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衡量對錯的標準

如何衡量對錯的標準

昨天看了兩篇關於離職的公眾號文章,一篇來自「輝哥奇譚」關於百度陸奇離職的感想,一篇來自「紫竹張先生」分享的一位叫李建秋的知乎網友與柳傳志關於聯想裁員的隔空互答。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我們將不斷地因為個人的某種訴求參與到一個共同的組織,並隨著組織與個人成長而演化。工作與其他關係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無可避免的利益衝突,無論是整個組織與外界的衝突,還是組織內部的衝突。

工作兩年多來,我越來越多的體會到,一件事從不同人的角度考慮都有其道理,一件事的對錯往往沒有絕對的標準,在有限的時間裡,絕大多數的決定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絕大多數的決定都必然帶來一部分人利益的損失,而有一種決定的代價就是一部分人的離開,無論這個決定是來自於組織,還是來自於他(她)本人。

結合總歸是令人喜悅的,分開總歸是令人傷感的,人與工作的交集是一部電影,但人與人的交往是一場連續劇。我們經常會感覺自己是工作的一部分,因為工作佔據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但從每個人的個體來說,工作也是人生的一部分。無論身居高位還是底層搬磚,我們每天都在做著不同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就在影響著你身邊的人,回顧我走過的27年,我曾經無數次問自己應該以何種標準作為衡量對錯的標準,我們常說對事不對人,但哪一件事與人沒有關係呢?

最近一位領導給我推薦《不懂項目管理,還敢拼職場》,其中引用了一段《荀子·不苟》的話:「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辨而不爭,察而不激,寡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謂至文」。翻譯過來就是說:君子心胸寬廣卻不怠慢他人,有原則卻不傷害他人,善於雄辯卻不與人爭吵,明察事理而不偏激,品行正直卻不盛氣凌人,堅定剛強卻不凶暴,柔順溫和卻不隨波逐流,恭敬謹慎並能寬容大度,這就叫做德行完備。

這是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我想這可以作為一份很好的答案,我幾乎沒有做到,但值得我耗盡一生去追求。一份工作可能會間斷,但一種標準可以貫穿始終。和一群喜歡的人共事一生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即便不能,和一群喜歡的人共處一世也是一件幸事。

後記:如今有太多的文章和書籍要起一個誇張的、吸引眼球的名字,其中也確實有太多的垃圾,但不要因為主觀判斷就妄下結論,我險些因此錯過一本好書。就像作者講的,如果一本爛書用噱頭來吸引讀者應該唾棄,一本好書用噱頭來吸引讀者有何不妥呢?

再後記:這本書和我讀研期間看的《別告訴你懂PPT》原來是一個作者,不得不說還真喜歡在書名上搞這種噱頭。前一本是我在舍友書柜上發現時跟他借閱的,後一本是我跟領導借閱其他書時他又順帶推薦給我的。人生充滿巧合,99.9%都不受你控制,但如果主動一點,0.1%的收穫也彌足珍貴。

你能想像關注人數遲遲不長的焦慮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急先生和慢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急先生和慢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