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年康復訓練就去做融合教育,自閉症家長要避免這四個誤區

3年康復訓練就去做融合教育,自閉症家長要避免這四個誤區

GIF

亮亮媽辛辛苦苦為自閉症兒子做了兩年多的康復訓練,終於兒子在家表現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康復訓練的老師勸她再等等,但亮亮媽認為早點讓孩子進行融合教育,可以讓孩子儘早融入社會。所以還是把亮亮放到了幼兒園。

結果不到一個月,亮亮就遭到了多次投訴,被幼兒園勸退。而亮亮本身也因為壓力變大出現了一些功能退化跡象。

在為孩子做康復治療的路上,總會有家長掉到一些誤區中,特別是一些關鍵時刻,怎樣才能避免呢?

約有一半的家庭會花上一年左右的時間對孩子進行確診,最後才無奈選擇相信。然而國內90%的孩子都是在兩歲以後才發現自閉症,再花一年時間基本已經到4歲。

雖然通常認為自閉症以及發育遲緩的黃金干預年齡為2-6歲,適宜干預年齡為2-12歲。但嬰兒大腦在1-3歲時可塑性最強,在此期間進行干預,將會儘可能的恢復孩子的各項功能。

建議:診斷出來後,即使不相信,也請先為孩子進行康復干預。

孤獨症的干預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的,和環境密切相關的事情。就干預時間上來說,有效干預時間是每周25-40小時,一般機構一周可以為一個孩子完成10個小時,剩餘的時間就需要家長在家裡完成。

因此,最合適的做法絕不是將孩子放到培訓機構就OK了,家長也要通過培訓,成為不輸於機構老師的「專業人士」。相比於機構結構化的環境而言,家庭環境中存在大量的生活場景,對於孩子的語言、認知、社交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建議:家長學加強習。

和中學生要分數不要人際關係的模式很相似,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過分注意孩子的說話能力,卻忽略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以至於孩子到了十幾歲還不知道如何進行基本的社交,比如如何維持眼神,如何引起別人注意,如何開始話題,如何維持幾輪對話。

自閉症的孩子做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要融入社會,從小就注重社交訓練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長大後對環境的適應,畢竟哪怕是最簡單的工作也需要基本的社交能力。

幾乎所有早期干預的最終目的都是將孩子送入主流學校。但是,並非越早進行融合越好,也不是每個孩子最終都能去主流學校的。

就像一開始提到的亮亮媽一樣,自閉症孩子去不去融合,什麼時候融合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狀況來安排。

建議:在這一點上專業領域內有很好的科學建議,父母一定要避免過於焦急。否則非但不會「和正常孩子待久了就會好了」,反而可能會因為環境中過大的壓力和負面的社交體驗而越來越不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佳楣說自閉症 的精彩文章:

TAG:杜佳楣說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