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萬億市場亟待開發,信用卡代會成為下一個P2P?

萬億市場亟待開發,信用卡代會成為下一個P2P?

在國家出台多項「普惠金融」政策、監管卻日趨嚴厲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客群卻呈現逐步探低的趨勢。此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部分互金業務,如P2P、小貸等,也向下「降級」,開拓新的市場。而這些新的進入者更像衝進瓷器店裡的公牛,在進入新市場、加劇競爭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信用卡代還就是一個例子。

近日,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專家委員會發表的「互聯網金融新業態風險巡查公告」稱,發現「信用卡代還」和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業務模式。此類業務涉及信用卡違規套現、平台收取高額費用、用戶信用卡信息安全等問題,潛在風險值得關注。

那麼,信用卡代還是否會成為下一個P2P?

萬億市場亟待開發?

普惠金融的概念儘管早在2005年就已由聯合國提出,但在中國真正有所表現的時點,還是與2013年互聯網金融興起有關。

2015年,國家提出要推進普惠金融發展,點名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公司的發展融資問題,「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大量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觸及或不願服務的客戶亟待挖掘,加上政策方針的支持,這對互金行業來說,自然是無比肥沃的生存土壤。

然而互聯網金融走到第五個年頭,這邊廂是監管重鎚高懸在P2P和現金貸的頭頂,那邊廂是普惠金融生機無限。網貸備案一延再延,許多既熬不起又熬不得的P2P和小貸公司,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信用卡代償這片尚未被深入開拓的新藍海,意圖以業務轉型來尋求新出路。

信用卡代償/代還,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償還發卡銀行的信用卡賬單時,通過在第三方機構申請較低利率(低於信用卡賬單分期利率)貸款的方式一次結清信用卡賬單,再分期還款給金融機構的過程。簡而言之,消費者能夠通過一定程度上的債務轉嫁,來為自己爭取更多資金周轉的時間。

央行的支付體系運行報告從數據維度描繪了市場潛力的增長勢頭:

截至2017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5.88億張,同比增長26.53%。與此同時,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8%,應償信貸餘額5.56萬億元,同比增長36.8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663.11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26%。

雷鋒網AI金融評論了解到,國外的信用卡代償行業已經頗為成熟,大多數信用卡均支持「CreditCardBalanceTransfer」業務,即將A信用卡賬戶中的未償還債務轉移到B信用卡公司賬戶中。為鼓勵債務持有人進行債務轉移,不少發卡機構甚至會給予轉入餘額0利率、臨時免息期、忠誠度積分等鼓勵。

以Discoverit信用卡的為例,餘額轉入環節就給出了第一筆轉入後14個月內免息的優惠,然後按正常利率,APR為13.49%-24.49%之間;而轉出手續費為3%。

對於原有債務信用卡發行商來說,信用卡代償一來可以獲得手續費,二來能有效避免債務人還款風險;而對於新的信用卡發行商來說,信用卡餘額轉移是重要的獲客手段。

相比之下,信用卡代償在國內尚未形成系統的業務體系,信用卡發卡行並不支持這樣的債務轉移,同樣的客戶的信用卡餘額還款的需求,在中國也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中國信用卡代償的市場規模,行業研報給出的預測數值是870億元(2017年),而信用卡代償真正可以滲透的市場容量已經超過2.7萬億元。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卡奴」,面對一時無法償還的信用卡賬單,往往會採取「以卡養卡」的刷卡套現還貸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是被明令禁止的。

事實上,早已有不少平台專攻起信用卡代償業務,頭部公司如維信金科甚至已經踏上了赴港IPO之路,較為有名的還有51信用卡、還唄、省唄、小贏卡貸、拉卡拉替你還、松鼠金融、玖富萬卡、分期樂、快易花(月月還)、小花錢包、平安普惠等。

「18%生死線」劃分兩大陣營

息差自然是盈利和獲客的關鍵。所以搶灘信用卡餘額代償市場,其實就是平台「見招拆招」,和銀行來一場擂台戰。

以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計算,銀行收取的年化利率大約在18%左右,這條費率「生死線」也構成了信用卡餘額代償產品分類的標準。

▎a.老玩家死磕低利率

中國有4萬億信用卡餘額,其中有1.7萬億的生息資產。年化利率低於18%的產品,定價優勢明顯,能直接與銀行共同分割相對優質的那部分生息資產大蛋糕。

薩摩耶金融的「省唄」和上海數禾科技的「還唄」,均為國內入局信用卡代還業務最早的一批玩家,同樣鎖定了這塊優質資產。二者先後分別在2015年9月和2016年2月推出各自的信用卡跨行賬單分期產品。以兩家的費率為例:

「省唄」號稱利率「低至銀行6折」,也就是年化利率在10.8%-10.95%這個區間;

「還唄」則有3期、6期和12期的分期標準,年化利率總體在8.99%-16.99%之間。

然而「省唄」成立兩年有餘尚未披露過盈利狀況,而「還唄」所在的數禾科技則遭遇虧損,其大股東之一分眾傳媒已於去年11月將所持股份轉讓。

▎b.次優客戶爭奪兇狠

相比之下,年化利率較高的代償產品對資金、風控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同時也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盈利主要在於「見縫插針」,在銀行的指縫裡爭取一批次優客戶。

銀行之間因對信用卡分期客戶的篩選規則、風險偏好不同,不能服務所有有信用卡分期需求的持卡人——消金機構、小貸公司等主體對逾期率的容忍度則更高,能夠觸達銀行目標分期客群之外的一部分用戶,也就誕生了年化利率在18%-36%之間的代償產品的生存空間。類似平台的上線時間大約在1-2年左右,業務增速較快。

