焦慮症,失眠、煩躁、痛苦等接踵而至。

「焦慮」一詞在百科上的解釋是:「人類在環境作鬥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人類情緒……」基本的人類情緒,可見一般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情緒,不要想著根治它,而是學著去改善它。

談起焦慮也並不一定都是壞的,在應激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可以充分地調動人的積極性,適度地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

比如我們要做成一件事,如果沒有一定的焦慮感,是很難在特定的時間裡做好這件事,當你擁有適當的焦慮感時,有可能你會超預期地完成這件事。化焦慮為動力,促進自己的潛能。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比如你在工作上需要完成一個項目,適當的焦慮會使你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思想和完成這件事;比如我們要準備一個重要的考試,適當的焦慮可以讓我們專註下來看書和做題,會集中精力去做這件事不受干擾……

焦慮,不能全然算作一種負面情緒,在正常的範疇內,情緒沒有正面和負面的區別。

所以說,適當的焦慮是需要的,它會使你做事更有目的性,也容易促使我們做成一件事,所以有時不要過於擔心焦慮,但不要過度焦慮。

2.此時、此地、此身,鄭重地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不想被焦慮困擾,那麼得立馬改變一個思維,那就是活在當下。

人人都在說活在當下,那什麼是活在當下?

那天出去玩回來的路上,朋友開玩笑地提議,讓我說下難過的事情大家開心一下,我平常也時常有不開心的時候,但大多數情況下我會自我梳理,有時就乾脆自己慢慢想通。

但那一刻我有什麼難過的事呢?

我使勁地想,認真想想,真的想不起來。

那個當下,我完全沒有任何的難過,就是內心感覺很開心啊。想起來的都是當天發生的快樂的事,難過的事都忘記在腦後了。

後來想想,這就是活在當下的快樂啊!

活在當下,就是從來不後悔過去做過的事,也不焦慮未來還未做的事,就全心全意地活在此時此刻,享受並活在這個此刻。

此時,此地,此身。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 ,就認真地生活在當下,每個階段都是限量版。如果不喜歡現在的生活,就要嘗試著去改變。

美學大師朱光潛他在《談美》這本書上,寫過他終生恪守的座右銘:

「此時,我能做的事,絕不推諉到下一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絕不想換另一個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絕不妄想於他人代替。」

我將這句話畢恭畢敬地寫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此時、此地、此身」和我的想法常常不謀而合,我太喜歡這句話了,更喜歡它透露出來的那種深刻又自律的人生態度。

此時我能夠做的,絕不推諉到下一刻;此地我能夠做的,絕不寄希望於改變環境之後再去做;此身我能夠做的,我就絕不會痴妄他人來幫我做。

當我真正能做到「此時、此地、此身」,我也不焦慮未來那些還沒做到的事情了,比起我還未到來的未來,我更要對我的現在負責,未來都是現在的集合,未來都是現在創造出來的。如果我能夠將現在的事做好,我想未來的迷霧也會慢慢隨著你的行進而疑慮消散。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里,女主一直憂慮自己已經30歲的事,男主告訴她:「不管20還是30歲,對貓來說,都是一樣的今天。」

從現在開始摒棄焦慮未來的思維,告誡自己,今天很重要,此刻很重要,對自己未來的成全,就是全心全意地過好今天吧。

3.解決焦慮唯一的辦法就是,開始行動!

當我們慢慢形成活在當下的思維之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自己所焦慮的事情,行動起來。解決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開始行動。

當你什麼事都不做,一味空想,焦慮便會不請自來,一直干擾著你正常生活。

你對於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做,最好的方式就是勇敢地去試錯。年輕人最大的資本就是,有試錯的機會,大膽地去嘗試,你去做了才知道可不可以。

你很想做點什麼事,即使你不知道你喜歡做什麼,但在你的內心深處一定知道什麼是你不想做的,好好地與自己對話,拿出一張長長的白紙,試著寫上自己想要去嘗試做什麼。當你大概有一個清醒的方向時,就開始嘗試著找機會去行動吧。

不試試你也許永遠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不試試你也許一直活在一種自我營造的焦慮中。

比如想了很久的一件事,一直很焦慮未來能不能做好,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與其想那麼多,不如開始行動起來!你不行動一下,怎麼知道結果?

試了不管成功與失敗,總比你焦慮強,而且一定都會有收穫。即使做了之後並沒有期待中那麼好,也沒有關係啊,至少你曾經做過,而不需要將這個想法一直放在腦海里,讓它使你焦慮不已。

4.不自擾,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

跟著自己的節奏,把時間和精力全身心地放在自己的身上,不去過多的與他人比較。

也有很多的焦慮,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得來的,還有什麼比這更庸人自擾的?

還在讀書的,與他人比較成績,一旦落後自責不已,卻忽略了自己每天持續的進步;還在工作的,看到同齡的朋友薪資比自己高,升職比自己快,失眠又掉發;正在創業的,看到同行業發展速度,事業版圖越擴越大,合作的嘉賓越來越大咖,焦慮又躁動。

行動派創始人琦琦,她講過她在自己的創業過程中,常常也會被互聯網的同行業干擾到。因為互聯網這個新興的行業發展特別快,你會時常看到同行今天做了這個,明天又做了那個,在那樣的競爭環境下,很難不焦慮起來。

起初她也會陷入焦慮中,但後來她在一次徒步的過程中,領悟到了保持自己節奏的重要性。徒步的過程,很多人常常走在她的前面,但她沒有受到他人的干擾,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體和呼吸上,也沒有走一段就停一段休息,而是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前進著,雖然剛開始看似很慢,但她最後是第一個到達終點的。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被動地接受過很多的比較,而現在我們也應該將人生的主動權拿回來,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用跟他人比較,但時刻保持著前進的姿態,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興許最後第一個走到終點的人是你。

最後就是要學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既而完善自己。活在當下的處境里,用行動去解決自己的焦慮,保持自己的節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一步一步脫離焦慮。

End

|本文為讀者來稿中優秀稿件,經作者同意原創首發。【遇見吧啦】公眾號只接受原創首發的稿件,若文章已投至他處請勿再投。

想加入遇見吧啦公眾號夢想會員群嗎?

與同頻的人,一起追夢。

掃二維碼加群主,邀您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吧啦 的精彩文章:

餘生,用自己的方式,解讀下半生

TAG:遇見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