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乘百法明門論》舊講6.2

《大乘百法明門論》舊講6.2

《大乘百法明門論》舊講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 宣講

《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菩薩造,玄奘大師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是把《瑜伽論》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綱挈領點編成一百法,以一百個法門來造成一部《百法明門論》。這是尊貴的凈蓮上師第一次宣講於新加坡,故稱「舊講」,因宣講時期較早,暫無視頻,祈請諒解(後來慈悲的上師凈蓮上師在2007~2008年期間第二次宣講了此論,見《大乘百法明門論新講》)。感恩歷代祖師大德及上師之殷切教導;祈願一切眾生早證菩提,早成佛道!

可登陸學會網站dcptxh.com下載 mp3音頻

【接上節】

下面開始介紹「五遍行」。在說明文章的內容時,會先引用本論的原文,再用新疏加以解釋,以補充義理的不足。這個就是說有一個補義,這是原來百法裡面沒有,它另外加進去的,它是引這個瑜伽師地論裡面,因為它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它把「五遍行」的次第,它是先「作意」,然後「觸」、「受」、「想」、「思」,跟我們現在百法的次序是一樣的。可是當我們看到成唯識論的時候,它的次序又不是這樣子的,它是先介紹「觸」,然後才「作意」、「受」、「想」、「思」,所以他這邊就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它們的次序會不一樣?那為什麼在成唯識論裡面會把「觸」放在五遍行的第一個來介紹,而不是「作意」,它的原因是什麼呢?

那他回答說:因為瑜伽師地論認為一心求解脫的聲聞、緣覺小乘人,還有大乘人,哪些大乘人?就是善於運用權巧方便的菩薩大乘人。那不管小乘還是大乘,只要他在修觀的時候,都要「作意」,譬如說我們剛才說,哦,觀想一個金剛薩埵,作意、作意,全部都要作意,所以在修觀的時候就是要「作意」為先,所以他就把這個「作意」呢,放在「五遍行」的第一個,這是以修行的人來講。不管小乘、大乘,只要他修觀呢,都是「作意」為先。

像我們昨天講的,種種神通境界訓練方法,它也是先「作意」。他先入定,入四禪,然後出定,作意,看他要練習那個神通,我們昨天舉例子,看是要練習天眼通啊、還是宿命通啊、還是神足通啊、還是什麼。就是你先入定,入四禪,四禪定舍念清凈,舍念清凈,那時候舍念清凈,沒有動念,然後在出定的時候作意、作意,再入四禪定,再出定、再作意,看你要修哪一個。好,譬如說我們昨天講說,練習天眼就是修光明嘛,先這個房間可以看得很清楚,光明可以照耀整個房間,很亮、很亮、很亮,每個細節都看得很清楚,那我就是先入定,四禪定。好,出定,我就觀想這整個房間充滿了光明,好像白天一樣。好,這樣子作意了之後,我就再入四禪定,我再出定、再入定,這樣好幾次哦。那至於幾次,那就看我們定力的功夫,還有觀想的功夫、修止觀的功夫,來決定你要這樣入定、出定這樣子作意幾次。然後這樣子練習了之後呢,你就是真的可以看得見了。然後再把地方擴大嘛,我們昨天講的,在東方的啊,或者是……,再把這個範圍擴大,你的光明可以到,哦,整個怡順了,再擴大,哦,整個新加坡了,再擴大,到鄰近的國家,馬來西亞你也看得見了,印度尼西亞你也看清楚了,就是它訓練的過程,就是都是要用到「作意」。所以這邊才會講說,我們剛才講的是小乘他們修這個神通、修定的方法,所以它這邊講說,不管小乘還是大乘,菩薩也是,菩薩也要修一些什麼光明定啊、還是什麼三昧,也是要「作意」為先,所以他就把「作意」放在第一個,所以他是針對修行人來說的。

那對凡夫來講,他的心念沒有那麼細,他看不到「作意」、那個警覺的狀態是看不到的,因為心很粗。凡夫的心很散亂,所以他看不到我們的心還沒有動念之前的那個,還在本位的那個,還在種子位,「作意」還在種子位那個高度警覺的狀態。一般凡夫沒有辦法感覺到那樣子,因為他心念動得太快,因為很散亂,所以他念頭很快,所以他沒有辦法體會到說,念頭沒有生起來之前的那個,「作意」還在本位,還在種子位,沒有生起現行之前的那個狀態,他沒有辦法體會到。那凡夫他就是直接就看到,就聽到了,就直接面對「觸」,就直接觸這個六塵呢,他馬上就觸境生心,馬上就生起了種種的感受跟情緒,感覺作用,他馬上就生起。

所以對凡夫來講,「觸」是第一線,是馬上就觸境,然後生起了種種的覺受、情緒的這樣的作用。所以成唯識論才會把「觸」放在「五遍行」的第一個來介紹,而不是把「作意」放在首先,這就是凡夫跟修行人的差別,這是他的回答。因為凡夫呢總是被外境所轉,在接觸外境的時候,最先生起的心識活動就是「觸」,所以他們對感受,「觸」後的感受他們會比較強烈,因為喜不喜歡自己很清楚嘛,好,這是「觸」之後所產生的種種覺受,所以才將「觸」列在「五遍行」之首。以上這兩種的不同,在別的經論就很少談到,很少有論師做這樣的分別。

