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盂縣:探秘尋古迹 問道李賓山

盂縣:探秘尋古迹 問道李賓山

文/高保民

歷史風煙中,以人物命名的山峰並不多見,除非他做出了特別的貢獻,人們才肯把這份崇高的榮譽饋贈給他。李賓山,就是一座因人而名的山。4月1日,盂縣文聯應南婁鎮政府和秀寨村委相邀組織部分作協會員與攝影協會會員一行40餘人前往採風,我參加了這次活動,對李賓山進行了探訪。

最近以來,李賓山以極高的頻率進入盂縣人的視線與耳膜,是因為一條剛剛建成通車的路。這條路被叫成了李賓山路,它南起秀水河橋頭經縣城中心過金龍街北接水神山陽泉北站,全長4.2公里。這條南北向的動脈一連通,就極大地緩解了整個縣城的交通壓力,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明顯。

縣政府為什麼把一條路冠名為李賓山路,李賓山又在那裡呢?

《山西通志》載:「李賓山盂縣南二十里。峰六澗三,怪石秀林。李長者死後葬於此山。」它位於現在的盂縣南婁鎮秀寨村南2公里,海撥1293米。元代時,南、北二山均建有蘭若寺,故亦俗稱南、北寺山,1995年出版的《盂縣誌》是這樣記載的。

為什麼叫李賓山?2011年版《盂縣文史資料全集》第二卷中有傅山撰寫的《記李賓山》一文,在韓萬德的注釋條目1中有:「李賓山,系神福山(即方山)北麓支脈,位於秀寨村南,本名北寺山。因唐時李通玄在此隱居著論佛經,盂人以其賓客相待,故有李賓山之俗稱。」神福山的來歷又有什麼依據呢?據唐王居仁《神福山寺靈跡記》,晉時賜名福秀神山,故名神福山。宋政和二年又賜名方山。清嘉慶時,有牧羊人在東峰發現一斷碣,書名「神蝠」,祁雋藻認為山形似蝠,福為蝠之偽。

李長者:本名通元,號玄通,因法號為」顯教妙嚴長者",故後人簡稱李長者。該出身唐李家王朝的皇室世家(太原人),仕宗正少卿。後恬淡名利,厭棄紅尖,皈依求道,雲遊天下,於唐開元七年(719)臨盂,在神福山(即今方山)、大賢、雙鶴山等地,盡心著論《大方廣佛華嚴經》,按照記載,李通玄來到盂縣銅穎鄉(今南婁)的大賢(原待賢)村高山奴家,這家人樂施好善,騰出一處房子讓他居住。他在那裡住了三年後又在該鄉東南面馬家的山谷中住了五年;之後又遷移到西北的韓公莊上呆了三年。

傳說,他到了神福山在冠蓋村(今盂縣攔掌村)遇到一隻猛虎,虎恭敬地伏在地上,李通玄說,我想注釋《華嚴經》,你能給我找個地方嗎?老虎就站了起來,李通玄就撫摸著它,把裝經書的袋子掛在老虎背上,老虎就把他引到了離這裡20多里的神福山上的一個石龕中。據說龕旁原來沒有水,他來後晚上風雨大作,拔去一松,化為一潭。傳說他口出白光當燭。在山裡住著的時候,還有兩個妙齡女子為他汲水焚香,供給飯食。等他寫了五年把經寫好後,女子就不見了。有人說倆女子是白鶴所化生。後來世人把他注釋《華嚴經》時所在的地方稱為雙鶴山,在現在的盂縣南婁鎮鹿峪村西。

記載說,李通玄身長七尺,一雙大眼,目光清澈,紅唇,紫色而茂盛的長鬍須;貌美臂長,圓直發,黑里透紅的顏色,毛端右旋;頭戴樺皮帽子,身穿麻布衣服,長裙大袖,不系腰帶,平時光腳走路;不怎麼吃飯,每天早晨只吃大棗十顆,像銅錢大小的柏葉餅子一枚,人稱「棗柏大士」。

他在開元十八年(730)三月二十八日坐化於北寺山土龕之中,享年96歲。逝後葬於神福山北麓「山北槲樹林之石丘」旁,即今秀寨村南之北寺山(李賓山)。

李通玄於武則天在位時,開始研究《華嚴經》。李通玄來盂縣潛心《華嚴》11年,著有《新華嚴經論》四十卷,其次是《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四卷、《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卷大意略敘》《解密顯智成悲十朋論》四種著作。李通玄的《新華嚴經論》中有不少獨創的見解,所以能於賢首、清涼等華嚴宗師的著述外別樹一幟;而論中應用《易經》的思想來解釋《華嚴》,也是引起學者注意並促使此論推廣、流行的一個因素。他的《華嚴經合論》不但在內地佛教界有巨大影響,在香港、台灣地區也影響廣泛,而且影響到日本、韓國的佛教界。

