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衛國戰爭中蘇聯陸軍野戰防空的發展
原標題:「史海」衛國戰爭中蘇聯陸軍野戰防空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正值冷戰高峰。當時的蘇聯軍隊,已經建立起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陸軍野戰防空體系。其組織架構之嚴密,各類防空兵器作戰範圍銜接之合絲嚴縫,在全世界無出其右者。究其緣由,還得追溯到在衛國戰爭中,蘇聯陸軍在這方面獲得的深刻經驗教訓。
二戰中蘇聯的72-K 25毫米高射炮
力量孱弱
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登上戰爭舞台後,陸軍的野戰防空問題就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衛國戰爭爆發前,蘇聯陸軍每個步兵軍編有1個軍屬高炮營,裝備12門76.2毫米或85毫米高炮。每個步兵師編有1個師屬高炮營,下轄2個4門制37毫米高炮連和1個4門制76.2毫米高炮連。每個步兵團編有1個高射機槍連,裝備3挺單管14.5毫米高射機槍和8挺4聯裝7.62毫米高射機槍。也就是說,1個由3個師編成的步兵軍里,擁有48門高炮、27挺大口徑高射機槍、72挺4管高射機槍。
以上武器,看起來數量不少,但由於1個步兵軍展開正面有20~25千米,如此一來,每千米正面防空火力,平均只有2門高炮、1挺大口徑高射機槍和3挺4管高射機槍。顯然,如此薄弱的防空火力密度是不夠的。此外,衛國戰爭爆發前,蘇聯陸軍尚處於改編中,還沒來得及為野戰防空部隊建立相應的觀察、預警和通信系統。
衛國戰爭初期,蘇軍由於遭受德軍突然襲擊,空軍力量損失嚴重。僅在戰爭第1天就有66個軍用機場和1200多架作戰飛機被摧毀,使德軍一舉奪取了壓倒性空中優勢。入侵的德軍裝甲集群在數千架作戰飛機的支援掩護下,迅猛突入蘇聯腹地。蘇軍地面部隊在較長一段時期里,因空軍航空力量不足以掌握戰場制空權,兼缺少地面防空火力掩護,不得不在極其被動和艱難的條件下與德軍苦戰,並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面對德國空軍的威脅,蘇聯陸軍迅速建立了一個環環相扣的野戰防空體系。前線防空區分為3塊,從前沿到縱深分別是集團軍的防空掩護區,集團軍後方防空區和方面軍後方防空區。縱深達30~50千米的集團軍防空掩護區又層層劃分為軍、師、團的防空區。各防空區的掩護任務,由陸軍野戰防空兵力和空軍戰鬥機共同完成。
不過,戰爭第1天就遭受重創的蘇聯空軍力量迅速萎縮,實際上能為完成這種任務而出動的架次極為有限。1941年11月,西方面軍空軍共出動4451架次,其中直接掩護前線部隊只有325架次,佔總架次的7.3%。戰鬥機與陸軍野戰防空兵力的協同,也因為隸屬關係不同,指揮層次複雜而變得非常困難。即便是能在特定時間、特定方向上出動一些戰鬥機,也因為伊-15、伊-16等主力機型各方面均落後於德軍的Me-109戰鬥機而變得效果不彰。而蘇聯陸軍雖然在開戰後迅速為防空部隊配置了人力觀察哨,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為觀察哨提供了有線和無線通訊手段。但通過目視觀測法只能觀察到距離10~12千米的敵機,提供1~2分鐘的預警時間,而且還不能保證不漏掉敵人小機群或單機行動。
二戰蘇軍探照燈部隊
因此,衛國戰爭初期,蘇聯陸軍野戰防空部隊無法為部隊提供有效掩護。而且由於德軍坦克的嚴重威脅,蘇聯陸軍的大量高炮不得不改為反坦克炮使用,大量軍工廠的搬遷也造成高炮產量急劇下滑。1941年7月末,西南方面軍只擁有232門76.2毫米高炮和176門37毫米高炮,只相當於編製數量的70%與40%。裝備補充方面,到1941年9月1日,西南方面軍只得到了請領數量40%的高炮和66%的高射機槍。
在防空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不少軍屬高炮營編製被撤消,兵力兵器則充實到師屬高炮營。一些損失大的高炮營被迫縮編成連。從1941年底開始,高炮部隊開始改編,由4門制改為6門制。
