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是一個皇帝,一夜之間變成了太上皇,做了俘虜敵人還不敢殺他

本是一個皇帝,一夜之間變成了太上皇,做了俘虜敵人還不敢殺他

歷史上有多少皇帝是做過俘虜的?歷史上又有幾個皇帝是以好人緣而出名的?我想,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沒有幾個這樣的人存在吧!在我們的想像中,皇帝都是身居高位、決勝於千里的形象!可以說,皇帝的安全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在皇帝身邊保護的都是精英人士並且數量眾多。

所以,總的來說皇帝的安全是十分有保障的,連平常的受傷都不可能更別提被敵軍俘虜了!

當然,在歷史上也有身居高位而最終被敵軍所擒,最終,做了俘虜的皇帝,之後,那些做了俘虜的皇帝在敵軍的陣營中受盡了羞辱個折磨!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日常的時候受萬人敬仰,但是,如果有一天兵敗,身份地位越高的人所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嚴重!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歷史上就有一個皇帝在做了敵軍的俘虜之後還被敵軍以禮相待,非但沒有被折磨羞辱他還好吃好喝的將他招待起來了,最終,兩人成了好朋友,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的英宗帝朱祁鎮。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當時的一個名叫瓦剌的少數民族部落屢次進犯明朝的邊境地界,擾得邊境地區的人民生活一片混亂、不得安生,朝廷也多次出兵鎮壓,但是,他們還是屢教不改。在停歇了一段時間後又捲土重來,於是,邊境地區的戰爭總是此起彼伏,沒有一個長期的安定時刻!

天朝之國的明朝怎麼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這樣的挑釁,於是,當時在位的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去平定這場叛亂!期間,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但是,當明軍一路行到土木堡的時候卻中了埋伏。

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饑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方寸大亂的明軍最終敵不過瓦剌的攻擊以失敗告終,親自帶兵出擊的明英宗也落到了敵軍的手中!可以說,此一戰役,明軍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文武官員亦死傷數十人,損失馬匹二十萬頭,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

大家都以為英宗落在敵軍的手中必定凶多吉少了,但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英宗竟然毫髮無傷,而且,貌似在敵軍中還過得不錯,最終,還完好無損的回到了皇宮當中!

有人說,當時朱祁鎮落在敵軍手裡非但毫髮無傷還意外獲得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友誼完全是因為他的好人緣!據說,他到了敵營之後,當時的瓦剌首領太師本來是打算殺了他的!但是,後來卻沒有殺他還一反常態的對他特別的好,平時得到一些什麼好的東西都會給他送一些,閑來沒事還會在一起嘮一下家常。

一來二去的英宗也就沒有覺得自己是在當俘虜,瓦剌的首領也沒有把他當一個俘虜來看待!儘管,最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會在心裡有一些芥蒂,但時間一長,雙方之間的心裡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了一種叫做「友誼」的感情。

英宗生日的時候他還在瓦剌的軍中,按理說,這樣的情況下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誰還有心思去在意要怎麼樣過生日的事情啊,敢不敢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也是自己的祭日呢!但是,英宗就沒有啊。之後,在英宗生日這天,瓦剌的太也先知道了,就特意大擺了一場筵席,請了許多的賓客來為英宗慶祝生日。

但是,英宗能夠保住性命真的是因為他的人緣好么?不是的!

在那樣一個以武力論英雄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英宗被俘是因為雙方的利益對立,而留下英宗的原因除了上述說到的友誼的原因以外,更多的是利益的使然。其實,當時的英宗已經不是皇帝了,在他被俘的時候朝廷中就已經另立新主了!所以說,後來的他其實已經是一個名存實亡的「太上皇」了!但是,一個被架空了的太上皇對他們來說也還是大有用處的。

在瓦剌和明朝的這場戰鬥中,雖然,最終瓦剌是勝利了,但是,這一戰幾乎耗盡了他們的所有兵力。白白頂著勝利的名義,但其實都已經快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這個時候,如果明朝廷再來一次大反擊,那麼,他們勢必會土崩瓦解。

再加上,後來的瓦剌軍心渙散,根本沒有任何的士氣可言。

反觀明朝,雖然在這場戰鬥中兵敗了,但是,一個泱泱大國又企是一場小小的兵敗可以打敗的?強大無比的政治經濟體制下這場戰敗可以說是不值一提!