赴港IPO的維信金科就屬於這一陣營。其三大信貸產品之一是信用卡餘額代償產品「維信卡卡貸」。招股書指出,該系列產品在信用卡餘額代償市場以16.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根據2018年1月卡卡貸的放款情況來看,平均加權期限為10個月,平均貸款規模為17000元,每年的實際年利率達到了35%;而消費信貸線主要提供小額分期產品,實際年利率也達到了33%。

從其招股說明書來看,信用卡代償業務比重近年來穩步上升,在2017年成為業務重心,佔據了近6成的貸款實現量和3成的利息收入。2017年,維信金科經調整凈利潤為2.92億元。

擠出效應下,代還業務風險累積

一旦有利潤,資本就會大膽起來。

單就信用卡代還業務而言,這並不能算上一門好生意——受信用卡賬期的限制,餘額代還的需求一般是一個月一次,與P2P、現金貸相比,無論是在利率、頻次上均不佔優勢,但在近期監管趨嚴後,P2P、現金貸空間受到擠壓,部分資金開始轉戰之前看不上眼的信用卡代還業務。

而這些資金同樣將在P2P、現金貸中的操作習慣帶到了信用卡代償中:在經營上以獲客為核心,忽略風險控制,以高利率對抗高風險,以催收替代風控。對於這些資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趕在監管的腳步趕來之前快速開拓疆土、快速盈利,是比了解客戶、控制成本更重要的事情。

另一方面,「網路黑產」也盯上了信用卡代償產業,新殺入的平台也成為了黑產「薅羊毛」的目標,他們在網上還會開設培訓班招募學員,以「信用卡提額套現」、「平台研究」、「更新口子和技術」為名發展下線,甚至打出「包教包會、不會免費再學」的口號。

雷鋒網記者發現的「XX工作室」公號,「每天更新口子和技術,幫助大家解決資金需求」

未雨綢繆,代還業務的三大風險

在信用卡代還領域,費率異常、涉嫌套現、信息泄露等風險已經凶相畢露。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旗下技術平台,在監測140餘家信用卡代還平台之後,於近日發出提示,稱這類業務主要有「套現貸」、信用卡套現、平台代償三種模式,涉及信用卡違規套現、平台收取高額費用、用戶信用卡信息安全等潛在風險。

國家互金專家委的報告指出,「套現貸」模式是指用戶在使用前需設置還款期限、還款次數、還款金額等信息,並預先在信用卡中存入部分現金,代償平台就會按照用戶設置進行刷卡-返現循環操作設置,套取用戶消費金額,並用於支付本期信用卡賬單,將本期賬單過渡到下個月。平台在此過程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一般為賬單金額的0.8%~1%。

信用卡套現模式更為普遍。比如,用戶有多張信用卡,利用信用卡刷卡消費存在免息期的漏洞,循環刷多張卡來維持免息借款。具體來說,用戶通過在平台刷取信用卡B,平台收取手續費後將刷卡金返還用戶,用戶可用信用卡B中的資金來償還信用卡A。

利率方面,除了上述所提及的公司,還有相當一部分代還平台存在諸多疑惑。其中小贏卡貸就曾被爆出利率不透明,號稱「月利率低至0.46%」,實際催收時年化利率達到24%;而在融360上,有網友對宣稱「0利息」的拉卡拉「替你還」業務進行了測試,在最極端的借款1周、手續費2%的情況下,簡單換算之後有效年化利率最高可達186.75%。

而根據公開數據和平台客服的反饋,51信用卡、松鼠金融、分期樂、玖富萬卡等均未對外公開其產品利率、代還額度、還款周期和其他費用等收費細則。不少平台都表示需要用戶「先上傳資料,提交申請信用卡代償訂單時,系統才能測算出具體的費用金額」,卻連費用收取方式都拒絕透露。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在測評市面上某款代償產品時就發現,對方要求用戶上傳的資料頗為詳細,例如身份證照片、動態影像,甚至包括手機服務密碼。也有業內人士透露,某些信用卡代還平台還會以核查借款資格為借口套取信用卡信息,例如信用卡背面的CVV碼(又稱「安全碼」),而CVV碼的泄露極易造成信用卡被盜刷。

結語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與美國等成熟市場鼓勵信用卡代償、在成熟的體系規範下保持較低利率的局面不同,在中國,面對信用卡代還巨大的市場潛力,低利率確實是搶灘插旗的利器,但也意味著盈利空間的縮減。而在現金貸受監管高壓的情況下,一群年利率>36%的消費金融玩家又試圖擠進代償行業的高利率梯隊,跑馬圈地替代了粗放經營,在快速收割利潤的同時也在壓縮這這個市場的未來空間。

這項業務本身其實無法真正支撐整個公司,有巨虧者如「還唄」,有黯然離場者如51信用卡,連頭部玩家如維信金科也難避免這樣的尷尬局面:信用卡代償產品佔了公司放貸資金的近六成,但盈利卻僅占公司利息收入的三成——信用卡代償無疑是刺激消費金融的又一個切入口,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細水長流的瓷器活。代還平台們頂著競爭壓力,還在摸索著如何基於代償業務來進一步挖掘存量客戶,開發更多相關消費場景,形成更為完備的信貸體系,而這背後所需要的,或許正是如同美國一樣更開嚴格、同時也更開放、更規範的政策及監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40年黃金市場「老兵」:一旦貿易戰爆發
央媽降准,將從哪些方面影響你的錢口袋?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