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歷史發展和地理位置的視角看德意志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從歷史發展和地理位置的視角看德意志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原標題:從歷史發展和地理位置的視角看德意志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摘要:德國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之一。德國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因素,選擇了一條不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發展道路,即君主制下的資本主義道路。這種道路的形成與他的歷史特徵和地理環境有著密切關係。這一條件為以後德意志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和武力統一埋下了伏筆。


關鍵詞:德意志;君主制;歷史地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K516.4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8—9020(2017)011-084—03


本文作者:張瓊(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歷史文化系)

自然地理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空間環境的變化為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前提。這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歐洲是歐亞大陸伸向大西洋的一個大半島。烏拉爾山以西,在廣闊的東歐平原和巴爾幹半島,居住著眾多斯拉夫人。西部沿海地區是屬於拉丁語系的法蘭西人、西班牙人。在這兩者之中,德意志人在這狹小的區域不可避免地受到擠壓。因此,德意志人在正常的歷史進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發展之路。


一、地理因素


德國是日耳曼人的世居之地.游牧民族的彪悍令羅馬帝國為之汗顏。多年的戰爭使日耳曼人清醒地認識到,在強敵威脅之下,集權和武力是日耳曼民族生存的必經之道。神聖羅馬帝國為了堅持中央集權,不惜以武力同教皇爭奪教權。長期的爭鬥使帝國分崩離析,這也符合整個歐洲的時勢。因為這不僅在德意志,而且在英格蘭、法蘭西、俄國都處在教權統治之下。這就是中世紀的封建割據狀態,教權大於皇權,羅馬教皇的統治引起德國人民的反抗,德意志農民戰爭和宗教改革表達了德意志民族對教皇和封建主的反抗。教皇和封建勢力的聯合鎮壓使德國的宗教派別更趨分立。路德教、加爾文教、天主教各自擁有勢力,他們夥同不同封建集團使國家處於不斷的爭鬥之中。伴隨德國的分裂,同一時期歐洲大陸,東部俄國在東正教的信仰下,羅曼諾夫王朝逐漸統一了俄羅斯。俄羅斯開疆拓土,向瑞典、奧斯曼土耳其、中亞及遠東地區滲透,掠奪了大量的國土。西部的西班牙、葡萄牙打著天主教的旗號通過復興戰爭統一了伊比利亞.兩個伊比利亞的小國從海洋尋找通往東方的貿易之路。教皇通過他們獲取來自東方的利益。歐洲西北隅的島國英吉利以國教加強王權,利用圈地運動進行資本主義的積累。反看德意志.東西處在沙俄和法蘭西之間,南有義大利的教皇國.北邊僅有的水域處在斯堪的納維亞和英吉利的控制之下。眾多勢力覬覦著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制度通過民主的形式選舉皇帝,皇帝事實上沒有任何的權利.僅僅是國際勢力和國內封建諸侯的傀儡。歷史證明民主的形式在德意志根本行不通,民主在德意志意味著分裂,意味著外國勢力以民主的形式支配德國的主權。在西歐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發展過渡中,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德意志受到極大的壓制,這種壓制既來自於外部勢力的干涉,又來自於內部封建諸侯的抵制,德國民族發展的歷史自覺性要求打破這一體制,走具有德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德國處在歐洲的心臟地區,交通四通八達。封建主階級在國家中起著領導作用。教皇和德國大大小小的封建主為了各自的利益使這個國家長期分裂。在他們後面代表著各個歐洲國家和宗教的不同勢力.教皇和西班牙、法國支持天主教的封建諸侯,英國、荷蘭則支持具有新教思想的德國封建主,新舊兩教的糾紛使德意志的統一更為複雜。很清楚「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空間上的任何一點都沒有提供一種地理上的優勢.來確保完整的政治統一,並形成政治中心」。歐洲各種強權勢力不希望在歐洲的中部興起一個強大的帝國來搶奪他們的勝利果實。英吉利孤懸於大陸之外,海外擴張進行世界殖民是其基本方略。法蘭西、俄羅斯致力於歐陸爭霸,德意志無非是其緩衝地帶。三十年戰爭是德國兩種勢力在國際背景下的總爆發。受傷的是德國自己,經濟凋敝,人民顛沛流離,國家處在進一步的分裂中。這種情況說明了德國的歷史發展在其特殊的地理條件下。在其行進的歷史軌跡中不得不具有的帶有國際色彩的權力博弈地帶。


