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克思《巴黎手稿》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巴黎手稿》的當代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跣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在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述當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之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又稱《巴黎手稿》)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馬克思流亡巴黎之際寫作的這部著作,包含兩大基本主題:一是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異化本質,二是共產主義對異化的克服。《巴黎手稿》不僅在經濟學、哲學領域影響卓著,深刻影響了20世紀的美學、文學和社會學研究,而且全面滲透到人們對人的社會處境和社會生活的理解,其思想價值歷久彌新。

一、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巴黎手稿》被普遍認為是馬克思著述中被引用最多而又最難懂的文本之一。這不僅因為它立意高遠、內容廣博,也因為它是馬克思思想發展過程中一次巨大的融合和偉大的創新——彙集了各種必要的思想元素,也存在著表述和術語還不夠準確穩定的問題。正因為如此,自從《巴黎手稿》1932年全文公開面世以來,關於「兩個馬克思」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存在著一個作為人道主義者的「青年馬克思」,也存在著一個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者的「老年馬克思」。在對《巴黎手稿》歷史地位的評價中,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一種觀點極力抬高青年馬克思《巴黎手稿》的思想意義,貶低和否定成熟時期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另一種觀點極力貶低《巴黎手稿》的思想意義,否定《巴黎手稿》思想和以《資本論》為代表的馬克思後期著作之間的思想連續性。兩種觀點看似相反,實則都在有意無意地製造「兩個馬克思」的神話,人為割裂前期或青年時期馬克思與後期或成熟期馬克思的思想,並使之截然對立起來。事實上,《巴黎手稿》第一次把經濟學、哲學和共產主義學說有機地結合起來,與緊隨其後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等著作在主要觀點、基本思路和精神主旨上,有著深刻的內在連續性和一致性。正因為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都將《巴黎手稿》看作是馬克思學說的「秘密和真正誕生地」。

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來看,《巴黎手稿》具有三方面的意義。在經濟學方面,它以「異化」和人道主義的哲學觀點為理論武器,對古典經濟學把人的價值等同於商品價值的觀點進行批判,開始了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過程;在政治學和社會學方面,它從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觀出發,對以私有製為基礎的階級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批判,揭示其內在矛盾以及必然滅亡的趨勢;在哲學方面,它從唯物主義方面,批判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理念論,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又從以「否定之否定」為核心的辯證法出發,批判了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主義,初步闡述了革命運動和經濟運動之間的關係。可見,《巴黎手稿》是馬克思在創立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時所進行的初步嘗試,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整個學說的雛形,是導向成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個關節點,是矗立於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一座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里程碑。對這樣一部重要作品的認識和評價,對於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

二、科學認識「異化勞動」

異化勞動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馬克思用它來概括私有制條件下勞動者與其勞動產品及勞動本身的關係。他認為,勞動(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類的本質,但在私有制條件下卻發生了異化,勞動者自己所創造的東西包括自己的活動變成了相反的東西,變成了統治自己的力量,勞動者同他們的產品相異化、同自己的生產活動相異化、同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同人自身相異化。異化勞動的後果,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物質生活上的兩極分化,異化勞動產生的根源也就是私有制產生的原因。與黑格爾作為本體論和辯證法概念的「異化」不同,馬克思的「異化」概念著眼於這樣一個過程——人類自身的創造物,變成了一種異己的、強加的、外在的力量,反過來奴役人、壓迫人。與費爾巴哈、赫斯等人從道義和倫理的角度看待「異化」不同,馬克思認為異化就是人類的不自由狀態,異化的根源深藏在社會的經濟關係中,它是合於規律地產生,並且只能合於規律地消滅的歷史現象。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指出:「『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不是思想活動。」聯繫馬克思後來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巴黎手稿》對「異化勞動」的分析實際上包含了對社會經濟形態及其內在矛盾的分析,包含了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關係的分析,它標誌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初步形成,並為揭示「剩餘價值」打下了理論基礎,是通向科學共產主義世界觀的重要出發點。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分析,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認識論意義。毋庸諱言,在為人的全面發展和勞動者的自由創造開闢出廣闊空間的同時,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也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在生產效率飛速提高的生產線上,工人仍然從事著破碎化的勞動,勞動與勞動者仍是相互外在的,勞動只是一種基本謀生手段,而不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尤其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異化現象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廣泛、更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時代和社會。通過《巴黎手稿》對「異化勞動」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異化」現象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它是人類社會走向最終解放不可或缺的歷史階段。異化的消除,人類的根本解放,必須依靠生產力的發展,依靠生產力發展積累起來的足夠的物質力量。這種力量既是舊的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破壞者,也是新的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的促進者,因為「自我異化的揚棄同自我異化走的是同一條道路」。異化的克服,不能僅僅通過道德和精神的革命來實現,必須從社會歷史運動的過程中尋找克服異化的物質力量,這是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精髓。

三、準確理解「共產主義」

馬克思認為,人的異化不僅存在於物質世界中,而且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即表現為宗教、哲學、政治、道德、法等人類的精神創造物反過來壓迫人、統治人、支配人。在《巴黎手稿》中,馬克思把解決人的異化問題的根本出路指向了共產主義。他明確指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可以看出,共產主義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自由與必然的統一,共產主義思想的理論核心就是人的全面解放。解放全人類,在地球上建立一個消滅一切人間不合理現象的共產主義社會,這是馬克思一生理想和事業的全部目標。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高度,在《巴黎手稿》中,馬克思對他稱之為「粗陋的共產主義」進行了深入的批判。這種「粗陋的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要求均分財產。馬克思指出,這種所謂共產主義是「從想像的最低限度出發的平均化的頂點」,它只要求平均分配私有財產,而不是根本廢除私有財產。就其本質而言,這種均分財產的思想是卑劣的、野蠻的。「這種共產主義,由於到處否定人的個性,只不過是私有財產的徹底表現」,是「普遍的和作為權力形成起來的忌妒,是貪慾所採取的並且僅僅是用另一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隱蔽形式」,並且是「對整個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馬克思對「粗陋的共產主義」的批判不是孤立的,《巴黎手稿》中的這種思想在《共產黨宣言》當中得以延續。《共產黨宣言》第三部分指出,隨著早期的無產階級運動而出現的革命文獻,因為「倡導普遍的禁欲主義和粗陋的平均主義」,所以,「就其內容來說必然是反動的」。究其實質,「粗陋的平均主義」和「粗陋的共產主義」是一個東西,都是以追求社會平等的旗號,否定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的重要性,是對社會變革的物質性力量的根本性漠視,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背道而馳。馬克思對「粗陋的共產主義」的批判提醒我們,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它是生產力極度發達的結果,與「平均」和「粗陋」毫不沾邊。通過改變生產關係實現脫貧只能是權宜之計,通過發展生產力脫貧才是根本出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可以說,這是馬克思批判「粗陋的共產主義」重要思想的當代迴響。

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進一步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重新思考和認識《巴黎手稿》的當代價值,對於我們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科學認識「異化勞動」、準確理解「共產主義」,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互聯網+馬克思!助青年讀懂新時代
綠滿瓊島的背後文章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