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旅遊文化漫談》開場白
前幾天和武漢大學的歷史文化學家馮天瑜聊天,馮教授告訴我,他的很多中華文化從哪裡來的呢,是父親教他的,父親教他幾本書,其實記憶最深刻的是《史記》,那他父親是怎麼教他的?他用了一個詞,挺有意思的,我們常說「手不釋卷」,他說我的父親教他是「手不持卷」,什麼「持」,就是拿著的意思,保持的「持」。他的父親就是這樣教他的,到現在他都記憶猶新。所以他說,我並不是一開始學的是國學,但我的國學底子之深厚,來源於自己的父親的嚴傳深教,而且就是憑著自己的記憶,把父親《史記》講述記下來的。雖然楊老師和這個國學大師的父親不能相提並論,但是我的這個課的特點是什麼,也是「手不持卷」,沒有PPT,沒有教科書,什麼都沒有,你們只要在這裡聽就好了,我希望在這個課堂上只是能給你們開一扇窗,讓你對這個世界有一定的了解,當你們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時,那還是要沉下心來,去做更多更深的思考與研究。
小時候我們覺得歷史地理這些人文的東西不是很重要,當你走遍世界時才會發現這些對於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如果我們對歷史不了解,我們會不斷地重蹈覆轍,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記憶,那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一個人突然失憶了,是件很恐怖的。我們一定要了解歷史。那麼地理呢,我們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現在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地球村了。我每年都要飛回維也納,現在和你們上完課我就會飛回奧地利,等下學期開學時,我又飛回來了。放在三十年前,這完全是不可想像的。當你對這個世界了解地越深,你的高度也就越高,一個人也就可以看得更遠,看得會更全面。像我們以前都會覺得理所當然的事 情,當發現別的民族、國家的文化不一樣時會問為什麼,你會去思考。了解這個世界,了解這個星球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也好,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思考一下我們自己定位在什麼地方,我們該做什麼,讓自己的生活更符合自己的特點、個性,還有就是要自己這個國家也好,大的國家小的家庭,能夠會更好一些,能夠更進步一些,其實都是一些不外乎很樸素的願望。
歐洲雖然原屬國家只有四十四個國家,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而且所有國家的人口囊括在一起還沒有中國人多,但是這片土地非常神奇。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因為你開車幾百公里就可能換了一個國家。我生活的奧地利,大家知道很小,我們有一句話「我油門剛踩到底,就出國了」。誇張到什麼程度呢,我開車三個小時,就可以從維也納開到另一個國家匈牙利的首都不達佩斯,然後再開車45分鐘又到一個國家,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然後再開車3小時就可以到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再開車4個小時往西走,就到了德國的一座名城慕尼黑。只幾乎用半天的時間,周邊一走,就會發現語言不同了,國家不同了,文化不同了,民族不同了,什麼特點都不一樣了,所以這是一座非常神奇的一片土地。我們也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淵源全都來自歐洲。無論現在的美國也好,澳洲也好,其實這些都是歐洲人的後裔.所以說到今天為止,歐洲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它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忽視,我們不能不去了解,我們不能不去看看了解。
除了歐洲地理、歷史,我們還必須要知道人,我們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句話雖然大家現在覺得有點可笑,現在有些新的說法,但不管怎樣,我們覺得了解一個國家,要對這個國家重要的一些人也要略知一二。我們說到法國,你能說能離開拿破倫嗎?羅馬我們能離開凱撒嗎?說到德國,我想希特勒這個狂人是避不開的。所以說這些人物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旅遊也離不開風景和城市、建築、藝術等,知曉一處風景、城市、建築、藝術背後的故事,不論深邃也好、浪漫也好、慘烈也好,或僅僅就是美麗,都足以讓你在行走中另有所思,仿若心也在旅行,在千百年的時光里,千萬里的空間里,讓心與眼一起行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身上有故事發生,而旅行也是實現夢想的一種方式。歐洲這片神奇的大陸處處是故事,空氣中都夾雜著歷史的塵埃,都在親撫每一個來它懷抱的人。
下面我們正式開始這門課程吧。
TAG:靜靜的旁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