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隱秘在昌平鬧市的「地下博物館」 |老陪

隱秘在昌平鬧市的「地下博物館」 |老陪

原標題:隱秘在昌平鬧市的「地下博物館」 |老陪

這家隱秘的博物館,承載了兩個不同時代的長城精神!


一般人眼裡的博物館是高大上的地方,但本文所說的這家博物館,沒有招牌沒有名號,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它隱秘在昌平西環路鬧市區地下室,雖然不名不貌,卻深藏著80年前昌平歷史的沉痛記憶,就是本文要說的「南口戰役紀念館」。


西環路高苑底商的亞東熟食店(攝影:愛山)


這家博物館坐落在京北昌平區熱鬧的西環路上一個普通的小店「亞東熟食店」內,非熟人引路,根本無法找到。走進店內,也看不到任何博物館的痕迹,但秘密全在熟食店的地下室內,在地下室樓梯轉角處可見前中國長城學會副秘書長、著名書法家張驥先生題寫的「南口戰役紀念館」幾個大字。走入地下室,戰場的嚴肅氣氛撲面而來,所見和樓上形成巨大反差。


博物館的空間狹小,面積不過100平米,最多也就容下2O來人,參觀面積僅佔一半。乍一進去,好象進入地下掩體,各類畫刊、地圖、書冊資料堆滿案台,無數鏽蝕的軍品擺放在展櫃和所有空間,把小小的地下室塞的滿滿當當。展室雖小,氣氛也有些壓抑,卻承載了南口戰役海量歷史信息。



地下室里的南口戰役紀念館(攝影:愛山)



紀念館內景(攝影:老陪)


博物館的主人叫楊國慶,50來歲,昌平本地人,這些「戰利品」絕大部分都是他10多年來「拿命」從戰場遺址淘來的。老楊既是這家熟食店的老闆,也是紀念館的館長。


您馬上會問,一個熟食店和80多年前的南口戰役何干?


要說它們有關係,還真沒關係,老楊既不是南口戰役親歷者的後人,也不是軍迷,甚至沒當過兵。但要說沒關係還真有關係,因為老楊是地道的昌平人,當年的南口戰役就發生在他的家鄉。辦這個博物館的目的就是為了紀念當年在這裡犧牲的烈士們。

老楊生長在京北昌平的長城腳下,1999年他們夫婦在昌平城裡的鬧市開辦了這家亞東熟食店。但老楊有個業餘愛好,喜歡登山探險,家鄉美麗的山山水水正是他的最愛,在打理熟食店的同時,老楊總會抽時間去爬山。2005年的一天,他在流村鎮長峪城附近的古長城活動時,無意間發現長城敵樓上有許多彈孔,附近似乎還有人工挖的戰壕。老楊感覺好奇,向當地老鄉一打聽才得知,80多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南口戰役。


這個信息引起了老楊極大興趣。在昌平生活了幾十年,從沒聽說過這裡打過大仗,問周邊的人也沒幾個知道,也許時間過去太久淡忘了。他帶著疑惑開始查閱當地文史資料,但除了零星記載沒什麼收穫,這讓老楊極為困惑。昌平南口一帶是他的家鄉,這樣一場大戰為何悄無聲息,無數先烈血染長城卻被後人遺忘,這讓老楊慚愧至及,使命感油然而生。一定要對得起這些英靈,記住他們。從此,老楊走上了揭開南口戰役神秘面紗的探尋之路,人生軌跡也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干就是12年,楊國慶的名字也和南口戰役緊密聯繫起來。



歷史照片:日軍坦克進犯南口城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佔領北平,並以北平為基地向西北進軍山西等地。由湯恩伯將軍指揮的第13軍投入6萬兵力在昌平南口及以西的長城沿線設防阻敵西進,與7萬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戰況異常慘烈。戰役從8月8日正式打響,歷時19日,以我方撤退失敗告終,中方傷亡3萬多人,日軍傷亡1萬餘人。


南口戰役是全面抗戰後中日雙方第一次大規模正面陣地戰。中華兒女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粉碎了日軍三月亡我中華的妄想。儘管戰爭最後以我方失敗而告終,但日軍在這場戰役中受到了首次重創。南口戰役不僅體現了中華兒女堅強不屈,頑強抗爭的偉大精神,同時也鼓舞和激勵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和鬥志。但是由於特殊歷史原因,南口戰役的這段歷史長期被淹沒,知道的人很少。



探尋之路(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楊俊峰 攝)


