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這樣做才能得生命之葯,生機充滿,春意盎然
我們這個人的生命,「生身受炁之初」,當母親懷胎那一剎那,現在講是受胎時候,變成這個生命。「本來一點靈明,人人具足」,一點靈光好比電磁波,一吸引進去就構成了胎兒。一旦進去,你怎麼都跑不掉了,就被綁住了。這兩股力量在旋轉,精蟲卵臟一結合,一點靈明一鑽進去它就轉動了,就是輪迴的道理。你這個靈魂要跑也跑不出去了,慢慢就像豆漿一樣,就把你融化在裡頭了。所以我們現在都融化在這個身上,你要如何把它扭轉回來,自己跑出來,跳出三界外,那靠你的本事了。「只因後天用事,根寄於塵」,變成後天以後,就把這個身體生命拘束住了。
「學道之士,若能攝情歸性,並兩歸一,才復得先天真水,水源至清至潔」,「先天真水」也就是真的活子時,這是金丹一點的根基,所以學道的人,這個一發動,精神好了就來真水,衰敗了就沒有。要「攝情歸性」,後天的妄想、慾念都屬情,學道的人要能夠定得住,把它空了,才能歸到清凈無為的境界。修道的到了這裡,本來昏昏迷迷,忽然精神來了。一般人都在疲勞時去打坐,覺得蠻好蠻清凈,實際上並沒有修行,因為這是休息。疲勞了當然清凈,雜念也沒有了,沒有力氣妄想了,並不是工夫到了。那麼一般人何時下座呢?坐到先天「真一之水」差不多來了,精神也來了,覺得我差不多了,下來穿上鞋子,要打牌的去打牌,要做事的去做事,所以永遠不會成道,永遠不會得定。因為在先天真一之水來時,你穩不住,就不能「攝情歸性」,當然也空不掉。這個時候空得掉就叫做空了,這叫做返本還原。
他這裡把做工夫的辦法告訴你,修道之士到這個境界能「攝情歸性,並兩歸一」,把兩種歸併成一個。兩種什麼呢?性跟情。理論上就是妄想空了,歸到本性上。這兩種作用,在身上是神跟氣,神不動,神與氣兩樣凝結攏來,才能夠得到先天的真水。「先天真水」這個時候「水源至清至潔」,妄念一動,尤其是加上男女的慾念一動,這個水已經不清了,先天一炁變成後天混濁之水,沒有用了。
「此時身心打成一片,不染不雜,自然表裡洞澈,有如萬頃水壺」,到這個境界那是呆定的,不管你學顯教、密宗,修止觀,修凈土,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就是「先天而天弗違」,呆定的法則。到了這個境界,先天真一之水來了,這個時候身心打成一片,怎麼打成一片?雜念妄想沒有了,身體感受也沒有。感受沒有不是勉強做的,如果一個念頭都不想動,甚至什麼都沒有興趣,什麼都沒有意思,那變成枯木了,那完了!那不是先天一炁,那個學佛叫做枯木禪,是邪禪。真正身心打成一片是身心融為一體,春意盎然,這個春意沒有什麼色情的作用,只代表生機充滿。「身心打成一片,不染不雜」,所以心如明鏡台,那就一塵不染。那個時候,告訴諸位,你想動煩惱動妄想都動不起來了!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是自然的,但是並沒有到家,這是第一步。張紫陽真人在《悟真篇》上告訴我們,到了這個境界,「煩惱無由更上心」,一個煩惱妄念都動不起來,沒有了!這個時候「自然表裡洞澈」,拿身體來講,一片空靈,身體好像空了沒有了,變成一個玻璃瓶子一樣——玻璃瓶子還有個玻璃,這個時候連玻璃都沒有了。道家北派的丘長春真人,形容這個境界叫水晶塔,身心變成水晶的塔,內外透明。
道家所說真的活子時來,就是先天一炁,一切都從虛無中來,那個境界他都講得明白,「自然表裡洞澈,有如萬頃冰壺」,這是形容境界,不是真的冰冷,而是像玻璃一樣的透徹,把實際的境界都講出來了。他解釋道理是引用老子這一句話,「故曰,上善若水,清而無瑕」,就是這個境界。
接著「大道離相離名,本無形象」,無名可得,所以連佛也不可說不可說,沒有名相的。「及其生出一炁,似乎可得而形容矣」,本體,道的體無名無相無形,所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拿佛學的道理說,在真空生出妙有的時候,起作用的時候,「似乎可得而形容矣」,有一點形相可以抓住了。