二、歷史因素

德國民族由於自身的地理空間和歷史發展.有他的歷史自覺性。但是基於歷史地理條件。日耳曼人潛在的民族性格勇敢、堅忍不拔的精神在不利的社會情況下怦然勃發,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德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封建地主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他們在歷史上形成了具有鮮明德意志特色的容克階級。容克具有封建性,但他們更具有軍事性,這種軍事性又是長期分裂造成的,對外擴張同時又包含自我防衛的功能。容克地主不是單純的封建地主,他們同資本主義市場相聯繫。他們為了獲得利潤,強迫農民進行勞作,德意志的農奴制再次出現,這種制度同以往的農奴制度不同,他們是為更先進的資本主義體制服務.如同美國南方的黑人奴隸制度。這種性質的容克地主被囊括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體系之內。趨利性是一切資本家、商人、地主的本質,容克地主也不例外.進而市場的需求擺在德國民族和容克地主的面前。是堅持一個統一強大的市場.還是一個依舊如往的分裂割據市場。現實的殘酷性迫使德國不得不去解決這個問題。市場的統一必須完成國家的統一,國家的統一小的方面說需要政府的統一,大的方面說需要民族的統一。國家和民族的統一需要歷史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即統一是整個德意志民族生存發展首要任務。歐洲大國之間的爭霸使德國容克地主和統治階級清醒地認識到統一的前提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必須以武力和鐵血政策來實施國家的方針大略。他們認為和平統一隻是理論家異想天開、脫離現實的臆想。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神聖羅馬帝國的慘痛歷史告訴了德國人,民主在德國意味著分裂和創傷,必須集合全國之力,在統一的政權和思想之下。才能實現德意志的民族復興。殘酷的現實也教育了德意志人民,同德意志一樣處在歐洲大陸腹地的波蘭。從一個在歐洲具有影響力的大國淪落到被瓜分的地步。波蘭亡國的歷史是德國的一面鏡子,波蘭封建地主式的民主制度具有極度的自私性,這種制度為了本身的利益而置國家的發展不顧,而且為國際干涉提供了口實。歷史賦予了普魯士在德意志統一大業中的任務,妨礙統一的事業必須清除。「在德意志帝國內,普魯士王國通過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改革,在當時成為先進的現代化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了普魯士向外擴張的要求。軍事改革貫徹了全民軍事化理念.奠定了普魯士精神和普魯士國家的行為特徵。」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統一的大業。雖然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被排除在外,但霍亨索倫王朝的小德意志方案也說明了德國統一的歷史必然性。從國際方面來說,歐洲革命的風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前進,義大利的統一意味著教皇國的消亡。整個歐洲,世俗權利代替宗教權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歐洲各國相繼通過變革實現了向資本主義的躍進。歐洲大陸的整體形勢在英國看來,必須維持均勢政策。俄國對亞洲的勢力擴張和法國在歐陸的地位,使英國看到法俄之間的同盟,這是英國不願看到的.德國的崛起對抑製法國有重要作用,這是英國樂於看到的。這樣.德國消除了外部勢力的阻礙。統一在內外兩個因素的共同影響之下得以實現.也證明了德意志從上而下的變革帶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


近代的歐洲,是資本主義發展下的歐洲,在從封建體制走向資本主義體制的過程中.德國在普魯士軍國主義精神影響下,為貫徹國家統一政策實行國家利益至上,中央集權式的統治方式改變以往封建勢力的割據狀態。德國的君主專制建立在容克地主的軍事化管理之上。政治上的專制化為經濟上的工業化提供了前提,工業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君主專制化的維護和拓展。這同德國的歷史發展與它的地理空間有緊密的聯繫。德國位於歐洲的中央,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資本的流通需要通過德國。在歐洲看來,各國不希望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同其分割世界市場。但是德國的分裂也不利於物流的暢通和貿易增長,這不僅是德國一國的問題,而是事關整個歐洲的問題。法國在歐陸的稱霸打破了歐洲的均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實體去制約他,德國就是充當了這樣一個角色。歷史上從外部來說,神聖羅馬帝國的分裂一是教權紛爭的結果。歐洲各種教權與皇權的衝突在德國表現的更為明顯。二是周圍強國的壓力,任何一個強國的發展不希望一個具備潛力的強國爭奪他的利益。英國出於歐陸相互制衡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以德國的崛起來制約法國在歐陸的霸權。從內部來看,封建諸侯割據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主流,皇權式微。教皇滲透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宗教改革後,各諸侯以不同的宗教形成不同的派別在外國干涉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這種狀態為日後德國軍國主義的興起埋下了伏筆。容克地主和霍亨索倫王朝的結合為德國專制主義制度提供了平台,歷史和地理的雙重因素使德國在近代民族國家興起的過程中選擇了一條在封建專制保護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本文選自:《甘肅高師學報》第22卷第11期(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的精彩文章:

李孝遷:民國時期中西交通史譯著述評
唐代青海若干疑難歷史地理問題考證

TAG:禹跡歷史地理學社 |