為了還原這段歷史,老楊懷揣熾熱的民族感情,憑藉一把鎬、一個金屬探測器,開始了艱難的探尋之路,他跋山涉水,走遍了當年戰場的各個角落尋找戰爭遺存史跡。經過多年艱苦努力,他搜集到了大量歷史物證和戰場遺物,南口戰役的原形逐漸浮現。為此老楊傾注了無數汗水和財力,光金屬探測器就用壞了三個。尋訪活動幾乎成了他的主業,不圖任何回報。可以想像,沒有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精神根本無法作到。


老楊在長城高樓下探尋戰爭遺物


這裡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


敵樓上的彈痕清晰可見



長城腳下發現的烈士遺骸,讓老楊沉思



在黃樓院長城陣地發現烈士遺骨骸


並重新掩埋入土並祭掃


大量戰爭遺物的發現給了老楊極大震撼,但這些物件存放在哪裡好呢?於是從2010年8月開始,老楊又將自家熟食店的地下室改造成南口戰役紀念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從此老楊又多了一項工作,打理紀念館,做起了義務接待和講解員。他要把這段歷史保留住,告訴人們發生在昌平的這段往事,否則對不起死去的先烈。


展室陳列(攝影:老陪 2015.7)



展室陳列(攝影:老陪 2015.7)



長城志願者們在老楊繪製的「血戰南口」地圖前(攝影:老陪 2017.9)




部分戰場遺物,展品如今被裝入塑料袋內陳列(攝影:老陪 2017.9)



戰場遺物(老陪)


兩頭珍貴的大蒜:2008年4月老楊在我方戰壕里發現,居然沒有腐爛


大蒜周圍還發現了水壺、筷子、碗,可能士兵還沒吃飯就犧牲了


據說大蒜是過去戰場士兵消毒之「良藥」


實物終於被楊國慶發現


(攝影:老陪)


展室主要在右間,中間部分按戰地指揮所樣式陳列,「指揮台」中間的一張大牛皮紙是老楊親手繪製的「血戰南口」地圖,這張圖老楊畫了N年,每有新的發現,他都會補充修改,至今也沒畫完。開放式展櫃環繞四牆,上面擺滿了各類戰場遺物,銹跡斑斑的彈頭、彈夾、彈殼、彈皮、槍械殘骸、鋼盔、軍用水壺、飯碗、飯盒、戰刀等等等等,甚至還有防毒面具,可謂琳琅滿目。每件展品都裝入透明塑料袋包裹,並貼有採集編號。為保留和研究這些歷史資料,他還把物品拍成彩色照片裝訂成厚厚的資料冊,工作相當嚴謹細緻。



昌平八街社區組織青少年參觀展室(2012.6)


教育部考試中心工作人員參觀展室(2015.6)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萬里長城》雜誌總編鄭嚴到紀念館參觀


(圖片來源:鄭嚴)



筆者和北京長城志願者陪同重慶長城愛好者愛山(中)到紀念館參訪


(攝影:楊波)


展柜上方掛滿各類戰場遺址等各類相關圖片資料,大大小小的展品塞滿了地下室的所有空間,與其說這是個博物館,更像個資料庫。我來過2次,並沒仔細看他所有的藏品,數量實在太多,根本看不過來。而每有訪者,老楊都會請出他特別珍藏的「寶貝」,認真講述發現背後的故事,此時的老楊更象一個戰爭的親歷者,把你帶到那血雨腥風的戰場。


如今,紀念館收藏的戰爭遺物已達2300件,展出的藏品約1000件,這些老物件大部分是他從戰場遺址採集而來,這些重要發現為研究南口戰役乃至抗戰歷史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如今,他的紀念館已經堅持了八年,每年接待兩千多人參觀,主要是大中學生、軍人、機關幹部、企業員工。昌平文明辦將紀念館列為「市民素質教育基地」。


為讓更多人了解南口戰役的歷史,老楊經常走出博物館,組織召開各類南口戰役歷史紀念會、學術研討會。走進學校、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向人們宣講英烈們的戰鬥故事。舉辦各類紀念南口戰役圖片巡展,帶領參訪者考察戰場遺址,進行愛國主義宣教活動。作為一個有良知有血性的愛國義士,他為人低調,默默奉獻多年,始終堅守如一,無求回報。他已經和南口戰役融為一體,並演繹了無數令人感動的故事,並一度成為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北京化工大學向學生們講述南口戰役歷史2018.3



在昌平二中講述南口戰役歷史2015.9



在南口城向長城志願者講述南口戰役歷史2015.8 (攝影:老陪)



民間人士祭英靈、集體尋訪南口抗戰戰場


2015.8.8筆者組織長城志願者


在老楊帶領下到南口戰役舊址尋訪

(攝影:董旭明)



在德水園舉辦南口戰役圖片展,講述南口戰役歷史 2015.8 (攝影:老陪)



