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寺東側有一座明清古建,來這裡逛一圈,讓你一秒穿越400年
5月9日的一場民謠,讓城東古宅的吸睛指數飆升。這一天,位於市區法音寺東側的明清古建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
GIF
歷經風霜卻未被湮沒的古風遺韻,在城市現代化的街區煥發著新生。這裡,已成為啟東一個全新的文化地標。
走進明清古建文化產業園,循著高高低低的青石板步入園內,最耐人尋味的是一排一磚一瓦原樣重現的古宅——清早期的氣派官宅、掛著乾隆題匾「萬年祈蠟」的石頭書院,還有兩棟白牆黛瓦的民居,各具特色又和諧相融。
官宅坐北朝南,前廳後樓、上下兩層,最為氣派。石階往上的大門口擺著2個大石獅子,院中是長長的池塘,陽光照著水波映射到二樓的雕花樑柱上,水波輕盪,光影也隨之震顫。
池塘對著正廳,是主人招待賓客的處所。沿左側偏廳的木質樓梯可通往二樓,古時是用作宴請的樓台。
明清時期,中國傳統建築水平到達一個巔峰,形體簡練,細節繁瑣精緻。這座古宅的主人至少官階正三品以上,抬眼所見,無論是祥雲如意花紋還是人物圖案,雕刻都十分精緻,讓人眼前一亮。
跨越了300多年的光陰,曾經貴氣的宅邸如今成了一座古建博物館,即將陳列明清兩代的傢具及各個時期的杯托,靜默地展示一個個時光背後的古老故事。
官宅北側是清嘉道時期浙江嵊州的社戲台。嵊州屬紹興,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魯迅的小說《社戲》寫的就是主人公「我」20年來3次看戲的經歷。或許,不久以後,我們也能在這裡看上一台地道的社戲呢。
往南便是乾隆年間石頭結構的書院,主人為浙江海寧的陳閣老,大門上方牌匾上的「萬年祈蠟」四字是乾隆親筆所提。
目前,國內現存的全石結構古宅屈指可數,它是其中之一。左側的廂房保留了清代私塾的布置,桌椅講台古色古香,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書院前是一方小小的梅林,其中的5株梅樹長了300多年,卻依舊「疏影橫斜、凌寒傲雪。」看著枝頭青青的梅子,我們一邊感慨時光的易逝,一邊讚歎其生命力的頑強。
古民居來自浙江衢州,均為原宅的一部分,一間三合院,一間小四合院,乍看古樸靜謐,細節卻格外雅緻。木樑上的一些幾何圖形,展現的是吳越文化;窗欞的雕刻精細,好似鑲在框中的一幅畫。
外圍,公園道廣場上矗立著距今400多年的大司馬牌。它是萬曆皇帝為表彰抗倭英雄譚綸的偉大功績而建。抗戰期間,其曾遭日寇轟炸,卻沒有傾倒,傲然挺立。
園內,古建築中所呈現的匠心令人嘆服與回味。這一充滿了文化氣息的地塊也成為不少文人雅士的心頭好。
GIF
在石頭書院,每年180天行走在路上的文創團隊龍貓同學曾為小城帶來了一場民謠-旅行分享會;在古宅里、梅樹下、牌坊旁,啟東一批文學愛好者,感受數百年間的舊與新,為創作尋找靈感……
而未來,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還將在這裡上演。石頭書院里,「公園道大講堂」已籌備開班。
悄悄告訴你,第一期的講師是啟東市文聯副主席、《沙地》文學雜誌主編張建昌,如果你想聽他講國學,千萬別錯過。
文字 橘小蓅
攝影 旮旯 阿湯哥
編輯 天曉 小蚊子
TAG:無啟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