(第七十三頁)那我們先看這個「作意」。什麼叫「作意」呢?七十三頁。五遍行的第一個是「作意」。「作意」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每一個念頭,就是你這一個念頭生起來,你這一念是善念、還是惡念,就是跟「作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我們是「如理作意」、還是「非理作意」,就有很大的差別。「如理作意」,就表示說我們心隨時都安住在正念當中,心都跟佛法相應,這個是「如理作意」。雖然他種子沒有生起現行,可是我們念念的當下,都是正念。像念佛的話,要念到凈念相繼,他念念都是、都是什麼?都是阿彌陀佛,或者是他的佛號,這中間,念念都是在這個佛號的正念當中,不會忘失的,這個就是所謂的「如理作意」。那「非理作意」的話就是散亂,忘失正念我們叫「失念」,我們的心只要一離開正念,就跟貪瞋痴相應,很快就造身口意業,這個是因為「非理作意」。由於「作意」的生起非常快速,只要一失正念,就是「非理作意」。

五遍行雖然分成五種心所來說明,但是只要一念起,就已經全部包含在裡面了。所以,如果這一念生起的是惡念,再生起第二念來對治,這樣就太慢了。為什麼?因為第一念的那個惡念,意業已經完成了。所以這一念已經完成,是善、是惡,你的意業已經造了。那你第二念趕快來懺悔,哦,我不應該這樣想、我不應該起瞋心、我不應該生貪,可是剛才那一念已經完成了。然後我們前兩天也講了,因為它的速度非常的快,種子生現行,能藏、所藏嘛,我們講八識,能藏、所藏的時候,前面講的,就是種子生現行,它現行馬上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它是同時的。所以我們想說,犯錯了沒有關係,我再來懺悔,不是這樣!因為你犯錯的那個業已經造了,懺悔已經是第二念以後的事情。那你常常在懺悔的話,懺悔總比不懺悔好啦,可是還不如說沒有說造業,來得及不造業,這樣不是更好嗎?

所以它這邊就講說,我們只要生起一念的是惡念,第二念再起對治,實際上是太慢,因為意業已經完成,那接下來,因為意業完成的話,就很容易去做出來、去說出來、去做出來,所以接下來就造身口業。所以,修行人若是要講用功的話,應該在「作意」上來下手,那等到「觸」、「受」、「想」、「思」都已經生起的話,就來不及了。因為我們剛才講,到達「思」的階段就是這一念已經完成,這一念是善念、惡念都已經完成,因為它是意志活動、意志的作用,所以已經完成善、還是惡的作用,這一念已經完成,所以就來不及了,因為已經造下意業了。

好,所以如果能夠在念起來的時候,就是說它種子要生現行,就在「作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很注意的話,就「如理作意」的話,「觸」、「受」、「想」、「思」就容易與善法相應,或者是跟無漏法相應。無漏法就是不跟我執、不跟煩惱相應,我們叫做無漏法。那就是看我們心念平常是住在什麼樣的正念當中,如果你平常是住在無常、苦、無我,這樣的一個正念當中,你就可以跟無漏法相應,不會造作身口意業。然後你的心是清凈的心、平等的心,充滿了智慧跟慈悲。因為當下有智慧的觀照嘛,就是念念都很清楚的知道,一切因緣所生法是無常,是自性是空的,所以它是無我的。每一念都在這個正念當中,你說會不會造業?不會造業,只有這樣子才是最穩當的修行人。好,那念念都有智慧的觀照,那有定力的攝持,所以他不會隨著外境來觸境生心,然後生起了種種的煩惱,不會的。為什麼?因為他如實了知性空的道理,如實了知無常的道理,知道它是因緣所生法,所以他看到事情,就不會被卷進去,因為他就等於是當下看到了無常,看到了它的自性是空的,你說會不會生煩惱?不會。他為什麼可以做得到?就是因為他的心是住在這樣的一個正念當中,這個叫做「如理作意」。

可是忘記了,我們都懂啊,每個師兄都懂,什麼無常、苦、空、無我,都背得太熟了,可是為什麼面對境界你那時候會忘記?就開始認真起來,又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你那時候為什麼無常想會忘記?就是因為你的心失念了嘛!沒有住在這個五想當中,這個如理作意的正念當中,你沒有無常想,沒有無我、苦、空,這個都沒有,對不對?我們叫做「失念」,叫做「非理作意」。因此面對境界,忘記了,你平常佛法再熟,那時候用不上,所以馬上我執、貪瞋痴就起來了,然後就造身口意業嘛。那個發脾氣還是照發嘛,只是很快懺悔啦,就是比以前快啦,可是還會生氣,也很奇怪嘛,所以功夫有待加強。為什麼會這樣子?就是「作意」,本身就沒有「如理作意」,平常心就沒有住在正念當中,常常失念,一失念我們就馬上跟煩惱相應,跟我執相應,因此很容易造作業力,業力就是這樣子形成的。那我們就知道平常要怎麼用功了,就從「作意」開始下手,因為到後面就來不及了,「觸」、「受」以後就比較難。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內容講授:凈蓮上師

圖文編輯:知行

登錄dcptxh.com閱覽更多音視頻著述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乘菩提學會 的精彩文章:

《大乘百法明門論》舊講2.3

TAG:大乘菩提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