在昌平共青團青年匯向青年們講述南口歷史2016.9



在北齊嶺長城戰場遺址向尋訪者講述戰鬥情況 2017.8(攝影:老陪)


作為丈夫和老闆,他要幫助妻子經營好他們賴以生存的熟食店,但為了探尋南口戰役的歷史,老楊成了一個「不務正業」的人,很多時候熟食店都是妻子一人在打理,但老楊的行為也感動了妻子,得到了她的理解和支持,這就是普通昌平人的情懷。


為了表達昌平兒女對英烈的敬仰之情,這些年他以「昌平兒女」的名義,自發在長城高樓,水頭村,八五零高地,橫嶺城,羊檯子,髽鬏山等戰場遺址分別為烈士們豎立了六塊紀念碑,還在南口等四處戰鬥遺址的岩石上刻字紀念,以「遲來的豐碑」告慰英靈。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在羊檯子村發現和安葬於恩濤營長遺骸並為其立碑的事迹,還直接促成了幾十年苦尋烈士不果的台灣籍後人找到親人。筆者去年參加了於營長的安葬儀式,場面極其感人。


在「遲到的豐碑」前緬懷先烈



冰天雪地,赤膽忠心,在石猴嶺高地為烈士立碑(2012.3)



「忠魂在此」老楊在石猴嶺戰場山頂刻石紀念



2017.8.8,於恩濤營長烈士墓碑揭幕和祭奠儀式,


右一為於營長外孫女宋麗萍女士(攝影:老陪)


老楊像一個堅強的戰士,一身正氣,鐵骨丹心。他的事迹感動了很多人,有很多志願者加入到他的隊伍中,南口戰役的歷史已走入公眾視野, 2016年八一電影製片廠首次將南口戰役的故事拍成電影搬上銀幕,諸多海內外抗戰學者也將目光聚焦到這場戰役的研究中,並取得突破進展。而老楊最大的願望是建立「南口戰役遺址紀念園」,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自己多年搜集的戰爭遺物向社會正式展出,把先烈們的愛國戰鬥精神傳頌下去。



2017.8老楊在紀念南口戰役80周年學術研討會做主題發言(攝影:老陪)



在門頭溝莊戶和文化歷史學者、黃埔後人、


志願者尋訪髽鬏山戰場遺址


2017.8(老陪)


雖然他一直為建立南口戰役遺址紀念園努力奔走,希望給博物館安一個正式的家,但由於得不到當地政府的幫助,博物館只能自己苦苦支撐,也耗費了老楊大量財力精力,雖無怨無悔,也著實讓老楊發愁。最近,老楊無奈地告訴筆者:地下室的租期快到了,每年都長租金,快承受不起了。由於地下室夏天很潮濕,本已銹跡斑斑實物脫銹嚴重,有些物件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紀念館未來的去向讓老楊憂心忡忡。那些藏品是烈士的魂,也是他的生命。



在南口戰役民族英烈園啟動大會上(2015.8 攝影:老陪)


我們相信困難再大老楊也會堅持下去,南口戰役紀念園也一定會建成,但如何度過當下是個難題。在此,我們呼籲當地政府和有識之士從弘楊愛國民族正氣的大局出發,積極行動起來,早日建成南口戰役遺址紀念園,也希望類似樊建川這樣的愛國義士和企業家鼎力相助,讓血灑南口的英靈魂有所歸,讓中華民族自強不屈的精神永傳。


曾幾何時,成千上萬的英烈為捍衛民族獨立將生命永遠留在南口這片熱土上,昌平人民將永遠緬懷血灑疆場的先烈們!老楊們,辛苦了!



展館地點:


北京市昌平區西環路高苑底商


(亞東熟食地下一層)


地鐵昌平線昌平站下車步行1.2km抵達


說明:本文中非署名圖片均為楊國慶先生提供,在此特別表示感謝!


老陪於5.18國際博物館日



特邀作者:王一艦(網名老陪)


長城保護志願者、長城小站資深站友,中國長城學會會員、「長城文化公社」創始人,自稱「墩牆根曬太陽的人」。


長期為長城保護奔走呼號,為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及長城文化在公眾的普及宣傳工作而努力,矢志不渝;致力探索長城數字化保護建設工作;發揮公眾網路、自媒體在長城保護事業中的傳播作用。


2017年因有效參與多起長城保護工作,榮獲長城小站年度「長城保護者」榮譽稱號。


文字:老陪


圖片:楊國慶 老陪 楊俊峰 愛山 鄭嚴 楊波 董旭明


責任編輯:火箭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賽一家子 的精彩文章:

長城探奇|中國長城與羅馬帝國邊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四) |張依萌
在如今這喧囂紛亂的紅塵里,敦煌手姿傳遞給了我們怎樣的信息?|小夫子

TAG:林賽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