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琳琅滿目:集愙齋、寶董室、攀古樓三宗收藏的梅景書屋(下)

琳琅滿目:集愙齋、寶董室、攀古樓三宗收藏的梅景書屋(下)

從愙(kè)齋到梅景書屋,吳氏祖孫的收藏,遞相授受,歷經百餘年,間或流散,復有珠還,而今分布海內外,為南北各文博機構所珍藏。


玉器

良渚文化 玉璧(有木質支架)

良渚文化 玉璧(有木質支架) 直徑21厘米 厚0.8厘米 通高36厘米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

吳大澂《古玉圖考》為清末至民國古玉研究的代表作。愙齋藏玉雖無目錄傳世,但按圖索驥,不難見其菁華。上海博物館藏吳氏玉器數量最為可觀,如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玉琮,通體近黑色,局部可見斑駁的蒼青色。共9節,飾抽象的神人獸面紋。一面有吳大澂手書泥金字「組琮 黃鐘律琯尺十二寸」。《古玉圖考》第55頁收錄一琮,其節數、紋樣、射口及比例均與此琮相符,書中原名「大琮」,玉質描述為「玉色純黑」。關於其來源,據《古玉圖考》載:「(右琮二器)大澂得自都門,為三十二琮之冠。」可知其來自北京,被大澂認作所藏古玉琮之最。

良渚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玉琮 高26.7厘米 上寬7.7厘米 下寬7厘米 上徑5.7厘米 下徑5.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琮造型及紋飾具良渚文化特徵,但是射口內凹,推測傳世過程中經過改制。此外,反光觀察玉琮表面可發現黑色部分多有裂縫及舊磕痕迹,且有塗層樣的外來附著物,伴隨類似漆的光澤。個別凹坑或裂縫內有黑色物質聚集,並有類似漆的開裂現象,推測為人工染色所致。


文房

吳氏祖孫的愙齋、梅景書屋,陳設精雅,諸多日用文房彰顯著主人的品位。如蘇州博物館藏宋哥窯盤,著於吳氏《百宋陶齋藏瓷》目中,碗底有吳大澂泥金題字。同時有吳湖帆贈予女兒、女婿之明白玉雕蒼龍教子帶鉤,贈予外孫之漢見日之光銅鏡,皆吳紀群、吳思歐夫婦捐贈者。另有吳大澂隨身攜帶之黃楊木對章,一朱一白,無邊款,惜不知為何人所鐫。

清 丁敬銘二十八宿端硯

清 丁敬銘二十八宿端硯 長 18.9 厘米 寬 12.7 厘米 高 2.6 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又如上海博物館藏清代丁敬銘二十八宿端硯,圓角長方形,呈紫紅色,有蕉葉白、青花、冰紋、金線、火捺等石品。硯堂為圓形,硯堂四周圍以流雲紋,其中一塊不規則的凹處妙化為墨池,硯背琢覆手,局部亦有流雲紋。硯的正背面有大小不等、色澤不一的二十八枚活眼,組成所謂二十八宿圖。硯左側隸書銘曰:「二十八宿羅心胸,玄精耿耿貫當中。」落款:「此李長吉句也。斯硯足以當之。丁敬題藏。」

此硯原為丁敬所有,因正背有活眼二十八枚,丁敬以李賀《高軒過》詩中「二十八宿羅心胸,玄精耿耿貫當中」一句喻之。道光年間,為廣東硯學家何傳瑤所藏,延請嶺南書法家張岳崧在硯蓋上作銘。清末,此硯又輾轉歸吳大澂 ,成為「愙齋所藏第五硯」。


青銅

西周中期 愙鼎

西周中期 愙鼎(局部)

西周中期 愙鼎 通高23.2厘米 口徑19.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吳大澂愙齋之名,源出「愙鼎」,足見青銅器在其收藏中之地位。此鼎在吳大澂去世後曾一度流散民間,為端方所得。吳湖帆以重金購歸,列入「梅景四寶」,至後得《多景樓詩冊》乃替去,而仍寶藏弗失,是為梅景書屋傳家之寶器。此器一名師眉鼎,傳清同光間出土於陝西鳳翔。口折沿,立耳,鼓腹下垂,下置柱足。耳高4厘米,足高7厘米,腹深12.8厘米,最大腹圍66.5厘米。重2.9千克。口沿下有分體長尾鳳紋一周。口內側鑄銘文五行二十八字,記載師眉薦於王,為周客,王賞賜貝五朋,師眉為此鑄造二鼎二簋。

原文作者:蘇州博物館

文章來源:《中國收藏》2018年1月刊《吳氏收藏 梅景傳家》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蘇州玉匠到底是何等厲害?甚至能影響宮廷……
「趣談歷史」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琅琊王氏憑啥這麼牛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