逆轉乾坤
1942年6月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將所有的高炮、高射機槍及與之配套的空中觀察、預警和通信分隊歸屬於陸軍炮兵部隊,並在各方面軍、集團軍兩級設置炮兵副司令專門負責防空問題。集團軍編製中增設了高炮團,由4個37毫米高炮營和1個大口徑高射機槍連(16挺)組成。除了編製兵器的增加,領導力度的加強,在兵力使用上,也規定各高炮群至少要將其2/3的力量用於野戰部隊防空。
隨著東遷的兵工廠恢復生產,以及戰時經濟轉型的完成,從1942年秋季開始,高炮產量迅速增加,蘇軍隨即開始組建最高統帥部預備高炮師。最初,這種師由4個裝備小口徑高炮的高炮團組成,裝備64門37毫米高射炮和64挺12.7毫米高射機槍。不過,由於沒有中口徑高炮,該師有效射擊高度只有3000米,加之沒有自己的後勤分隊,經常發生彈藥供應不上的現象。1943年2月下旬,最高統帥部預備高炮師的編成中又增加了1個獨立高炮營,同時有1個高炮團改裝中口徑高炮,使該師能夠有效對付3000米以上敵機的空襲,可為集團軍提供寬9千米,縱深7千米,共計63平方千米的有效空中掩護。平均每平方千米有1.5門高炮或者每千米正面有9門高炮。為了最大限度地將防空火力集中在決定性方向上,步兵師屬高炮營被充實到最高統帥部預備高炮師。在具體使用上,預備高炮師負責集團軍地面防空,集團軍屬高炮團用於掩護集團軍後方安全。重要方向的步兵師在戰時可得到集團軍屬高炮團和最高統帥部獨立高炮營的加強。
二戰蘇聯空軍前線航空兵的雅克3戰鬥機
不僅防空力量顯著增長,蘇聯空軍在1943年也取得了對德國空軍質量和數量的雙重優勢。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隸屬於中央方面軍的空軍第16集團軍由7個航空師組成,其中3個殲擊航空師用於掩護方面軍行動。隸屬於沃羅涅日方面軍的空軍第2集團軍有5個航空師,其中2個殲擊航空師用於掩護方面軍行動。也就是說,隸屬於中央與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全部空中力量有40%~43%用於掩護地面部隊行動。此外,中央方面軍編成內有5個最高統帥部預備高炮師、10個集團軍屬高炮團及4個獨立高炮營。沃羅涅日方面軍編成有4個最高統帥部預備高炮師、11個集團軍屬高炮團以及2個裝備中口徑高炮的最高統帥部預備高炮營。方面軍與各集團軍中還編有相應的無線電連、觀測連、通信連。
這些防空力量並非平均分配,而是被集中在主要作戰方向上。中央方面軍第13集團軍的32千米防禦寬度(超過方面軍防禦區域10%)上,集中了方面軍50%的中口徑高炮部隊和40%的小口徑高炮部隊。空中觀察,預警和通信系統也得到了改善。各步兵團均設立了非建制的觀察哨位。集團軍屬對空觀察連的哨位中,有2個被分配給步兵師,其中1個設在防禦前沿,另一個在師部附近。對空觀察連同時也在空軍殲擊航空兵野戰機場派駐有聯絡人員。
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前,前線部隊的防空配置比先前的任何戰役都組織的更好。儘管如此,在戰役的第1天,雙方爭奪制空權的鬥爭異常激烈,戰鬥機與高炮力量仍顯得不足。不單如此,由於戰鬥機群總在同一高度巡邏,因此常常不能及時出現在急需的空域,無線電引導站在指揮調度戰鬥機方面還顯稚嫩,加之戰鬥機與地面的無線電聯絡,以及地面觀測、預警力量間的通訊聯絡極不順暢,因而在戰役首日,蘇聯防空力量仍無法有效抗擊德軍的空襲,致使地面部隊蒙受了較大損失。
根據租借法案,蘇軍獲得了一批維克斯四聯裝12.7毫米防空機槍
不過,蘇軍的反應很快。從戰役第2天開始,幾乎所有戰鬥機部隊都用來掩護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戰鬥機採取多層次不同高度編隊。殲擊航空兵師的戰地指揮所盡量靠近前線部隊作戰地域,這樣可以通過無線電對空中戰鬥機編隊進行引導與指揮;高炮部隊開始機動作戰,緊隨前線部隊行動,使得每千米作戰寬度高炮數量保持在9~12門。德機空襲時,蘇軍高炮率先迎戰,一旦已方戰鬥機進入交戰,則立即停止射擊。