山因人而名。李賓山,這座在古代被稱為神福山今為方山北麓支脈的一個小山頭。以一種獨具魅力的風姿,吸引著一代一代世人的目光。

明清之際的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太原人)在寓居盂縣時曾於1644年至1645年就住在了李賓山,曾撰《記李賓山》一文,文中所記躍然於目,十分傳神:「山則唐李長者華嚴道場,今亦不奉長者。前殿三大士,殿前即其廊,廊殿後梠接也。後殿一佛,佛階砌左,玫瑰一本,色香殊勝,疑佛菩薩心樹也。道場之陰,斧劈石業,業立如屏。石罅撥疏柏十數章,小白浮圖出焉。石下滿井,澄渟弱丈,寺僧分潤,不少溢竭。當一亭苫之,惜無作者。井前石町,又錯色玫瑰一叢,花色不一,開輒欲千蕊,近方言之所謂十姊妹花者矣。住者,游者,同未斷愛。愛松耶?柏耶?十姊妹耶?」

清順治四年(l647年)進士,官至湖南布政使參議、衡永郴道守道的三晉文化名人,盂縣人武全文更是多次到過李賓山,為尋幽探奇與同伴在寺僧的陪伴下特意住了三日。在《賓山奧遊記》一文中對李賓山讚譽有加:「奧哉,此日游,幾乎入武陵,窮桃花源,與塵世迥相絕,抑何須舍卻人境、更向十洲三島,覓蓬壺,問丹丘也!」

清康熙年間曾任湖北省天門縣知縣的盂縣人武介谷有《游賓山》詩一首:

興來憩碧山,野鳥供幽哢。

拄杖躡崚嶒,虹橋飛螮蝀。

雲蒸三澗合,濤撼六峰動。

抵足卧松岩,雨衣同一夢。

李賓山現存的主要遺迹有:蘭惹遺址、數通不同年代的碑刻、長者泉、舍利寶塔、仙坐石、古門樓等。

蘭惹遺址;蘭惹遺址上現今的主要建築為三眼彼此連通的石窯洞依山而建坐北面南,前臉為青磚砌就,所建年代不詳,目前有一名長治籍出家僧人常年修行於此,中間窯洞內供奉有佛祖釋迦牟尼及觀音畫像,東首一眼存放雜物,西首一眼為僧人居室。在這三眼窯洞之左右兩側均有房屋遺址,及斷壁殘垣磚石瓦礫。

在明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的《重建蘭惹寺記》碑刻中清楚載明:「縣治西去,山曰李賓,寺曰蘭惹,自大宋延佑四年所創也。」(應為延祐四年1089,筆者著)

蘭若(若,音rě),是"阿蘭若"的省稱,源自梵語aranya之音譯,原意是森林,引申為寂凈無苦惱煩亂之處,後也指一般的佛寺,《俱舍論》雲:一牛鳴地,可置蘭若,取離喧故也。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師塔銘》則稱:"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李賓山蘭惹寺雖在大宋元祐四年所創時不能確定官賜還是私造,但在這通明正統十四年《重建蘭惹寺記》的碑文卻是由當時的盂縣知縣張祥、張通,縣丞任綺、楊寧、屈鑒,主簿傅潤,典史祝浩、劉景,大學生程翰、秦敏,戶部郎中劉淵,將軍韓能,及本縣儒學生員,本寺住持,門徒,僧會司長老,護印僧等人共同所立。所以稱蘭惹為蘭惹寺名符其實。

從碑記和歷代文人的記述中,在近千年的時光里,我們可以知道李賓山上一直有寺廟和僧侶存在,隨著時光更跌人世變故,這裡的寺廟也像人的壽命一樣經歷生死過程,李賓山上的寺廟從1089年創建起經了倒塌,重建。再倒塌,再重建。這樣多次循環象一輩又一輩人的傳承一樣,才傳承到今天。這是自然發展的恆定規律,不可避免。

福佑泉(亦名長者泉):明、清兩代的《盂縣誌》皆曰:「李賓山上有福佑泉,內有長者墓。」傅山先生在《記李賓山》一文中也曾提到此泉說:石下滿井,澄渟弱丈,寺僧分潤,不少溢竭。

在蘭惹寺西側50米處,山腰周圍林木叢生植被繁茂,中間有一石砌小井,其中之水清澈如鏡碧空澄明,這就是福佑泉了,現在的住寺之僧在井入放了個小水泵直接將泉水用水管抽回了寺內,洗涮飲用看來十分方便。當地老鄉介紹,此泉終年不溢不竭,甘甜如飴。神奇之處在於,此山腳下的南婁秀南煤礦礦井已生產多年,而泉內之水卻始終豐盈。

舍利寶塔;此塔建在蘭惹寺背後的半山之顛,位置高過蘭惹寺約數十米。

碑文記載,該塔始建於元元貞元年(1295)。是盂縣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磚石構造塔式建築。塔高18.5米,五檐五層,各層間又夾設暗層,實際為九層,全用條磚砌築而成。塔身底部一層由沙石砌築一層為條磚砌築高0.8米,底層座高3.2米,周長9米,呈六邊形,自下而上逐級收分。一層之北、南、西南、東南四壁各嵌有石碣一方。二層以上每層每層座高均為0.45米都是下呈正方體,上為六角角形,其中二、三層之側壁,均築有高為0.5米,寬為0.3米的方孔小窗,內系空心。各層均用內外兩圈短柱支撐梁架,程柱之間又使用了許多斜撐和梁枋,組成了不同方向的復梁式屋架。塔身通體所有的梁架、柱頭、出檐、斗拱、瓦口、脊獸等構件,皆是由青磚雕琢磨製而成,技藝之精湛、細膩,形制之優美、莊重,真可謂巧奪天工,精緻絕倫。