「然此真一之炁,杳冥恍惚」,他把老子濃縮了,原文是「杳兮冥兮,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空空洞洞中間有個作用,這個妙有作用哪裡來呢?真空中來。「形於無形,象於無象。非一切意識可以卜度揣摩而得」,它有形有相,又無形無相,這並不是指妄想境,注意啊!我們一般修道打坐都在想像或者有意去練工夫,那是自己意識去造作出來,想要達到這個境界。只不過,這是妄想,是假的不是真的。先天真一之炁不是意識可以「卜度」,卜度就是猜想。這個不是意識分別,拿佛法來說,是在無分別心的時候,才能夠發起真一之炁。
「故曰,道之形象,真一難圖」,他說真正到先天一炁來的時候,很難說出一個樣子,如果一形容一描寫就著相了。一般修道的人沒有不著相的,佛家、道家一樣。所以說「真一難圖」,的確如此。
這個先天一炁,「真一之水,便是中宮一點鄞鄂,所謂太乙含真炁也」,這個水是現象,所以叫「鴻濛」,就是剛才我們說像春天的那個氣候。這裡拿《易經》的天象來比喻,這個真一之水,就是中宮,像城牆一樣圍起來,有個堤防。這個時候就如達摩祖師所講的「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自然到達沒有妄念。道家形容所謂「太乙含真炁」,這就是太乙,屬於北方真氣。
「合之為一炁,分之則為兩物」,神與氣合攏來完整的叫做一炁,分開了就是兩個東西。大的代號叫陰陽,小的代號叫剛柔。陰陽、剛柔,在我們生命的作用,就是神跟氣兩個。大家念佛也好,打坐也好,工夫做得好,神和氣充滿以後精神來了,於是心就散亂起來了,結果又分散了神與氣,所以工夫永遠不上路。你真懂得這個道理,用起工夫來,一百天一定上路的,所以「百日築基」是沒有錯的;充其量四個月一定上路,你的生理、心理都改變啦。說分開是兩物,「又分之,則為四象五行」,兩個東西再一分就越來越散亂,所以神、氣兩個不要分開。
「交會之時」,我們修道就是把向外放射的六根都收回來,就叫「交會」。有些書上就變成「交媾」了,一般人把道書看錯了,認為是男女關係,那是很罪過的。這個神氣交會的時候,形容有如夫婦交配之象。「五行變化,全在中央」,在身體內部五行起變化了。有些人打坐,一下病發了,以為打坐出了毛病,那是你本來裡頭就有病,因為靜坐以後,元氣充沛了,反應靈敏,那些病的感覺就反映出來。既要修道,你就要把生死看空,一步一步給你打開,才能一步一步成功。神、氣兩者交會,五行起變化,心、肝、脾、肺、腎都會起變化,全在中央戊己土之中。什麼是戊己土呢?就是一念不生,一切都不理,不要配合它,氣走到心也好肝也好,走到任何地方有感覺一概不理。拿佛學來講,色、受、想、行、識五陰,你要是跟著感覺的地方跑,就是受,就落在受陰的境界。妄念則是想陰的境界。
這個時候神氣交會,五行各歸本位,各歸本位就是不動,自己雜念妄想寂然不動。「既而木仍在東,金仍在西,火仍在南,水仍在北,各居其所矣。故曰變而分布,各自獨居。」木屬肝歸東方,金屬肺歸西方,火就是心在南,水就是腎在北。換句話說,這樣金、木、水、火、土各歸本位不動。如果身體不好,尤其老年修道的,有各種變化,有各種難過,只好不理。一個念頭,用佛的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最後一個是念死,反正曉得要死的,遲死早死一樣。充其量不成功而死掉,可是我修道的心不變,在戒、定、慧中要有這個堅持。這一段把用功做工夫的境界講了,都從先天一炁來的。《參同契》告訴我們活子時一來,先天一炁來,會有那麼多的變化,變化的過程很多很多,講起來只有幾句。
*****
修道的人不要緊張,靜坐的時候一切放鬆,在一個靜的地方,思想寧靜,歸到空的境界。「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禪宗講的「無念」是《參同契》先提出來的,當時佛教還沒有進入中國;禪宗六祖所講「無念為宗」,實際上是取用《參同契》中的話語。這裡說「無念以為常」,經常做到在無念的境界。「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修道要求的是親自證到,這個不是理論,第一要做到「無念」,「無念」做到了就是養性。下面告訴你身體不要緊張,一切放鬆,放鬆,從頭腦起放鬆,靜坐也好,平常也好,都要放鬆。尤其這個時代的人,眼睛、耳朵包括腦筋,六根都在緊張。所以「緩體處空房,心專不縱橫」,是要專一,靜到專,專到無念境界。
「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這兩點很重要,睡眠的時候,身體在睡,裡頭的元神還是昭昭靈靈,不昏迷。守到這個訣竅,白天醒時不要把精神外漏,感覺內部這個元氣、元精的生長,一點點都要清楚。換句話說,靜坐久了,內心的感覺功能越來越靈明,就是這個道理。
