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禪茶秒道·李遇春的書法作品

禪茶秒道·李遇春的書法作品

左右滑動查看全圖

上下滑動查看全圖

上下滑動查看全圖

「內擫法」與「外拓法」的形成

李遇春

現代書法家沈尹默先生認為:書法運筆有「緩異」與「筆致急斂」之不同,筆致急斂者是「內擫法」所成,而「緩異」者則必然外拓。史稱王羲之為「內擫法」,王獻之為「外拓法」。這種筆法的形成與其生活的時代背景和追求的品味是密不可分的。

王羲之生活在一個由隸書轉變薊揩書的過渡時期,這時的晉朝,民族鬥爭激烈,統治階級中的許多土族成員不滿現實,但又無力改變這一狀況,所以產生了逃避現實、及時行樂的感想。傳統的儒家思想受到懷疑,而「清靜無為」、奉道教中的「天師道」,這時三十而立的王羲之因仕途私怨,從此游於林下,專攻書法,不復再問政事。王羲之四處遊歷,見到李斯、鍾繇、蔡邕等人所書碑刻,發現自己學衛夫人書不對頭,於是改弦更張,從秦漢以來淳古的篆隸中吸收了古質的韻趣。這一時期雖然楷書基本成形,但運筆結體粗放。他致力研究張芝的草書、鍾繇的楷書,但他並沒有作簡單的模擬,而是融會古今的筆法,加以發展變化。我們從王羲之遺留下來的書跡中,不難看出社會背景對其書法藝術的影響。從「勢巧形密」的楷書作品《黃庭經》、《樂毅論》到「遒媚勁健,變化萬千」的行書《蘭亭序》王羲之的運筆者擬無法而萬法悉備,筆畫在書寫過程中提按導送,使轉運行,具備上下起伏的節奏感,表現出一種質樸、隨意、洒脫而渾然天成的情調。我細品《蘭亭序》線條的豐富多變,都表現在有意無意之中,變篆的工整為飄逸,變隸的方折疾澀為圓轉流暢,吸收了篆書線條的圓潤使轉,隸書線條的粗細變化和勾連,從而形成自己的特有的運筆方法,即中鋒運筆,變方折為圜轉,以筆法為骨幹,氣韻為靈魂,筆隨意轉,筆到意到,構成特有的運筆方法即「內擫法」。

王獻之雖然繼承其父,然技法有所創新,體貌也有所變革,我們從其流傳下來的書跡《鴨頭丸貼》、《送梨貼》、《中秋貼》、小楷《洛神賦》中,發現王獻之運筆有明顯的不同。《中秋貼》中「不復不得」四字兩個「不」字的中鉤、右邊的反捺與下邊字的連貫及「復」與「不」的連接基本沒有提筆,而是用頓筆和方折施以側鋒,以人以剛而顯柔的感覺,這正是運筆外拓的體現。以如「甚」字兩點與「省」、「如何」的連接,「人」撇與擦的連貫,「等」的堅鉤,「單」字左垂點與平鉤轉折第四橫與第五櫻花以及與長豎的轉折,以頓挫方折為表現,米芾說其運筆婦火著化灰。王獻之留給人的是筆致俊郎豐膄,外柔內剛,結體修長,積雄健為內勢,化剛柔為一體,為使轉中以頓挫方折為主,兼顧側鋒,形成自己的運筆方法,即「外拓法」。

綜觀運筆的「內擫」和「外拓」,它都處在某一時期的變革階段。王羲之時代不問政治,尚「清淡」,這種特殊的環境造就了一代書聖,而王獻之與其父追求不同也產生了自己的運筆特點,唐李世民在樹立二王的同時也把二王的運筆方法推而廣之。後人在「今之視昔」的同時,在實踐中以不斷總結推陳出新。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輯》上說:「書法為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於方圓,操縱極熟,自能巧妙。」從以上說明,無論內擫還是外拓,都以提筆才易揮運,字才能得到自然之美。今之視昔,我們是否也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自己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之六度忍辱
飲用白茶需要注意些什麼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