可以說,也先自己的心中對這樣的狀況也是明鏡一般的,他似乎能看到瓦剌和明朝以後得命運,所以,他必須有一場賭博。那麼,既然是賭博他肯定要選擇勝算率大的一方,現在這場與命運相關的賭博中,他必須握著最有利的籌碼才有可能讓他有更大的勝算。

而此時,明英宗就是他最大籌碼。

雖然,英宗沒有了實權,但是,他畢竟是曾經的皇帝,是明朝現任皇帝朱祁鈺的哥哥。即便現任皇帝已經身在高位了,但是,他仍然需要穩定民心。要想獲得國民的擁護他就不可能不顧上一任皇帝的安危,況且,這位皇帝還是為了平定叛亂在御駕親征的時候被俘虜的。

所以,如果在以後的生活中,瓦剌與明朝真的發生了爭端,有朱祁鎮在手裡明朝的軍隊顧及太上皇的安危也不敢全力的進攻,最終,雙方之間一定會走向一個談判的局面。那時候,英宗的作用就會更大了,也先手中有英宗,那麼,他就可以更加從容的向明朝索要好處,而且,這個好處一定不會是簡簡單單的小恩小惠!

可能有會有人要問了,既然,也先最終是要把明英宗當做獲取利益的籌碼,那麼,就只是留著他的性命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費心的對他那麼好,有事好吃好喝供著有事煞費苦心為他祝壽的?

這其實也是也先一個英明的地方。

瓦剌內部矛盾紛爭一直激烈無比,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本來內部的自相殘殺就是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前奏。況且,還是像瓦剌這樣一個被強大對手虎視眈眈的小國,似乎,瓦剌走向失敗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了!那麼,既然這樣的話對英宗好一點就可以顯示出自己對明朝的尊重,也向明朝廷顯示了自己想要求取和平的態度。

另一方面來說,和英宗本人建立友誼是很有必要的。瓦剌失敗以後,英宗肯定是要回到勝利的那個團體中去的,而且,特殊身份的他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如果,此時和他建立了友誼,那麼,他肯定會感念自己在他作俘虜期間對他的好而對自己有所回報。

也先所做的事看起來似乎都是在偶然的,但其實,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在開始時就考慮到了未來的種種情況,而英宗在他的考慮中就成了那個為他以後生活有所保障的籌碼。所以說,我們或許會調侃英宗去做俘虜卻作出了人生的另一番滋味,但是,我們又必須要知道的是這背後也是一場以利益為先的步步為營。

我們不能否認英宗與也先之間的友誼,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長時間推心置腹的相處間,人與人會建立感情是絕對的。也先對英宗存有情義也是絕對的,否則,在英宗回到明朝廷的時候他不會派大量自己的親信親自護送以保證英宗的安全!

另一方面來說,英宗自然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也先不會無緣無故對他好,陌生人尚且不能如此,更何況,他們之前還是對立的雙方。但是,他也珍惜雙方之間的友誼,因為,他也相信雙方的這段感情是真的。要不然,他不會在回到自己的領地之後還不忘惠澤也先和他弟弟!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鎮複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順。

也先的弟弟在後來的戰亂中被殺了,複位的英宗就派人到瓦剌去把他的孩子和遺孀接到了明朝,後來,還給他的兒子封了官職。雖然,最終沒有使他們一家大富大貴,但總算是衣食無憂,也還保住了他的一點血脈。對於這一件歷史事實,我們不能片面的來看待,其情義不足以在那個勝者為王的年代使也先兄弟二人為英宗做到如此份上,但是,利益的索取是必然的,但感情的滋生也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其實,除了這兩方面的原因使英宗最終在敵軍中活下來以外,他自身的表現也是不可忽略的。

對於一般人來說,落在敵人的手中是遠比死在戰場上更加恐怖的。在戰場上奮力殺敵,滿腔憤怒的熱血往往會使你忘記了恐懼,但是,如果安靜的落在了敵人的手中,心裡的恐懼就會不斷的滋生,往往心理折磨是比身體的折磨更為致命的。

但是,英宗並沒有,被俘後,賽刊王在問明英宗時,明英宗反問道:「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賽刊王感到明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報告也先,也先立即去請安磕頭行君臣禮,獻上各種野味美食。

可以說,他到了敵軍的陣營以後,絲毫沒有表現出畏懼的神色,而是以絕對的鎮定捍衛了他九五至尊的威嚴。同時,他也很好的顯示了以個天朝之國君王的氣節所在,光是那一份臨危不亂的勇氣就足以讓人對他刮目相看,我想,這也是也先兄弟能跟他建立深厚友誼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吧!

對明朝政治來說,土木堡之戰算是一個分界線,不過,單就明蒙形勢而言,反倒數年之後也先被殺,瓦剌就分裂而轉而向西、壓迫察合台人,蒙古諸部相互攻伐。草原上再次出現與中原對峙的強主,要到15世紀末小王子(達延汗)與明交惡的時候了。

朱祁鎮復辟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以于謙為首的武將功臣導致明軍一直未能恢復戰力,坐視達延汗在16世紀初完成中興,這又不僅僅是土木之變的結果了。

參考資料:

『《土木堡之變》、《南宮政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一女子臨死前說:把我葬在這,會有天子來守墓,五百年後字字應驗
朱允炆上位後,一老道算出朱棣要造反,開始沒人相信後來字字應驗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