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
今天想要跟大家推薦兩本書,也是自己一直想看卻沒有時間看的書。《何草不黃》以及《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作者是魯西奇。一本書是關於時間的,一本書是關於空間的。《何草不黃》講的是漢書,但是我覺得他最有意思的的是提供了一種觀看我們自身的角度,這個角度包括「傳媒」、「故事結構」、「歷史敘述」,我們生活在怎樣的歷史裡以及歷史是怎樣被塑造的。魯西奇現在網上還有一門公開課,就是講漢書,《何草不黃》可以視作那門課的成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本來自己對於地理是很感興趣的,這本書其實說的就是「歷史地理」,像在網路上非常有名的「吃過群眾岱岱」以及在天涯上非常有名的帖子《誰在世界中心》,他們解讀這個世界的角度其實就是「地域」以及在這個地域上發育起來的風土人情和地緣政治。而《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可以比作是這種視角的「源代碼」。了解中國的空間結構,就會明顯感受到那種「脈動」,比如說,中國分南北,從沿海到內陸,沿江到沿邊,城市到鄉村,這是粗略的劃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面臨選擇去那個地方發展,投資,這種視角非常值得參考。在這裡順道再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高中地理-實用地圖冊》,作者是徐偉、唐建軍。高中的時候我曾經買過一本,後來不知道被誰借走了還是偷走了。
個人認為,有些書必須要聯繫起來看,才能看出門道。據幾個例子。但看《論語》,簡直就是天書。但是把《這才是心理學》(基斯·斯坦諾維奇)《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管理學》(羅賓斯)這幾本書結合起來看,對於《論語》要說的東西會有一些理解。對了,對於論語有個人的解讀讓人耳目一新,可以介紹給大家,「纏中說禪」,玩股票的同學應該不陌生。
再比如,當年明月的書《明朝那些事兒》看得人也很多,我也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只是「用」(借用中國哲學裡面的一個詞),那「體」是什麼呢?個人覺得,「體」講的最為深入淺出的要是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那五本書。把我不是教你詐和明朝那些事結合起來看,效果更佳,誰用誰知道。
封面的圖片是在葫蘆島照的。
TAG:黑色筆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