內心永遠在空靈的境界中。保持這樣無念,靜到極點,當然要時間,三天、七天,或是一百天,等到內在「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空極了,身上的氣脈就通了。所以密宗、道家修氣脈,太用意去修都不對。你有個反應有個感覺,那不是真,是凡精凡氣,是普通的生理上的反應。這個真正元炁一來,氣脈剎那之間同時都打通,那是真來了。這個真從哪裡來呢?從虛無中來。你念頭思想越空到極點,感覺知覺越空到極點,所謂真空生妙有,才有可能發生真炁從虛無中來。
所以修道的人「必委致其志,虛以待之」,在佛學講空,要空到什麼程度呢? 「至於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應」,六根這眼、耳、鼻、舌、身、意大定,都不動了,感覺狀態都沒有了,到這個境界才屬於靜。如果身上還在這裡跳一下,那裡動一下,那完全是感覺,是你的意識在動。六根包括身根,身體的反應在動,就是身根沒有大定,所以都不是。要「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應」。相應還不是完全,是同靜的境界差不多而已。
「然所謂無念,只是常應常靜,不出規中,非同木石之蠢然也。」真正的所謂「無念」,我們曾經發過呂純陽的《百字銘》給大家,上面說「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無念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是大昏沉,不叫做無念。真正無念是「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還能做人做事。所以禪宗強調這個地方,修養要做到「於心無事」,能夠遇事做事,心中沒有動念;「於事無心」,這就是真正無念。「不出規中」,沒有跳出過圓明清凈這個圓圈。所以講「非同木石之蠢然也」,不是變成木頭、石頭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如果以為那是無念,認為是得定,佛經叫你不要做這個工夫,他生來世的果報是變豬。所以「常應常靜,不出規中」,不同於木石的無知。
「無念之念,是為正念。正念時時現前,方可致先天一炁,而有得葯之時。」長生不老之葯,祛病延年就是靠靜極而來。所以老子也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到這個境界,先天一炁才來,這個氣脈就通。修道學密的人,這些原理搞不清楚,拚命去修後天的氣脈,搞了半天白搞,沒有成就,因為違反這個原理。所以真到無念,真到了空,氣脈就一時頓通,這同於禪宗所謂的頓悟,一下就統統打開了。
「此事人人具足,本不難取證,有如立竿見影」,這一件事情,每一個人都做得到,而且真正原理對了,方法用對了,做工夫就有效驗,像太陽下面插竹竿,地上就出來影子那麼快。「世人取證之難,正以心志不專,時刻推移,縱橫百出,遂望洋而返耳。」一般修道的人,第一不能專心一致,原理搞不清楚,有些人閉關兩天半,影子也不見了,跑出去了。心志不專,隨時變動,東一下西一下的,又想學道,又想修密宗,又想修凈土,樣樣都想抓住,又怕靠不住,還是往生西方極樂好一點,念了半天能不能生凈土呀,還是修道家好。自己游移不定,「縱橫百出」,人太聰明,「遂望洋而返耳」,所以到了海洋,渡不過只好回去,到不了彼岸。
《我說參同契》
******
讚賞
可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轉賬支持本公眾號。
******
恢復過去簡體舊版刪減內容(新書預售)《楞嚴大義今釋》東方出版社簡體平裝版(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相關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原創作者:南懷瑾」。轉載請註明本公眾號名稱。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