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VIDIA和AMD形成夾擊Intel之勢

NVIDIA和AMD形成夾擊Intel之勢

一季度的財報顯示,NVIDIA和AMD的營收均取得了高速增長,NVIDIA的伺服器業務收入、AMD的PC處理器營收高速增長是原因之一,很顯然這兩個領域都是Intel佔優勢的領域,無疑它們正給Intel帶來巨大的壓力。

NVIDIA搶佔Intel的伺服器晶元市場

業績顯示,NVIDIA一季度的營收為27.9億美元(扣除了OEM/IP等收入),同比增長50.6%;其中遊戲市場貢獻了17.28億美元,同比增長52.4%;伺服器業務營收為6.6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80.3%。作為對比,2016年NVIDIA的伺服器業務收入僅為8.3億美元,可見該項業務發展的迅速。

Intel公布的一季度業績顯示,負責伺服器晶元的數據中心集團營收為52億美元,同比增長24%,伺服器晶元業務繼續是Intel的主要利潤來源。Intel已開始了業務轉型,開始將伺服器晶元業務作為核心業務,寄望以此為基礎在未來的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取得競爭優勢。

NVIDIA在伺服器晶元市場的擴張是依託於其GPU在AI領域所擁有的領先優勢取得的,當下AI正成為各方的重點,而全球的神經訓練網路大多數都基於NVIDIA的GPU搭建,NVIDIA正利用這種優勢與ARM合作採用ARM架構的CPU與它的GPU相結合在伺服器晶元市場擴張。

從一季度的業績來看,NVIDIA在伺服器晶元市場正迅速擴張,其營收已相當於Intel的數據中心業務的12.9%。在過去數年,Intel在伺服器晶元市場一直都佔據優勢,AMD無力與Intel競爭一度導致Intel佔有伺服器晶元市場的份額高達97%,然而從NVIDIA發布的數據來看它正實實在在的威脅著Intel在伺服器晶元市場的地位。當然就目前來說,NVIDIA的這些收入還是主要來自於它的GPU,在CPU市場上佔有的份額還較為有限,但是假以時日NVIDIA和ARM合作搶佔Intel佔優勢的伺服器晶元市場未必不會變成現實。

AMD搶奪Intel的PC晶元市場

AMD一季度的業績顯示,其營收同比增長67.4%,是多年來少有取得的好成績,幫助它取得這一優異成績的無疑是它的PC處理器,它去年推出的Ryzen處理器大放異彩,性能據稱提升了40%,上市之後廣受歡迎。

今年1月份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市場,AMD的Ryzen處理器在美國上市之後市場份額一路上升已佔有美國PC處理器市場的份額超過四成,這是自2007年以來最好的成績。雖然在美國市場之外,AMD尚未取得如美國市場那樣的突破性進展,但是外界普遍認為隨著今年Zen2架構處理器的推出,AMD在美國以外的市場也將取得突破。

AMD的Zen2架構處理器將採用台積電剛量產的7nm工藝(中低端處理器會採用12nmFinFET工藝),這將進一步提升其處理器的性能和降低功耗,Intel的10nm工藝(普遍認為台積電的7nm工藝可能只是比Intel的10nm工藝稍好)再次延遲,無奈之下Intel只好繼續推出採用14nmFinFET的CPU,在先進工藝的助推下AMD的CPU對Intel的性能和功耗優勢將更為明顯,再加上在價格方面的進取,其可望在全球PC處理器市場給予Intel重大打擊。

雖然PC處理器如今不受Intel重視,但是這項業務依然是它的主要收入來源,今年一季度的業績顯示負責PC處理器的客戶計算集團營收為82億美元,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超過半成,如果AMD在全球PC處理器市場持續搶奪Intel的市場份額將加快後者該項業務的收縮。

重要的是,AMD在PC處理器市場持續取得進展的情況下,它也宣布將征戰伺服器晶元市場,以更強的性能、更低的價格同時由於其也是與Intel的伺服器晶元一樣是X86架構可以實現兼容,將對Intel的伺服器晶元業務造成重大威脅。

NVIDIA、AMD的強勢進攻凸顯出Intel的不思進取,Intel這幾年在處理器架構研發上被指擠牙膏性能提升有限、在工藝研發上則出現止步不前的局面,14nmFinFET工藝早在2014年就已投產延續至今已有四年時間,同期台積電則從20nm迭代至今的7nm工藝,這讓人質疑Intel取得成功的摩爾定律已失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2G退網又遇新阻力,現有物聯網大都基於2G網路
平板電腦連續下滑,華為和蘋果是獲益者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