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流經宛城的護城河,原來是這位元朝敗將修建的!

流經宛城的護城河,原來是這位元朝敗將修建的!

元末明初著名軍事家郭雲

在南陽市人民路與鴻德步行街之間,便是穿城而過的西護城河。它和白河、梅溪河、溫涼河、三里河等八條內河,如條條玉帶環繞於宛城腰際。

歲月匆匆,當初與護城河相伴而生的高大挺拔的古城牆,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唯獨這時清時濁的護城河,默默地守護著宛城子民,慢慢流淌著世代南陽人的故事,訴說在這塊土地上演義的人間情話。

鮮為人知的是,存留至今的南陽府護城河,是由元朝敗將郭雲當年修城牆時開挖的。

南陽市鴻德步行街附近的護城河

政聲卓著,深得重用

據《明史》記載,郭雲(?——1374年),元末明初人,出身農家,祖籍湖北隨州,後隨父親遷居裕州(今南陽方城)。

他身高八尺有餘,相貌魁偉,官至湖北行省平章政事,即湖北省的最高長官,經濟、軍事、政事,他通管。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河南郡縣都被明朝起義軍攻下,元朝皇帝倉皇北奔,河南的地方官或逃或降。只有郭雲招募義兵,保障家鄉,獨自堅守裕州的泉白寨(位於今方城楊集鄉大河口東麓)。

這裡山勢嵯峨,兀自挺立,易守難攻。加上郭雲力大無比,膽略兼人,明軍屢戰不克;派人勸說,他也誓死不屈。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代大將軍徐達派指揮曹諒圍攻泉白寨。郭雲出城迎戰,兵敗被俘。徐達呵斥他跪下,郭雲不但直立不跪,還罵不絕口,以求速死。士兵用刀刺他肋骨加以恐嚇,但他仍不為所動。

也許是同為英雄惺惺相惜,徐達實在不忍加害郭雲,就把他押送至京師(今南京),交由太祖朱元璋處理。太祖很是欣賞他的英武忠義,命令把他釋放。

當時,朱元璋正在閱讀《漢書》,問郭云:「你識字嗎?」郭雲回答:「識字。」太祖就把書交給了他。郭雲大聲誦讀,且讀得滾瓜流水。皇帝看他還懂得史書,非常歡喜,賞賜十分豐厚。

朱元璋認為,郭雲是武將,如果讓他馬上反戈攻打元朝,會傷他的感情,於是就慢慢感化他,讓他先從文官做起,委任他為溧水(今江蘇溧水縣)知縣。

洪武二年(1369年),郭雲就任溧水縣令。在任期間,他為官清廉,處事練達,政績卓著,民成稱頌,聲望大震。太祖愈發認為他賢良,於同年底,特提升為宣武將軍南陽衛指揮僉事(副軍事首領,正四品),守御南陽,兼任南陽知府。並讓他回到家鄉裕州,召集收容舊部,戍守當地。

元末明初古戰場遺址——方城泉白寨

修築城池,加強防禦

元末明初,亂世初平的南陽府城百廢待興。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洪武三年(1370年),南陽衛指揮僉事郭雲「築城建衛,撫綏軍民,鹹得樂業」。

他重修南陽府城,在元朝土城舊址基上,開始用磚石加固,將南陽城改建為磚石城,城垣始有規模。府城牆環城一周六里二十七步,高、寬各二丈二尺。高大堅厚的城牆將府城內外截然分開。

為加強南陽府城城牆內外聯繫,郭雲又修建了威儀的府城門。

府城有四門:東門曰延曦門 (現新華路東段與菜市街十字路口以西約四十米處),北門曰博望門(北關浴池門口向南數十米處),西門曰永安門 (現紅都百貨北側新華后街處),南門曰淯陽門(現解放路南段)。如今淯陽橋的名字就是從南門名稱所來。

四大城門之外,分別建有月城(俗稱瓮城)。城門之上和城的四個角,各建有城樓和角樓,並有敵台樓、窩鋪四十三座。

在城牆的外圍,郭雲命令民工開挖壕溝,引梅溪河水注入,形成人工河,即護城河。這是城池的一道重要的防禦工程,一度是明清時期南陽府城牆的屏障。

護城河深二丈二尺,闊四丈四尺。南陽府城地處梅溪河和溫涼河之間,南面是白河。郭雲開挖濠溝引梅溪河水,入護城河繞城一周後,於城東南隅的閘口下泄至琉璃橋處會溫涼河,最後匯入白河。

郭雲大力修築的南陽府城牆和護城河這些軍事防禦建築,勘稱一道戰可據、退可守的堅固屏障,給城內居民以安全感,給城外敵人以威懾感。因此,昔日的高城深池,簡直就是當年南陽府城的生命線。

崇禎初年,明藩唐王朱聿鍵,不惜重金重修南陽城門,惜乎明末毀於戰火。後來清王朝對南陽城雖屢有修繕,但城門仍沿用明代四城門舊名。同時,除了原護城河外,又西引梅溪河水、東疏溫涼河以為寨河。

在此期間,郭雲還主持修築了裕州土城。裕州城池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厚一丈五尺,設四門:東曰崇善,南曰廣安,西曰德勝,北曰迎恩。

明代南陽府城西城門(呂風林繪)

溘然長逝,太祖厚待

郭雲因功,升任龍驤衛指揮,數年後病逝。

太祖聽聞,悲痛不已,特意下諭:「郭雲出自鄉間,倡義旗保衛鄉里,生平坎坷,竭盡全力。王師北伐,人人響應,但郭雲數戰不屈服,勢窮援絕,最終仍無異志。我讚賞他的氣節,在有關地方試用,百姓都歌頌他的恩德,讓他鎮守故鄉,則軍民安居樂業。他雖沒有汗馬功勞、倒戈之功,但政績顯著、忠義凜然。」

郭雲死後,葬於南陽城東。唯存長子郭洪,時年十三歲。明太祖朱元璋在詔書上說,其子郭洪可入開國功臣列,並授予宣武將軍飛熊衛親軍指揮使僉事(副職),後代可以世襲其職。並且囑咐郭洪不與小人結交,勤習武事,不要辜負皇帝對他的期望。

其諄諄告誡,苦口婆心,朱元璋對郭雲的厚愛由此可見一斑。

朱元璋登基後,冊封了81位開國功臣,可是到最後僅有湯和、沐英二人善終,其他都被其以各種罪名處死,甚至被誅滅九族。而當時元朝降將眾多,享受世襲殊榮的僅有郭雲、王溥二人。

當時,朱元璋為了實現建明滅元的大計,制定了一系列發掘人才的政策,其中有一條叫作「不以前過為過」。他認為,在元朝陣營中,有不少人是真正的賢才。為此,每當他攻下一座城池後,就明確宣布:對於曾在元朝做官的人,實行「不以前過為過」的政策。他說:「吾當以投誠為誠,不以前過為過。」

對於元朝官員,朱元璋真誠相待,既往不咎。即使所徵用的官員不服,他也不勉強留用,並明確規定:「有司不許驅迫,聽其自便」。

歷史證明,剛烈不屈的元朝敗將郭雲,的確是一個大將之才。而郭雲被朱元璋厚待重用,也更說明朱元璋的遠見卓識!

明代的南陽府城牆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在明朝洪武元年發生了什麼讓我們的祖先背井離鄉遷徙各地
明朝4大猛將:第三位外號閻王,第一為明朝開國第一將!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