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大飛機項目,英法先後反水,這次是德國

歐洲大飛機項目,英法先後反水,這次是德國

宋老師請假一天,今天沒有音頻節目,敬請諒解。

1992年,比利時和土耳其先後加入歐洲flag合作體;到了1993年,合作體的七個成員國政府簽訂了諒解備忘錄,終於開始正式搞項目了。那麼未來大型飛機FLA的可行性預研也於1993年第二季度如期完成,於10月轉入可行性研究階段,項目全面啟動。但是,隨著加入到合作體的國家越來越多,歐洲這一幫子的反賊的本質就開始體現了,合作體成員國之間對生產任務和研發經費的分配比例產生分歧,誰都想既能多分配到一些生產任務,又想少分攤一些研發經費,結果船長一多,船就開到山上去了,嚴重影響了合作體所有成員國的利益,再加上歐洲各國已經被同時折騰的沒完的歐洲戰鬥機項目搞的心力交瘁,FLA的研發進度大受影響,各成員國對該項目的信心也受到很大打擊。

英國政府率先宣布表示不玩了,畢竟當年英國跟美國關係好,皇家空軍的C-130K最早於1966年交付使用,當年拿的最新款,現在是老古董,眼看著使用年限將滿。軍用運輸機的採購與交付時間一般都很長,如果不能馬上著手解決替代機型的問題,到時皇家空軍的軍事空運系統將出現不小的空檔。無奈之下,英國人將目光轉到美國C-130J運輸機的身上。不過英國政府宣布退出後,英國宇航公司仍一直堅持自費參與FLA項目,為什麼呢,因為他畢竟也花了不少錢了,直接。英國退出後,法國也隨後在它多年度財政預算中取消了相關的經費預算。儘管英國和法國退出了,歐洲flag們仍堅持在1995年5月完成可行性研究,1996年開始轉入預研製階段,並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規範。 1994年12月,英國訂購25架C-130J戰術運輸機,並公開表示FLA項目如果完成可行性研究,將會考慮重新加入,並宣布其購買40~50架FLA的意向。兩年後,英國政府見FLA已完成可行性研究並轉入預研製階段,實現了自己的承諾,法國也重新明確了其對合作研發、購買FLA的熱情。英國和法國重回合作體後,西歐七國家共同通過了一項協議,初步明確了各自欲購買FLA的架數,總需求量確定為228架。這下有了需求有了訂單,應該沒問題了吧。

但是這次是德國人反水了,在簽署協議後,他們對俄羅斯和烏克蘭聯合研製著名PPT工程的安-70大型運輸機感興趣,執意要探討用該機作為歐洲未來大型軍用運輸機備選方案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當年的德國總理科爾,想要展示自己對中歐的影響力,成為有聲有色的歐洲大國,因此德國政府才有意支持烏克蘭研製的安-70,以作為FLA計劃一旦失敗的備用方案。

而安-70在PPT上表現的確不錯,貨艙寬和高度分別達4米和4.1米,最大商載達47噸,比美國C-141和俄羅斯伊爾-76還要大得多,大型貨物很能裝的。在擁有出色運載能力的同時,安-70還具備和戰術運輸機一樣優秀的短距起降能力、接近於渦扇發動機運輸機的巡航飛行速度,其採購和使用與維護成本卻只相當於這類重型運輸機的幾分之一。與還停留在紙面上不知何時才能飛起來的FLA相比,安-70已完成多次試飛,這架勢馬上就能裝備俄羅斯空軍了——雖然實際到最後也沒有完成試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瑋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武器的心臟病問題很嚴重,居然為了一項裝備去求地區強國
超級戰艦——世界海上格局的改變者

TAG:宋瑋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