1987年該塔被公布為縣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盂縣縣政府和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修繕。2013年陽泉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不容樂觀的是,此塔現在目視已有些傾斜,據專業人士測量傾斜度為20,相關單位應予以引起重視和保護。

仙坐石;此石在李賓山山頂之南稍下一端,為一不規則的四方形天然巨石,該石厚約3.4米,長5米,寬4米,面積為20平方米,石質堅硬,坦蕩如砥,齊整似壁,然稜角已被歲月之手剝蝕風化成橢圓形態,滄然古樸。宛若天外飛來之客已在人間待了太久之故,但坦然而卧,盡顯超脫於婆娑世界之態。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清代庠生張契在巨石南壁撰刻短文一篇,以記述「仙坐」之來歷。其文雲:「世嘗說,賓山西北隅有大石數塊,獨一石四面皆奇峰,飛仙而奕於其長焉。雖然聞其言而未見其跡,人多疑之,而吾獨信之者何哉?蓋一至焉見有仙氣,再至焉見有仙氣,屢至焉愈見有仙氣遂援筆而書之曰仙坐。嗟乎!仙坐則石仙,仙去則仙石。後之人有慕石者,即所以慕仙,倘有慕仙者,石寧不投之,若契如金而恕蘭也哉。」受時代的影響這段文字雖然有些迷信,但從其書法雕刻藝術角度講,仍具有一定文物價值。

李長者當年是否也曾在此「仙坐」上坐著問過佛道,注釋過華嚴經文,已不得而知,無從考究,但這一「仙坐」卻是極適合靜靜地打坐修道之所。

賓山書院;據南婁鎮安排的嚮導介紹,老人們說,李賓山上曾存在過書院數百年,只不過規模很小而已。在盂縣被傳為佳話的父子翰林、叔侄同科之事即與此書院有些瓜葛。

在嚮導的指引下,我們從蘭惹寺向東行了六七十米即見到了所言之書院。書院的主體建築已經坍塌,但房屋根基形制尚在。雜草叢生的院落前僅殘存了一座青磚所砌寬約1.5米高約兩米的磚雕磨製門樓,門樓額頭上正面書「儀範百王」四字,背面書「師表萬世」四字。院內平躺了一塊碑,為清盂縣知縣康孔昭暨縣城守備、縣訓導、縣典史等人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秋節所立。

現存於蘭惹寺的七通碑中有一塊是明成化四年(1468)十一月所立,碑文為《新塑十王神像之記》。文中有「古盂縣治西南隅,去邑二十餘里李賓山蘭惹寺舊建十王殿,乃前住持戒增前所剏也。」

十王殿外,又建了個「儀範百王」書院,這「儀範百王」指誰呢?

孔子是儒學宗師,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代皆尊孔崇儒,當然李賓山也不例外,也會受到各種文化的影響。元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在詔命孔子加謚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的聖旨中有「蓋聞先孔子又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

李賓山上這座清代所修的「儀範百王」書院應該是一座供奉孔子的祠廟,在古代把祠廟當做書院培養學生的地方是很普遍的習慣。

清代的父子翰林盂縣南婁鎮香河村父親田雨公,兒子田國俊可以說均與離村子不遠的李賓山書院不遠,田雨公的父親田生惠被時人目為大儒,嘗講「儒業宜師法程朱,以誠意正心為務,聖賢之道惟躬行而有得焉」。這與同時期的理學大師倭仁所主張的理學觀念有驚人的一致。田生蕙開館授徒達五十年之久。學生中捷南宮、登仕版者不可枚舉。這之中就有他的三個兒子:雨公、雨時、雨人和他的孫子國俊、朝俊、邦俊,還有本縣的舉人吳樹人、南婁張景星、進士石寅恭等。

1853年(咸豐三年一月八日)田雨公開缺回籍終養老父,在李賓山書院教授其弟雨時、雨人,兒子國俊十分正常。1853年受聘主講平定冠山書院。1856年受聘主講榆次風鳴書院。1858年(咸豐八年)誥授資政大夫,飲加三品頂戴。主講晉陽書院,晉陽書院肆業諸生請立田敬堂先生教澤碑。可以說田雨公為培養陽泉的學子和山西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南婁鎮是陽泉的經濟發展強鎮,李賓山的佛學淵源與儒學文化底蘊深厚,開發李賓山的文化富礦已列為當地政府的重要項目,相信李賓山會在盂縣致力於建成陽泉首善之區,發展全域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綻放出越來越吸引人的光芒。

天天盂縣公眾號承接廣告,聯繫微信號:yuxianbuzaiyuan

查看廣告費用

進盂縣老鄉群聯繫微信號:yuxianbuzaiyu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盂縣 的精彩文章:

TAG:天天盂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