上述改進措施的效果立竿見影,從戰役第2天直到戰役結束,德機損失激增,不敢再出編隊行動,被迫分散成單機或小機群行動。奧廖爾方向從戰役第3天起、別爾哥羅德方向從戰役第6天起,戰役制空權就掌握在蘇軍手中。在1943年年底前進行的其他戰役中,上述行之有效的組織措施被廣泛推廣。
鋼鐵蒼穹
從1943年下半年開始,蘇軍防空部隊開始配備雷達,可探測到80~120千米外的敵機活動情況,從而極大提升了早期預警的有效性和戰鬥機編隊空中掩護的及時性、針對性。從1942年秋季開始在各殲擊航空兵師內組建的空中遊獵機組也藉此獲得了更多戰果。
二戰末期,蘇軍的探照燈開始集成早期預警雷達
在柏林戰役中,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所屬空軍戰鬥機部隊分成3個作戰區域:空中遊獵區域、主要作戰方向的空中巡邏區域,以及整個戰線的空中掩護區域。空中遊獵的機群深入到德軍機場上空,積極尋找目標,主要是消滅德偵察機和小機群飛機,同時將發現的敵大機群行動情況彙報給上級。戰鬥機的有效活動極大減輕了地面部隊的防空壓力,使之得以更為合理有效地配置高炮部隊,不僅能為一線部隊提供對空防禦,而且還能掩護前線部隊的後方安全。例如在柏林戰役中,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負責掩護後方的任務,由西防空方面軍的1203門高炮承擔,這讓德國空軍殘部根本無隙可鑽。
蘇聯陸軍野戰防空的形勢得到了極大改觀,不過仍存在不足之處。在一些進攻戰役,高炮部隊與戰鬥機部隊在機動過程中,中斷了對空防禦。德國空軍利用這樣的漏洞,乘隙對高速突進的蘇軍地面部隊發起了空襲,在某種程度上遲滯了蘇軍的進攻速度。1944年的白俄羅斯戰役中,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在伊葉爾加瓦、什烏爾亞地區,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在涅曼河地區,以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逼近維斯瓦河時,都曾遇到這樣情況。7月29日,德國空軍出動4~30架不等的多個機群,共計300餘架次,對在普拉瓦的第69集團軍和和在華沙東部的第2坦克集團軍進行空襲。而配屬在這個方向的蘇聯空軍第6集團軍在這一天里,因為轉場和前推野戰機場工作的滯後,只出動了95架次殲擊機掩護地面部隊。8月1日,德國空軍再次出動6~40架規模的機群,對在維斯瓦河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近衛第8集團軍進行轟炸,一共出動了340架次。而空軍第6集團軍只出動了98架次。在1944年7月的最後幾天,德軍空軍依然能乘隙對在什烏爾亞地區的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進行空襲。在布達佩斯戰役中,德軍空軍在個別日子裡,仍能出動4~30架飛機規模的機群,對烏克蘭第2方面軍所屬近衛第6坦克集團軍實施空襲。
戰後蘇軍總結戰時經驗教訓,認為無論是在戰術上還是戰役級別上,都應注重地面部隊野戰防空作戰能力建設,並為陸軍部隊大量配備多種型號的高射炮。而隨著作戰飛機進入噴氣式時代,作戰飛機的飛行速度、實用升限和機動作戰能力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老式的高炮開始顯現出難以勝任防空作戰任務。為有效應對美國和北約戰術飛機及戰術核武器對蘇軍地面部隊的嚴重威脅,蘇聯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射程涵蓋遠、中、近程,射高兼顧高、中、低空的龐大防空導彈家族,為地面部隊撐起了鋼鐵蒼穹。
版權聲明:本文刊載於《軍事文摘》雜誌2018年第6期,作者:殷傑。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TAG:《軍事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